曹梅军
当前,国际关系日趋复杂严峻,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我国经济发展面正临着内外环境重大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消费市场巨大,也拥有足够的韧性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企业是产业的基本单位,是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强,经济才能健康平稳运行。企业要想有活力,政府就必须为经济发展主体减负担、降成本,从而助力新时期经济“内循环”发展。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企业经营成本主要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但是还存在着一种“制度性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罗纳德·科斯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先提出,其原义是“为了进行一项市场经济行为交易,有必要发现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及交易的条件,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定契约、实施监督来保障契约的条款得以按要求履行”所发生的费用。这一概念包含搜寻信息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和违约后寻求赔偿的成本等。
一、政府制度性交易成本
自2015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其中就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作为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首要举措,多措并举,为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来提高国民经济总量和激发市场活力。从当前市场经济活力的角度来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可以从中梳理出,制度性交易成本高大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批事项过多过细
原来的审批事项不仅项目多,而且每个项目中子事项或品种更多,几乎每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少则几百项,多则上千的子事项,让企业办事时,面对目录过多、种类繁多地审批事项不知从何处着手,经常一个窗口跑多次,一个事项跑多次,关键是这样的“跑腿”工作,最后也还没有办成,给企业造成了极大不良影响,有苦说不出。同时审批事项大多呈现出“一长四多”的情况,即“时间长、材料多、盖章多、评估多、收费多”,这些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负担。
(二)审批流程不规范
以前的审批工作大多数以线下纸质申请为主,企业办理审批事项时,要拿着资料跑到政府部门的受理窗口或各个部门逐一提交,往往因审批时效不规范、审批流程不清晰、审批尺度不统一、需要提交的材料不明确等原因,让企业跑了一趟又一趟,还得托人找关系,才能把事情办好,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办事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还让审批环节出现了“寻租”空间。有些地方或部门虽然制定了审批流程,但不够具体、不清晰,审批部门自由裁量权太大,往往都存在兜底性条款,让企业不知所措。
(三)红顶中介服务多
这里的“红顶中介”大多是指“涉审中介服务”。对于企业而言,政府制度性交易成本一般是政府机构不合理、不规范的行政审批或监管而产生的。其中最常见也是被服务对象最不敢言的,莫过于接受“戴着官帽的中介”提供的各类中介服务而产生的成本。往往这些与行政审批密切相关的中介服务存在着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的问题。比如一个企业要上项目,必须经过各种各样的中介评估服务。这些中介服务机构依托行政机构的靠山,不愁没有生意,坐等着企业送上门,服务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收费高,时效也不尽人意。现在更多呈现出中介机构的服务速度和质量却与政府部门提速增效不同步,如在基本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很多地方推出了重大项目一窗申报、联合审查、联合验收联合审批等一系列新举措,使得审批周期大幅度缩短,但中介机构的服务用时却占了总用时的一大半以上,使项目整体审批速度增速不明显,也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
二、降低政府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方法举措
近5年来,国家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着力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改革工商登记、注册资本、生产许可等商事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已经了缩短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精简审批事项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五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
(二)加大审批改革
审批制度的改革不应停止,而是持续改进的,坚持发现问题为导向,大胆创新改革。一是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会触碰到法律的“天花板”,这些是急需清理和规范的,也是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让改革的人有所顾虑,做好这一点很重要,不仅是让行政审批依法依规,更让改革一直充满持续力。二是完善审批事项标准化。继续推进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做到“审批流程标准化、申报材料标准化、服务指南标准化、证后监管标准化”,进一步优化电子审批,实现一网登录,一站式审批。利用互联网发展优势,推行手机APP简易申报--审批模式,加快简化审批工作。三是创新性大胆改革。改革就是要突破现有观念,现有模式,现有制约,打破规则,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三)规范中介服务
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仍要清醒的认识到涉审服务中介机构规范管理工作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坚持问题为导向,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中,瞄准市场主体和群众关注的中介服务。一是清理中介服务。针对所有审批事项涉及的中介服务,列出中介服务清单。对于没有必要的,该取消就取消,剩下来的政府就该交给市场去管理,但要做好引导规范。二是中介服务标准化。可以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形成统一的中介服务事项库数据库,完善中介服务“收费标准、服务流程、服务时限”等内容,在政务网对应的服务事项中同一公示、让大家一目了然。三是强化中介监管。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戴着官帽子”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引导中介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优化中介市场环境。加强中介信用监管,对中介服务机构的不正当竞争及其他违法行为。对中介服务收费进行重点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三、降低政府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意义
(一)给市场主体带来了明显的“红利”
按照传统的行政审批模式,企业在完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须经过少则2-3个月的待审批周期,多则长达2-3年的审批才有可能把审批办理好。但是,在实行多年的审批制度改革后,有些事项甚至在当日或5个工作日内即可以辦结,基本上无需等待,这样就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申请事项的审批时间,充分甚至接近饱和地利用了已有产能,节省甚至省却了企业相关的成本积淀,明显增加了企业产值与盈利空间。根据了解,浙江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内的企业,有的小型企业因“先证后核”改革节省了几十万元成本,有的大中型企业因“先证后核”改革而避免产能损失数千万元。
(二)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明显的“活力”
通过政府商事制度的改革,各行各业都已经取得卓越的成果,对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政策措施,降成本的成效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通过全面推行营改增,采取大规模结构性减税举措,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多达2万亿元,这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更大活力。
(三)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明显的“信心”
市场的营商环境就是企业生产的动力。近些年来,政府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在兑现红利、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创新监管、联动统筹等方面提出更加可行的举措,先行先试,创新突破,切实解决市场主体疑难问题。同时,规范中介服务,减少了寻租空间,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净化了市场环境。打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流程最少、服务最佳、运行最优的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四、结语
我国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应继续执行降低政府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改革政策。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来说,不仅让企业能够专心去经营企业,还能让企业实现高效快速发展,同时也会一定程度提高居民收入。发挥降低政府制度性交易成本改革政策的优势,助力新时期“内循环”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