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中学 陈杏莲
以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例,把课本原理与学生乡土时事热点相结合,体现高中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使教学资源“源于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真实案例进行问题启发式学习,明确高考命题以“现实问题情景”作为考核主题,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所必要的价值观、品格和关键能力。
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中创设启发式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学科自身规律的教学提问模式,有利于解决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学科概念、学科原理和学科技能,解决学生记忆、理解的问题,解决教学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
1.教学目标
(1)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文内容,能画出并展示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区域认知)
(2)能根据思维导图,归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原理及区位分析方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根据高考原题,探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考点、考向;(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4)结合区位分析方法及高考命题特点,根据时事材料尝试命题,重点训练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形成地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2.教学流程(如图1)
图1
1.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
教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探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发展进程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使用思维导图,利于学生图文并茂地储备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解决学生对知识点的因果关系模糊的问题;利于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关键能力的培养,解决调动运用知识能力薄弱的问题。
2.感受高考真题,强阅读,析考点
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后,教师节选5道高考真题,考点与本章节内容有关,要求学生限时阅读,分析考点,感受试题背景中的现实问题。同时,教师及时在知识结构上勾出相应知识点,构建答题模板,让学生明白高考命题具有一定的规律,选材“紧扣课本,源于生活”,放下对高考题目的畏难情绪。
3.阅读时事、新闻材料,探讨知识点,尝试命题
学生通过分析高考真题的命题规律后,教师利用乡土时事新闻——石碁镇打造“红木小镇”,属于工业发展促进旧村改造进而促进城市化发展真实的“现实问题情景”。这是本课重点,可让学生运用课本相关知识点和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既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和提取有效图文信息的能力,也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向纵深发展;探究活动、研学问题设计合理,能给学生充分自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机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案例选取乡土时事热点,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体现“现实问题情景”的课堂教学方式从教学知识情境向现实问题情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广度”向“深度”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