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杰
在油库技术投资活动中,业务、技术和财务三部门应从“三权分离、各管一段”向“三权协作、共同决策”转变。
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油库技术投资对油库运行、控制、管理等业务过程或环节的贡献,如何在油库技术投资项目中实现业务高效性、技术先进性与投资经济性之间的平衡和统一,是困扰各油库技术投资项目立项审批、项目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首先转变业务应用、技术投资与财务管理互不相干、各管一段的观念,改变“过程控制缺监测、结果评价无准则”的现状。
油库技术投资决策依据的常见现象及业务、技术和财务等各部门在油库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表现,业务、技术和财务等多部门在油库技术投资活动中应从“三权分离、各管一段”向“三权协作、共同决策”转变,并通过决策评价模型的使用为多部门间如何协同配合提出解决方案。
过程控制监测技术作为一种资源,需要通过资源组合并编排到业务管理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但现实是缺乏对技术的业务表现与经济价值的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动态分析、实时评估与即席决策。单纯地衡量技术产品和服务对业务管理的贡献是很难量化的,需要实现技术服务与业务应用融合,使之成为油库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投资决策也应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业务活动数字化监测来确定。
结果评价无准则。企业对所属油库技术投资的流程缺乏系统化、程序式、具体性的定义,造成技术项目的论证、决策、管理、评价缺乏政策性依据,为项目“建、管、用”的随意性提供了温床,也为项目建设中的各种不端行为埋下了祸根。长期以来,油库技术体系建设存在管控脱节,表现为“业务部门提需求→技术部门搞建设→财务部门来支付”的现象,虽然每个部门分段负责、各司其责,但业务、技术、财务之间互相独立,不成体系。
由于各职能部门横向联系少、配合不紧密,对油库业务需求、项目建设、运行管理情况了解不客观,造成很多油库技术投资项目立项仅依据业务部门管理需要这一简单理由,容易导致油库技术投资立项依据不充分、建设质量难把控、建成效果难预期等问题屡屡发生。
无论是业务、财务还是技术部门,都与企业的经济绩效有着直接的关系,并形成了技术投资三大主域(业务域、技术域与财务域)。如何促进业务专家(业务域)、技术专家(技术域)与财务专家(财务域)之间的对等交流与群组决策,实现更加清晰的成本效益分析、更加精准到位的风险评估以及智能化优先级的设定选择,建立基于业务绩效的油库技术项目投资决策模式势在必行。
业务与技术融合
技术业务化,已成为技术能力充分发挥的基本特征。如何将技术要素融入到业务过程与环节之中,要通过技术“注智”、“赋能”业务,从而简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行成本,消除风险隐患,减少人员依赖。此时,技术成为业务的服务支撑,技术与业务之间存在“业务牵引技术”、“技术驱动业务”这两种基本关系。其中,业务域为技术域提供需求空间,技术域为业务域提供技术手段。
业务牵引技术:就是以需求为导向,以业务为核心,对技术路线、系统架构、功能组成与运管模式进行选择定型。
技术驱动业务:就是从技术的角度,对业界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功能组合以及应用挖掘,发现新的应用场景,促进业务的发展。
技术与财务联动
由于传统的财务部门通常不参与项目立项、方案论证、设备选型、系统建设等项目环节或过程,因此,业务需求繁多、技术功能过剩的现象屡屡发生。另外,财务部门经常以资金紧张为由,对一些关键功能、应用或服务进行削减,致使一些项目因营养不良而达不到应用目的,反而浪费了企业的有限投资。
如何获得最佳性价比,是油库技术投资成效评价的核心要素。技术虽作为财务支付的对象,但企业减员增效、节约创收是油库技术能力业务化的目的。财务是技术投资建设的根本保障,资金是技术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每个油库的财务能力并非是无限的,必须以业务为牵引,以为资金实力为限度,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技术产品、产品组合或技术服务。
业务、技术、财务,三者之间信息共享,才能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供图/徐 杰
业务与财务协作
基于技术提升的业务域,为财务域拓展创收渠道。基于经济指标监测的财务域,为业务域运行效果进行绩效评价。例如,智慧油库可以通过计算机(含机器人等)来代替很多程式化的劳动密集型业务。一是减少企业用工支出;二是通过设备执行的稳定性来降低作业事故概率;三是能提高预算规划的质量和对投资事务的控制,保证与投资决策有关的所有成本与收入之间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四是能有效识别严重偏离成本、计划或质量的技术项目;五是能通过可度量的成本与收益把技术投资与业务关联起来,实现业务与财务之间的无缝适配与同频共振。
业务、技术、财务之间,在时空上密不可分。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交流与联合研判,可以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避免决策失误;尽量减少淹没成本,减少浪费和重复投资;努力增强油库作业能力和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