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熹
■李熹专栏北京知由科技创始人,哈佛商学院DNH学者,G-Camp加油站管理训练营创始人,天津财经大学MBA/EMBA特聘导师,壳牌零售学院特约专家,原丹纳赫集团吉尔巴克中国市场与大客户总监,作为资深专家长期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壳牌、和顺、延长、小海豚等超过100家各类型领先的石油公司提供加油站经营管理咨询辅导与培训。
2020 年席卷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肆虐。除对人类卫生与健康领域带来了空前威胁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3 月24 日,比尔·盖茨在TED Connects节目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在我这一生中,还没有经历过对经济产生如此影响的事情。”此次疫情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萎缩。
近年来,世界经济不景气,加上经济结构转型,2017 年开始,国内的高速增长便遭受巨大挑战。因此,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逐渐成为许多行业生态的主旋律。转变的背后,不仅意味着市场容量变化,而且是各企业间游戏规则的变化。
由于需求的绝对体量不断增长,增量市场虽有竞争,但各行业玩家的状态常常是皆大欢喜的。存量市场则完全不同,因为需求不再增长,僧多粥少,竞争往往格外激烈。弱肉强食是存量时代的主旋律。
突发疫情让本来就压力陡增的许多行业更加艰难。2 月以来,企业各显神通,开启绝地求生模式。这些行动中最亮眼的要属“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这种新型的销售方式不再是网红主播们的专利,从携程的梁建章、复星地产的郭广昌,再到中央电视台的朱广权;从旅游、大家电、地产,到地方政府招商等多个领域;从短视频APP 抖音、快手,到传统的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这究竟是疫情下的无奈举措,还是预示着某种商业形态变革的启蒙运动?除消费者因疫情无法出门逛街外,什么是推动这场“直播”风口背后的底层逻辑呢?
其实,深层原因来自“市场”迭代。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无论是消费者的消费形式还是消费内容都在迭代。
没有网络的年代,消费者需要置身于市场之中,看到实物才知道哪些商品正在销售。网络时代,市场搬到了电脑屏幕上。消费者点击鼠标和键盘,就能穿梭于数不尽的商家与琳琅满目的商品之间。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智能终端、移动网络、消费平台的发展,消费者在地铁上、沙发中、餐桌旁、被窝里,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逛市场”。
商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不能仅仅看到这些变化外在的形,更要洞察内在的核;不能仅仅关注这些变化的果,更要察觉它的因;不能仅仅被动地适应变化,更要洞察并主动利用这些变化。
目前,将突飞猛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深深变革的消费者习惯相加持,我们会猛然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是“市场”。于是,我们需要关注,哪里有人?
上世纪80 年代,自由市场里有人;90 年代,百货大楼里有人、黄金时段的电视机前有人;进入新世纪,百度上有人、搜狐上有人。今天,当疫情让大家不得不宅、让大家连城市综合体都不敢再进时,抖音有人、快手有人、爱奇艺有人、知乎有人、微信群有人……这就是背后的逻辑。你若远离它们,就是远离人群,自然就远离了市场。
当然,人群并非只有上述这些聚集方式,任何一种聚人的场景都是市场。跳广场舞的街心花园、人流巨大的过街天桥、连接社区或办公园区的物业中心、接小朋友放学的校门口、某个热门的微博评论区、百度和高德地图……无不如此。
当洞察到“市场”的本质逻辑后,你是否已经对寻找你的客户摩拳擦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