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自信背景下沿海城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1-01-13 15:09:31
关键词:沿海地区文化产业文化

范 成 博

(大连财经学院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

在当今文化发展背景下,文化已成为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可以带动城市和国家朝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1]。因此,各个城市越来越重视文化发展,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但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模式[2]。沿海城市作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在文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阻碍,制约了其文化发展。为此,需要建立适合其发展特色的文化发展体制,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进行适当融合,以推动沿海地区文化发展[3]。文化发展与文化自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要取得文化发展就必须具备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又可以促进社会文化转型发展。因此,需要在沿海地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格外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问题,以达到全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目的。基于此,该文对文化自信背景下沿海城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沿海地区城市文化发展特点与模式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各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发展特点与模式,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必然会造成文化有所差异[4]。依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传输便利,居民收入较高。在多方面优势下,沿海地区文化发展较为迅速,文化市场也较为成熟[5]。尤其是近年来,沿海地区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机制转换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更加完善,从而带动了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6]。

中国文化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通常情况下,沿海地区与外界交流更为频繁,交通更加便利,先天的地理优势为经济交流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因此,先进的市场发展机制使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二是沿海地区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7]。沿海地区文化发展的侧重点为发展创意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价值,文化发展模式以创意性文化产业为主,对个人知识成果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以文化发展为社会带来的贡献为衡量文化发展的指标。三是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8]。沿海地区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较大,大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文化发展水平。四是沿海地区文化资本更加多元化。依赖发达的市场机制,沿海地区的文化资本可以得到全面整合和实时利用。五是文化发展运作模式更为灵活。由于沿海地区对内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发达,市场发展体系完善,经济交流活动较为活跃,因此沿海地区主要通过市场化来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这是沿海地区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模式[9]。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沿海地区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具备明显的优势。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知,中国城市发展中GDP超过1 000亿元的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这就是沿海地区文化发展速度更快和文化发展水平更高的根本原因[10-11]。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文化发展较快的城市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上海市为例,早在2004年,上海市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 563.87亿元,与同时期的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市的优势十分明显[12],并且其文化产业总产值持续保持着明显的增速,文化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7.9%,这说明文化发展在上海市的发展中占据一定地位。杭州等城市形成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并进的发展格局,沿海地区城市的文化发展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13]。究其原因,是沿海地区良好的经济基础为文化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从而使沿海地区形成了经济与文化良性发展的模式。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作为凝练城市精神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可与城市经济互相促进与推动。以下从3个方面分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种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出发点。以旅游业为例,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已经不仅限于景点旅游,大多数旅游景区会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景区发展中,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使旅游景区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14]。除此之外,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可知,城市可以通过提升城市形象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而文化发展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城市形象会为城市带来一定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城市发展,形成一种经济和文化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积极落实与推进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

(二)影响沿海城市发展定位的重要因素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是影响沿海城市发展定位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打造城市品牌提供参考价值。现阶段,大多数沿海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不仅将经济增长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还将文化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关键指标[15],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发展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沿海城市已经将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建立城市文化形象作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在对城市文化特色进行提炼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凝练城市精神的重要力量

城市精神代表了一种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观念,是指城市为了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在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获取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意念、生活方式、城市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城市文化精神。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不可分割,城市文化能够从深层次体现城市精神。因此,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良好的城市形象、独特的城市特点以及城市文化底蕴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可以使城市凝聚力得到提升,从而形成一种文化归属感。文化归属感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精神,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使居民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城市精神的凝练,让居民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下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

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为促进沿海地区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完成以下几个目标:沿海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要实现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要以文化为目标,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单纯经济发展到复合型发展的转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关注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从辩证的角度出发,探索推动沿海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从宏观角度出发,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从宏观角度出发,要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就要有全局视野,在科学指导下建立文化公益服务机构,有计划地对城市居民进行文化服务。同时,还要考虑沿海地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关注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问题,以产业发展潜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衡量指标对产业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参考指标。在此基础上,要想发挥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作用,还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人们更加接近文化,根据反馈结果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目标。对于部分文化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建设带动文化事业建设。由于文化产业发展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其可以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从而实现沿海地区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实现两者的联动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秉持着重点发展文化事业的方针政策,目前发展的文化产业大多数是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延伸而来。对于当今的文化发展而言,应该厘清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划清两者之间的界线。沿海城市要将文化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规划,其中既包含文化事业,又包含文化产业。由于长期执行的政策将文化事业作为重点,因此可以在原有的文化发展基础上,将侧重点向文化产业转移。在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目标时,可以分阶段进行,如分别建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同时,根据城市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应目标。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以坚实的文化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向发展。在此过程中,要进行文化资源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新兴高科技实现文化产业升级,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从而实现两者的共同跨越式发展。

(三)实现两者共赢,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要想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共赢,就需要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既重视经济效益,又关注社会效益,达到两者的均衡发展。在文化自信支持下,将文化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在促进沿海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并且不忽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让优秀的文化产品得到传播,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共赢。

一个能够长期独立并取得不断发展的国家离不开文化的作用,而文化自信在借助文化实现国家全方位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国家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肯定自己的文化,进而有信心发展自身的文化。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文章探讨了沿海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问题,并根据沿海地区文化发展特点与模式分析了两者融合发展的意义,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希望能够通过文化事业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提高文化消费的同时,提升文化消费水平,从而形成一种内生力量,最终带动地区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文化产业文化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0:50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谁远谁近?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主要指标(2013年)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15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