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春
由于高校的下属学院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主使用经费的权力,再加上高校内部的审计部门往往疏于对这些下属学院经济活动的管理,导致下属学院的经济活动造成学校资产的损失。在下属学院中具有风险的经济活动通常有:对某一项目进行重复性投资导致资金的浪费;投资项目过多,导致参与项目的人员不足,使得项目进展缓慢,降低了资产的利用效率;虚报预算、伪造项目,骗取高校和国家的资金以作他用。这些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的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所以应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下属学院经济活动的监督。
高校的经济管理部门作为经济活动的决策层,直接控制着高校资金的流向与使用方法,所以管理部门对于高校国有资产的影响力最大。首先,部分高校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者不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使得其所制定的发展战略与学校的基本定位不相符或者与高校的经济实力不符,最终高校在发展时由于方向性的错误导致自身国有资产的大量损失。其次,管理部门在进行决策后,就不过问后期的审计工作,导致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工作流程混乱,最终引发资产损失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高校为了实现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增加学校收入来源,往往都会有一至多家由高校操办的校园企业,但由于部分校园企业的领导决策层不一定具有充实的金融知识以及丰富的市场经验,所以这些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可能会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样就对高校的国有资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再加上这类企业对于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的划分不合理,对高校资产的使用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这些行为都会给高校的国有资产造成损失。
高校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在于培养人才以及对新技术的研发,所以对于除了经济类院校以外的高校,都相对缺乏对于市场的理解,所以常常有决策失误的现象发生。对于某一项目的重复投资,抑或是对于错误项目的投资都会导致校园资产的流失。更有甚者,由于高校有来自国家的资金支持,所以高校的投资用资金相对充裕,使得一部分人萌生了损公肥私的念头,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开展一些与学校定位不相符的科研项目,进而将学校的投资纳入囊中,最终导致校园资产的流失。
对于高校来说,校园资产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像建筑、金钱这类的显性资产,另一种就是诸如专利、发明这一类的隐性资产。隐性资产的流动性很高,且对于是私有资产还是公有资产的界限不够明确,所以一些高校的管理部门为了省去麻烦,通常不会对这类资产进行仔细的分辨,也就更不会有人对这类资产进行系统性的管理了。这些专利和发明往往都是高校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后才产生的,但由于界定问题,使得学校得不到这些项目获得的利润,使得校园资产白白的流失掉了。
校办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问题上与普通企业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普通企业的财务核算制度不适用于校园企业,再加上高校对校办企业的监管力度不足,使得这些校办企业成了高校内部的监管盲区,例如可能会出现校办企业内部对收支状况的记录混乱,导致经济收益产生问题,引发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内部建设经费不从企业的对外收益中扣除,反而乱用学校发放的用于科技研发项目的经费;对于企业的亏损隐瞒不报,反而挪用其他资金填补漏洞,通过损害学校国有资产的方法弥补自己的损失等问题。
从上文所提及的内容来看,加强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已是迫在眉睫,作为审计工作,就是应该先找出内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实现对资产使用的监督与保障。但目前高校内部的审计部门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但是有些高校对校园内经济活动的审计工作还是流于形式,使得审计部门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高校的领导层应明确一点,高校是为国家提供人才的机构,高校的资产也就是国家的资产,高校资产的流失就是对国家资产的损害,这样才能使领导层正视审计工作,增强监督审计工作的效果。
内部审计工作的准备阶段包括审计项目立项、审计审批项目、成立审计小组、进行审计前调查、制定项目审计计划与方案、发送审计通知书与承诺书等。内部审计工作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进行思考,并且对于后期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传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以上级主管部门以及高校管理层作为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立项和授权,而审计部门往往是充当监督的角色,参与作用发挥不充分。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增强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所占地位逐渐升高。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部门需要根据学校教育发展需要提出审计项目,并且还需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战略发展决策的制定当中去,充分发挥自身的参谋作用。此外,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对于进行各高校的风险预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应定期对高校内部各院系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等级评估制度,并且依据各院校、各部门的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提出审计工作注意事项。同时经过上级部门的相关授权对审批项目进行重点审计,节约高效资源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深入调查、对于内部各部门进行控制测评、实质测评、审计取证以及编制审计等工作。在内部审计的实施阶段应该以内部控制工作作为基础和关键,将深入调查工作作为准备工作的延伸。当前各高校深入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对于两方面的调查:其一是对于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控制环境的调查,其中还包括对于审计项目的外部以及涉及到法律法规方面的调查。其二是对于审计项目基本情况的调查,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虽然同属于高校内不同部门,但是各部门之间对于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对被审计部门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是完成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还需要具体了解被审计部门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被审计部门内部控制所发挥的效果,从而更好的鉴别出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为审计工作奠定基础。内部控制的实施阶段还需要做好审计测评工作,由高校内审计测评人员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做好测评,诊断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情况,记录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给高校带来的风险程度等,从而降低后续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
后续审计阶段是指后续审计以及对于审计成果的具体应用,并且对于被审计部门在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完善,从而降低高校内部风险系数。这也需要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加强自身独立性和创新性,在提出审计报告书或建议书后,切实观察被审计部门的实际落实情况,并且在审计结束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以积累相关审计经验。审计结果应用对象包括高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被审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只有不断拓宽审计成果的应用渠道,才能切实保证审计工作能够得到高校管理层以及其他部门的支持,从而建立完善、良性的纠错机制。
高校应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一个完善的对于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风险管控体系,并将风险管控划归到审计部门的工作范围内。在开展或是投资一个项目之前,审计部门应充分结合市场信息来分析该项目中隐含的风险,从而对该项目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以确保高校的决策层对所要开展的项目有深入的了解。在项目开展后,审计部门应找应对风险的策略,预防风险来临时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要时刻保持对已开展项目的监督,以便于从根源上杜绝风险产生。
高校内的审计部门虽然独立于其他部门,但还是会与其他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部门为确保自身经济活动的顺利展开,势必会削弱审计部门的权利,这就导致了审计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所以,高校内部的审计部门应直接由上级审计部门管辖,以确保审计部门的高度独立性,同时应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力,将审计工作公开化,确保审计工作可以无阻碍地公正高效地进行,以便于加强审计部门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巨大,但由于宽松的政策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当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高校乃至国家应建立完善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审计任务的工作流程,提高审计人员的个人素养,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监控,实现对高校国有资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