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华
(黑河市卡伦山林场,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樟子松在我国内蒙古、东北等地区均有广泛种植。栽种樟子松时,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及樟子松品种和生活习性,进行科学管理。播种前,要科学选地,并进行地块整理,确定好播种密度,保证出芽率。播种后,要注意加强管理,包括杂草清理、大苗移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只有把握好这些种植技术要点,才能充分发挥樟子松的生态、经济效益。
立地条件对樟子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会产生直接影响,是樟子松栽培的一项基础工作,需要引起重视。通常要选择土层深厚且松软的地块,且土壤中含有的石块等杂质较少。地块要平整,这样灌溉和排水都会十分方便。樟子松幼苗生长对氮元素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地块土壤中的含氮量要达到一定标准。
选择合适的地块后,播种前要进行简单整理。对于黏性土壤来说,土壤透气性较差,应使用旋耕机等设备进行翻垦,以保证土壤松软、透气性良好,为种子发芽创造条件。翻垦作业尽量选择晴朗天气进行,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将土壤中残存的病菌、虫卵等杀死,减少后期遭受虫害的可能性。地块中的杂草也要一并清理干净,防止杂草与樟子松幼苗争夺有限的水分、养分或是传播病害、虫害等。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测土配方,结合樟子松的生活习性及对养分的需求,提前补充土壤中缺失的元素,这也是保证幼苗健壮成长的有效措施。
调查发现,很多林区工作人员在栽种樟子松时,习惯增加播种密度,认为这样可以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中得到更多的幼苗,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盲目增加播种密度,除了会导致幼苗因为养分供应不足而影响长势外,还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因此,要注意控制播种密度,坚持合理密植。若立地条件较好,则可以按照150 kg/hm2的密度进行播种,反之,在土壤比较贫瘠的地方,按照100 kg/hm2的密度播种即可。
为进一步提升樟子松种子的出芽率,应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药剂浸种是一道重要处理工序,常规的药剂是0.5%的高锰酸钾,如果种植地块以前发生过病虫害,可以选择使用亚硫酸铁、甲胺磷等药剂进行浸种,这对增强种子的抗病防虫能力有一定的效果。药剂浸种时间控制在0.5~1 h,然后将种子捞出,采用流动清水进行冲洗。将种子置于温度约40℃的温水中,浸泡一整晚。翌日将浸泡好的樟子松种子平铺在沙土上,表面盖上一层湿麻袋。其间保证室内温度不低于20℃,土壤温度不低于15℃,以加快种子萌发。
出苗后,主要加强养分、水分、光照等条件的管理。特别是光照,既要让幼苗每天接受足量的光照,通过光合作用促进幼苗茁壮成长,又要避免阳光过于剧烈晒伤幼苗。当幼苗的胸径大于20 mm且高度超过50 mm后,可以选择健壮的幼苗进行移植。在平原地区造林时,应尽可能选用比较大的树苗,在低谷地区或者丘陵地区,尽量选择比较粗壮的树苗。
起苗前,应对樟子松进行灌水。运苗的途中,一定要时刻保持苗根的新鲜性、完整性,尽量保证起苗到栽苗过程的连续性。樟子松的种植要掌握三埋两踩一提的方法,即首先把表土填回,然后均匀搅拌肥料,把树苗放入挖好的穴中,扶正,回填表土时,把树苗轻轻地提拉一下,然后把土踏实,浇上足量的水,再填土、踩实,最后再浇水,使填土下沉,让土壤充分包裹苗的根部,一般栽植时间为3月末、4月初,这时树苗易于生根,能够减少水分蒸发。
移栽后的樟子松,需要注意保证水分、肥料供应。特别是用于荒山绿化的樟子松,由于生长条件比较恶劣,为保证其正常生长,应适当补充养分、肥料。移栽后的一段时间,及樟子松的快速生长期,都是对肥料需求旺盛的阶段。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应重点保证氮、磷养分的供应。镁、铁、硼等微量元素,也要适当补充,这对提高樟子松的抗病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要注意控制肥料用量。樟子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特性,在北方地区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需要进行一次灌溉,目的是让樟子松安全越冬。若林间树木较为稠密,则需要在7-8月份进行修剪,将长势不理想的伐掉,避免遭受病虫害侵袭。
病虫害是造成樟子松种植损失的重要原因,病虫害的传播、扩散速度较快,若管理不到位、防控不及时,短时间内将会带来严重损失。对于樟子松常见病虫害,除了要根据其发生规律做好预防工作外,选择恰当的管理方式也十分重要。
病害管理。北方地区樟子松种植常见的病害有烂皮病、立枯病、松叶锈病等。以立枯病为例,该病主要危害樟子松的幼苗,由于苗圃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为病原菌的滋生和繁殖创造了条件。发病之后,樟子松幼苗的叶、根等部位均会发生萎蔫、腐烂。对于樟子松立枯病,预防措施主要是苗床消毒,播种前使用甲霜恶霉灵1 200倍液进行苗床喷洒,或是直接与沙土拌和,然后均匀撒播到苗床上。出苗后发病时的用药防治:30%苏化911粉,每亩用药量0.75 kg作药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亩用30%苏化911乳油720 mL加水250~500 kg,或新吉尔灭1∶5 000倍。每次施药10~30 min后,喷清水一次,洗掉叶上药液,免去药害。
虫害管理。近几年,樟子松种植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是油松球果螟、松梢螟、落叶松毛虫等。以松梢螟为例,在我国山东、河南等地一年可发生2代,在东北、内蒙古地区每年发生1代。成虫主要危害樟子松的叶,幼虫生活于樟子松的树干内部,导致树干形成若干坑道、孔洞。对于松梢螟的预防,主要是加强幼林抚育,幼林提早郁闭可以减少虫害发生。另外,冬季要注意集中清理林间的落叶、枯枝,可以减少越冬害虫的密度。若已经爆发虫害,生物措施是保护和放养天敌,如赤眼蜂等,物理措施主要有汞灯诱杀、黑光灯诱杀,化学措施是使用50%的杀螟松乳油1 200倍液进行喷洒。
北方地区在栽种樟子松时,需要掌握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思维,前期要做好种子处理、地块整理,中期要做好幼苗管理、大苗移栽,后期要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只有综合管理措施到位,才能切实提高樟子松的种植质量,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