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祎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湘潭)
[提要]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着重分析资本的本质问题,进一步探讨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初步阐发他后来在《资本论》中得到科学论证的一些重要思想。其中分析的工资问题、资本的本质问题以及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问题,为我国新时代解决劳资关系、完善工资制度等提供一定的启发,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根据他于1847年在布鲁塞尔向德意志工人协会所作的几次演说而写的著作。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从对工资的考察出发,拨开层层面纱,深刻呈现了工资与资本的含义与实质,并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资本上。它以容易理解的方式阐明了雇佣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指引了正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
(一)欧洲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急剧发生改变。19世纪40年代,欧洲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急剧发生改变。产业革命是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这时的革命在英国即将完成,在法国正在蓬勃开展,在德国已经逐渐开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已经取得统治地位。产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化的生产。此时,资本主义存在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也越来越激化。除此以外,1847年西欧各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和农业歉收,促进了阶级斗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开始逐渐成长起来。在发生比较严重经济危机的同时,欧洲大陆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斗争。
(二)马克思总结了欧洲革命失败的经验。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浪潮中,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革命的工人阶级失败了。尽管这次革命失败了,但是它充分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马克思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必须成为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和领导阶级。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经济关系是物质基础,没有看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因此,会受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散播的各种错误理论的影响。所以,研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阶级斗争的经济关系,揭示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阐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批判雇佣劳动与资本利益一致的荒谬之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马克思写了《雇佣劳动与资本》。
(一)什么是雇佣劳动。要真正理解雇佣劳动,要先从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讲起。马克思认为“工资是资本家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或一定的劳动付出而偿付的一笔货币。”由此来看,似乎资本家得到的是工人的劳动,其实工人出售给资本家的是自己的劳动力。因此,在这里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是包含在劳动者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生产资料以求得用于生存的物质资料。
马克思又着重分析了工资的本质。工人把劳动力卖给资本家,然后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本质上等于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同工人的劳动力相交换,不过,这种交换是借助货币来实现的。资本家付给工人货币工资,这些货币便代表了劳动力这种商品所能交换到的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因此,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的价格。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在于:对于资本家来说,工人的工资是他生产费用的一部分,资本家希望尽可能地增加利润,就不得不压榨工人。
工资也和劳动力商品一样受供应和需求的影响,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影响,经常围绕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当市场上的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会上涨,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就会增加,于是就会增加生产,商品变得供过于求,这时价格又会下跌,资本家又会缩小生产规模,以此循环。
在原始社会中,成员一起劳动,一起分配,完全没有雇佣劳动。在奴隶社会中存在的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存在的农奴主与农奴的关系,也不属于雇佣劳动关系,那时,不存在雇佣劳动。直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特点是雇佣工人使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工人日益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获得工资,从而可以正常生活;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大于投入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以谋取利润。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工人拥有人身自由,能够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向资本家售卖劳动力。第二,工人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获得生活资料,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具有隐蔽性,雇佣工人的劳动表现为劳动报酬,似乎全部是有酬劳动,这掩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资本家用工资形式和雇佣工人进行买卖,从而把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掩盖起来。
在商品社会里,雇佣工人被资本家购买后,工人不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要完成必要劳动还要完成剩余劳动,他的雇佣工作才会结束。而一小部分的必要劳动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包含大部分财富的剩余劳动属于资本家,资本家雇佣工人的目的是获取剩余劳动。因此,雇佣劳动实质上就是剩余劳动,而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工资隐藏资本家剥削和奴役工人完成的。
(二)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对于什么是资本这个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说:“作为进行新生产的手段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就是资本。”马克思认为这种定义否认资本的本质和属性,不是历史地和阶级地看待问题,正确分析社会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抹杀剥削与压迫的实质,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商品如何转化为资本,指出:“虽然任何资本都是一些商品即交换价值的总和,但并不是任何一些商品即交换价值的总和都是资本。”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都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经过交换后,其价值量是不变的。而资本却不同,它在同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换之后,价值便得到增殖。资本家用资金购得雇佣工人,雇佣工人创造出新价值,不仅弥补了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出的资金价值,又产生了剩余价值,增加了资本。因此,资本是由交换价值的总和构成。这表明资本的实质是劳动产品支配工人并使剩余价值不断增殖的方法,却不是工人支配劳动产品进行新的生产的方法。也就是可以进一步表述为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由资本引出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分析。雇佣劳动和资本互为前提。首先,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属于死劳动,要想成为资本只有连续地吸食活劳动以及变成剥削工人的方式。其次,雇佣劳动是以资本为前提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没有了可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变成完完全全的自由人,只能把劳动力售卖给资本家,才可以得到自己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从表面上看,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利益似乎一致,但从本质上看,双方却是对立的。资本关键是要实现自我的不断增殖,要想实现自我的不断增殖,必须让雇佣工人不断劳动。虽然资本能够使雇佣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更好地结合,但也会加大二者之间的分离。这会导致雇佣劳动者越来越穷困潦倒,只有依靠资本的剥削为生。因此,雇佣劳动的利益和资本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转变成了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实质是以剥削工人的劳动为基础,不可能作出改变。
(三)资本家和工人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要不断地增加资本,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此断言:“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是一致的。”马克思批判说:“生产资本的增加,就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统治力量的增加。”工人就业人数的增加,只是在资本对劳动力剥削范围的扩大和统治的增强。
马克思又从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的方面展开论述,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得到一定数量的货币叫做名义工资;用名义工资实际能够购买的生活资料数量叫做实际工资;工人工资同资本家的利润之间的对比关系,由这种对比关系决定的工资就叫做相对工资。从理论上来讲,利润越增加,工人的工资就算不会水涨船高,也不至于是降低的。但相对工资的高低在本质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差距大小。相对工资越低,则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小;相对工资越大,则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大。因此,本质上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也注定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马克思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与利润互为反比,随着快速增长的资本,资本对劳动的支配程度只会越来越深,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度也会不断增加。但是,与之对应的却是工人社会地位的降低,工人和资本家之间仍然存在难以越过的界限。这又进一步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是根本对立的。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明确论述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问题,深入透彻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当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对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指导工人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读《雇佣劳动与资本》,进一步理解工资的内涵及其实质、资本的含义及其本质、雇佣劳动的含义和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代解决劳资关系、完善工资制度以及国人对资本的盲目追逐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有助于更好地寻找有效解决劳资关系的办法。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不断进行深入改革、私营企业在加快自身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也在想方设法的进入我国。此时,我国部分地区和企业开始发生报酬纠纷,停产罢工等现象,劳资关系问题又一次涌起。而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越来越多私营企业的出现一定会导致劳资矛盾的加剧。重读《雇佣劳动与资本》,有利于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寻找行之有效的干预机制,从而获得解决劳资问题的最佳方法。
(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工资一样,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是工资,当前为了完善工资制度,我国多次进行工资改革,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真正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其中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市场机制运行中,更能体现高效率,更能突出劳动有质与量的差别,克服平均化倾向,打破不合理的工资制度。重读《雇佣劳动与资本》,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制度。
(三)有助于解决当代部分国人过度崇拜资本的现象。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阐述了资本的问题,并对其实质展开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归结起来也就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目前,中国很多人对资本趋之若鹜,盲目地崇拜资本、热爱资本、拥抱资本,他们却不知道资本的本质与过度崇拜资本带来的危害,如果对这种情况不加以节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任由其脱缰奔跑,后果将不堪设想。重读《雇佣劳动与资本》,对于寻找解决当前部分国人对资本盲目追逐现象的办法有一定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