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哲芳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 崇左 532100)
传统的图书是以纸作为阅读媒介的文献材料,随着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现代社会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络和信息资源。尤其是在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图书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管理中,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地高度重视对于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信息化管理的一种新型有效方式,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特色化。从而使得大学生们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在这个数字知识库里搜集和寻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必须需要的资源,为大学生们的学业成长和未来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了高校数字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和发展,传统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趋向多样化、便捷性方向。各个院校的数字图书馆只有充分结合本院校的文化与办学定位,利用其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开展了特色服务,拥有其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型数字式馆藏,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到大学生更加科学地使用和整理文献资源。同时还能够推动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实现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区的资源共享,确保它们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给广大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其服务质量,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其馆藏空间的容量,降低文献信息的流通成本。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而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平台,能够充分丰富阅读人群,满足当先广大学生的对于知识和信息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致力于构建较为完善的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服务平台,给在校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便捷,学生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服务,随时查看和下载所需要的图书馆资源,使得图书服务能够突破城市围墙的局限,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图书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共享,满足读者多元化借阅需求,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技术水平与效率。
(1)结合不同高校各项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了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具有特色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了数字化。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已经是在使用一套完全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特点就是在这种信息化的视角下已经实现了对于资源的共享。其中书目数据库和信息数据库主要指的是我国各大学院图书馆为依托的高等院校数字图书馆基础性的信息库,要以我国各大学院传统图书馆为依托,借鉴并继承了传统图书馆的所有特色优点,推动了我国各大学院数字图书馆发展。在实际应用工作中要努力探索出一种比较于传统大学图书馆更加丰富多彩、服务形式更加便捷的网上个性化服务,围绕各类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针对各类学生人员以及各种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在推动馆藏信息资源向数字化的过程中,其在工作手段和方式上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构建具有专题特色的资料库,并与我国传统图书馆相互兼顾。提供了目录系统检索,对特色文献进行了整合和深层次的加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促进高校图书馆发展。
(2)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和资源,更新管理系统,提高藏书建设水平。各个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要做到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实践力量的特殊性和优势,围绕着我国大学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遵循大学生专业化、特色性指导思路,根据我国大学生实际及重点需求。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实时地针对网上所有信息资源和文件等进行采集,在新版搜索引擎上网系统中也可以直接使用移动上网方式来查询图书。组建了所有的各类学科专题资料库,并对全部的各类学科专题资料库都要及时地进行了更新与补充,为广大师生的就业发展提供方便。保持了校园师生与图书馆之间相互交流的渠道通畅,使得馆藏藏书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确保了其服务水平与高品质。同时也要使得所有电子图书对于整个馆藏中所有的图书都实现了全覆盖,读者们也就是可以直接登录图书馆官方网站,直接下载自己真正想要的各种电子版图书,满足不同年龄层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利用新的阅读管理系统来提高对于广大学生的服务和方式手段,帮助广大学生快速掌握最近出版的新书,推荐最优良的好书。另外,应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要做好各类图书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各种自助式的借还图书服务,设立大学生新书情况通报专题栏目,开放互动平台,增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激发广大学生对于读书的热情和兴趣。
(3)高校数字图书馆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需要因校制宜,统筹安排,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高校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工作应该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各大高等学府的科研和技术优势,树立自己的特点和意识,为通过这种数字化馆藏方式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对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装置和设备等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满足软硬件需求。高校的数字图书馆还需要完善和建立自己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制度,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财力,发挥高校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合作与共建和资源共享。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重视了标准化的建设,规范各种数字化工程,实现虚拟馆藏的信息共享。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增强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应该要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管理者的专业素质,秉承读者至上的原则,加强对馆员在图书馆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定期或不定期地为网络管理者和企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培训,进行对网络知识的学习普及和实际应用,促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和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网络和信息化的推动和影响下,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国家的千万网络用户,传统单一模式的网络图书资源管理对于目前我国各种大学和高校图书馆而言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因此向网络和数字化模式的转变无疑是高等院校网络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推动着图书馆的建设冲破了信息化和网络技术作为图书馆构成建筑物和实体的限制,在为高等院校学生的阅读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还有大幅度增加图书馆的受众群体和读者的规模。因此,各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都应该把握好机会,实现了我国从传统的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促进了我国信息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