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城 重庆市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探讨的少年儿童是指处于3~12 岁的孩子,这个时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有声读物既能够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也能从生理上改变儿童的行为方式帮助儿童积极健康成长。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APP、喜马拉雅、蜻蜓FM 等平台海量资源涌现,受众接触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有声读物的内容丰富多彩,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作精良、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充满正能量、寓教于乐的作品总是能够独树一帜,激起儿童强烈的收听需求,产生对作品持续性地追求,建立客户深度的黏合度。不得不说能被市场和用户喜欢并愿意持续购买的个人品牌形象作品就是一种成功。
纵观少儿有声作品演播市场,作品非常丰富,从类别上讲有故事类、科普类、国学类等。故事类又细分为奇幻冒险类,侦探推理类、卡通类、人物传记类等类别;国学类细分为历史文化类、声律启蒙类、诗词类等类别;科普类细分为学科类、探险类等类别。
3~12 岁儿童识字量少,阅读能力低、速度慢,但是通过耳朵来“阅读”,既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避免儿童过多接触视频而影响视力。有声演播作品既要注重对儿童优秀文化的传承,还要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同时要满足他们不同兴趣爱好的个性化需求。
首先文本要简单易懂。作品把文字变成有声语言,首先对文本要进行调整和选择。冗长、书面化的文本是不适合少年儿童的。口语化、生活化、精练的语言对演播者而言既能朗朗上口,对少年儿童而言又能方便识记。以《凯叔·西游记》为例,公司历时3 年打造了这一部产品,写了70 万字,面向用户时是40 万字。为了适合儿童阅读,王凯在创作时考虑到了各种因素,将内容优化,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叙述。王凯在个人讲话中说到,“凯叔讲故事”公司没有一个产品生产期低于6 个月。
其次作品要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儿童思维比较活跃,富有想象力,儿童有声读物通过声音将故事传递给儿童,就是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听觉“阅读”中感受快乐,传神的演播加上音效、背景音乐能够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满足儿童精神文化需求,给他们带来愉悦感。比如科普类作品必须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自然地融入故事中便于儿童轻松获取。
进入21 世纪以来,个性化、自动化的播放设备也为儿童读物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儿童有声读物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许多有声读物进入喜马拉雅、蜻蜓等APP 或者其它平台,不管怎样,它们的受众始终是孩子,能够让孩子们愿意听、喜欢听,甚至愿意让家长对孩子的收听买单就是一种成功了,意味着有声读物已经从产品转变成商品走向市场了。
3~12 岁的孩子是单纯无邪的,他们不喜欢说教,一则故事通过主持人的动人讲述带领他们了解观察世界。任何的矫揉造作孩子们是能听得出来的,如果成年人带着家长的权威感进入角色中,孩子内心是排斥拒绝的。因此故事讲述者需要忘记自己的生理年龄,进入角色扮演对儿童讲述。笔者曾经主持了一档《一起成长》的少儿节目,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需要不断地从主持人的状态切换到讲故事状态,当讲故事时,就瞬间进入人物的情节中进入角色扮演。如果在生活中是一个素人的状态,进入角色相对较快,而对当时的笔者来说,播新闻播了20 年,不可避免地带着一股“播音腔”,而这种腔调也是现在的成年受众不喜欢的,更何况是儿童。要揣测孩子的心态,演播时不能端着,尽量用陈述性的语气说话。当然,必须经过大量刻苦的练习才能以“素人”的状态讲好故事,为受众所接受。
这里探讨的“素人”是指具有较扎实的普通话基础,能将文字转变成生动的有声语言,既需要理解消化又需要不着痕迹地表演,这就是生活中的“素人”状态。
一切创作的本质是理解,即便是儿童有声读物,只看一次剧本是远远不够的。拿到剧本充分理解消化,这个剧本是什么题材?探险类?睡前故事?名人传记?给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听?他们的共性是什么?演播者的人设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情绪去表达?
人设即在作品中的讲述者的角色设定。在所有儿童有声读物作品中,把自己塑造成“知心大姐姐”并不是唯一的人设,有些作品演播者的角色是某某老师、邻家哥哥、叔叔阿姨等,可以风趣幽默,可以阳光帅气,可以温柔可人,也可以古灵精怪,演播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声音特质进行人设的自我设定,同时也需要根据题材的不同合理地挑选适合作品的人设。比如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推出的“凯叔讲故事”能够形成个性鲜明的品牌原因之一是“王凯”这一核心人物。王凯以“配音演员”“父亲”这样的角色身份让其个人魅力凸显出来,围绕着他身上的个人魅力,“凯叔讲故事”打造了一系列和他相关的儿童有声读物。比如说探险类题材,就不太适合温柔可人的声音人设;睡前故事题材就不适合古灵精怪的声音人设。总之,一切为作品的题材服务,挑选出适合的声音人设才能做到角色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才能够让作品出彩,让孩子喜欢。
在有些有声读物中,演播者只需要一人演播,在有些作品中,演播者既是主持人也是角色的扮演者,甚至需要同时分饰几种角色。那么,在语气、态度和情绪上应该有所区分。比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中,它讲述的是亲情故事,非常适合少儿,演播者的人设可以是“母亲”角色或者知心大姐姐或者某阿姨。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他(她)的语气应该是比较客观、平实的,而兔妈妈的语气就显得温和温柔充满爱意,小兔子充满童趣童真。人设构思好,需要根据情节带着情绪进入。兔妈妈和小兔子显然年龄不同,在声音的控制、共鸣的位置等方面都应该区别出来,体现年龄感和人物的情绪反应。不做案头工作,一点儿都不思考照着文字去配肯定不会出彩的。不得不说,有声演播是需要较强的领悟力和理解力的。
任何有声作品的讲述都要真诚,不管你讲的是故事,还是科普知识,都需要真诚,讲述一个故事,前提是你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你就会带着这份相信、这种真感情去讲述。
特别是成年人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动物角色,刻意地去拿捏、伪装小孩子的声音和说话的语气,听起来阴阳怪气,演戏会演拙。我们知道,人的声音和年龄、性别是有关系的。从年龄上讲,人的年龄越小,他的气息越浅,基本在头部的位置,然后慢慢过渡到喉部、胸部和腹部。从性别上讲,大部分男性的声音低沉、而女性的声音尖细,当然也有例外。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物角色调整演播者的气息位置、声音的粗细、虛实声的变化来带动人物的情绪,进行生动的表达。而为了塑造某个角色,声带绷紧,状态紧张不能很好地进入状态,自己紧张,儿童也能听出拧巴,不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和喜欢。
演播者把自己的身体状态彻底放松,口腔适度紧张,以气息带动声音,以情感带动情绪的表达,根据文本情节转换,调动声音的高低起伏与虚实结合就能够做到流畅自如、引人入胜,吸引受众。
有声演播作品会遇到丰富多样的人物角色,作为演播者出于自身的局限性,难免会遇到塑造手段单一、方法有限的情况,从人物理解、塑造到表达效果总有差强人意的地方……怎么办?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真实生活中各种人的语言是千差万别,绝无雷同的,作为一名演播者,必需深入生活,多多观察体会你身边的各种人物身份的语言特点,琢磨体会、模仿,作为自己人物语言类型的储备,在演播时即可顺手拈来,运用到作品当中。
3~12 岁的孩子随着年龄递增,他的注意力会有所延长。根据相关的文献,5~6 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 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 分钟;10~12 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25~30 分钟;12 岁以上能超过30 分钟。所以,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设计适合他们的作品,考虑其注意力的差异,才能让儿童注意力集中并且喜欢。比如喜马拉雅平台《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之类作品,对孩子进行国学、声律的启蒙,体现韵律之美,一般2分钟左右,特别适合学龄前儿童;《喜羊羊与灰太郎》系列故事集针对7~10 岁儿童,时长一般控制在15 分钟以内。
比如科普类作品要在有限时长中体现故事,又有小知识、小技能这些充满趣味的语言将一些自然界奇特的现象、科学知识讲给小朋友听,让他们在趣味中学习、快乐中成长,不仅能拓宽儿童的视野,还能引起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加儿童的求知欲。
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演播者手中,根据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创造的人设不一样、声音感染力不一样、塑造人物角色的方法、手段不一样,都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效果,带给孩子们的体验也会完全不一样。虽然在新媒体时代,少儿对有声演播作品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但是品质好、制作精良、演播出色的有声作品仍然被市场所青睐。
比如说在喜马拉雅平台的“凯叔讲故事”系列就是深化“王凯”的个人形象,使产品特点鲜明。“凯叔讲故事”花费大量成本打造精品,并通过形成品牌,使得它在新媒体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
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越来越细分化,具有个人魅力、深谙少年儿童心理、制作精美的有声演播作品总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和粉丝的拥趸,如果能建立作品与演播者媾合,进一步打造个人品牌形象,无疑会为产品赋能,在激烈的有声演播市场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