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定果 安徽日报社来稿编辑部
“互联网+”视域下,媒体受众在融媒体时代期望获得更具时效性、可读性的优质新闻内容。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步由报端转为读“屏”。这一显著的变化,对于传统报纸媒体相对固化的新闻采编理念而言,进入了一个再探索、再创新的转型过程。
在一线工作的报纸采编人员,适应新兴媒体传播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内容生产环节,掌握媒介渠道短平快的特点,在确保正确的新闻导向、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形成快速成稿、矩阵传播的全新采编思路,为下一步的渠道整合和扩大传播效应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采编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报纸转型的最关键一环,应鼓励采编人员在秉持职业操守、坚守政治底线的基础上,实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传播创新,逐步实现报纸的多元化传播发展格局。
作为纸媒中的优秀代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报纸一直是广大读者关注身边事、了解大事的重要渠道和窗口。报纸的权威性、公信力也影响着广大读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升级,移动电子设备以及各类新兴媒介不断出现,媒体进入了一个高度融合的全新时代。倚靠传统的发行模式,以订阅、报亭销售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报纸,在新闻采编方面面临着订阅骤减、阅读上线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挑战。
首先,报纸的新闻时效性受到了影响。与新兴媒介传播渠道动态化反应相比,报纸新闻采编仍旧需要经过一个传统化的采编流程,其中涵盖了报题、采访、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出版等各个环节。当一份报纸被送到读者手中时,新闻往往成了“过去时”,总是“落后一拍”。
其次,报纸受众群体日趋老龄化。融媒体时代,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各类新兴媒体平台受到了青年受众群体的青睐与喜爱。碎片化、个性化的阅读方式,能够让青年人完全依照自身喜好与需要来浏览和接收各类新闻,并且能够针对各类新媒体平台推出的新闻进行留言、评论、转发与关注,呈现出更多的参与感、体验感。
最后,报纸载体也急需借助新媒体平台转型升级。报纸固有的纸质传播模式,既不便于携带,也不好保存,而且重复阅读率较低。此外,由于报纸所呈现的版面以及内容有限,加之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无法与新媒体图文并茂、视频音频结合产生的阅读效果相提并论,载体方面的因素制约和束缚了报纸的创新发展。
所谓新媒体,主要是有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信息传播终端,向全体用户提供各类最新信息以及各种娱乐服务的一种全新传播形态,新媒体也被普遍称为“数字化新兴媒介”。“受众广泛”与“门槛较低”是当前新媒体平台的两大特征。
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注重“内容为王”,而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绝对堪称为“渠道为王”。
当前,报纸新闻记者正在面临技术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原因较为简单,也令人深思。“互联网+”视域下,只要拥有一部先进的智能手机以及移动网络的支持,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角落记录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这种较强的“自媒体方式”,不仅具备极高的互动性,而且“去中心化”。与此同时,微信、微博以及短视频app、网络直播平台等新兴媒介,都能够在线上完美实现“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互动以及各类直播活动。
因此,阅读日趋快速化、碎片化趋势,正在推动报纸新闻采编人员改变传统采写模式。
实际上,媒体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旧之分。所谓的新与旧,主要是在新闻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和渠道的差异上。当前,许多报刊媒体受传统经营理念影响,并未积极进行全面的创新与改革,对于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创新化发展感到“茫然失措”。
此外,许多报刊媒体在日常的运营以及宣传推广方面还是较为缺乏融媒体整合发展经验,并且受到媒体市场大环境等诸多影响,导致自身缺乏优秀的能够掌握各类新媒体技术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这也让传统报纸采编人员的整体采编素质以及新媒体技术应用有待提升。
传统媒体时代的报纸新闻采编,主要由新闻记者、摄影记者、版面编辑、照排这一“采编团队”互相配合,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在融媒体时代,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手持云台等新型采访器械已经全面应用和普及。日常各类新闻采编工作中,新闻记者依靠全新的融媒体设备,就能独立完成新闻采访、拍摄、撰稿、编辑、传播等工作。这种发展态势,必然会让报纸新闻采编人员自身的角色发生改变。
鉴于此,报纸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紧随时代步伐,全面创新化应用手机app 软件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和传播途径,树立多渠道传播的全新理念。一道新闻“产品”,多方位投送。由此采用创新化采编策略与方法,针对各类新闻信息进行个性化综合报道,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服务,满足受众对于报纸新闻的不同需求。
融媒体时代,许多新媒体平台为了在媒体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经常会采用惹眼球、引关注、蹭热度的报道方式抢先发布各类新闻。而一旦消息来源失实或者存在虚假内容,必然会导致其自身发展面临公信力与影响力缺失等诸多负面影响。鉴于这种情况,传统报纸新闻编辑工作首先要做到坚守政治底线、坚守职业操守,以此为前提,秉承“内容为王”的新闻采编理念,依靠自身所具备的权威性、公信力与影响力,不断巩固和加强自身对于各类新闻内容以及深度报道的采编质量和报道水平[2]。
其次报纸采编人员需要在每日海量化的互联网新闻资讯与信息中深入挖掘以及探索,甄别和筛选出最有价值和最有看点的新闻线索以及新闻素材,并且能够针对新闻事件幕后信息以及相关人物、背景进行深度挖掘与解剖,创建一个深入化、细致化、连续化的报纸新闻报道模式,借助优质的新闻内容以及深度报道、专题策划来增强自身新闻看点,激发受众和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媒体忠诚度。
融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报纸媒体想要让自身新闻报道更具看点,更具竞争力,就必须要不断转变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各大报媒以及报社可以采用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名师授课讲座等创新方式和理念来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思路与策略,进而充分发挥出年轻媒体人朝气蓬勃、敢打敢拼的精神,发挥出各类新媒体人才自身的巨大优势。除此之外,报纸媒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全面提升新闻采编人员自身的媒体职业素养,让报媒日常“采编工作一体化”能够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确保报纸新闻编辑与记者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融合、协同作战,力争让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编辑思维以及新闻选题策划形成高度契合与统一。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传统报纸新闻采编人员处于一个不断转型和优化的关键时期。为了报道更多优质化、可读化的新闻内容,报纸媒体应当全面重视和关注新闻日常采编工作的创新、完善与升级。鉴于此,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出融媒体时代自身的采编优势和实战经验,并且要主动出击、主动探索,进而获取优秀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与此同时,新闻采编人员也需要全面优化自身的采编策略和采编方式,能够在日常新闻采访工作中拉近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并且通过有效的采访手段和采访技巧让受访者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进而获取更加优质的新闻素材和内容,优化新闻稿件撰写和编辑工作的整体水平。
交流、沟通与互动堪称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报刊媒体新闻编辑转型及发展实践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如今,“互联网+”的到来让网络平台以及各类新闻app 获取了更多的受众与粉丝数量。在这种媒体发展大势下,报纸想要让自身读者与受众基数也保持一个稳步提升的局面,就必须要注重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和亲民性。同样一篇新闻报道,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报道角度、处理方式、编排方法各不相同,引发受众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意见。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人物,报纸新闻报道必须要注重自身媒体权威性以及保持正确舆论导向。针对受众的各种疑惑与疑问,报纸自身有义务、有必要进行细致化解析与解答。针对一些网络领域流传的虚假新闻与不实报道,报纸媒体需要进行及时的澄清和辟谣,并且加强与受众针对某一焦点新闻、热点新闻话题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进而增强新闻报道互动性与亲民性,让传统报媒日常新闻报道传播与新闻传播工作能够更具黏性。
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想要实现完美转型与创新发展,就应当结合自身的运营现状与媒体未来发展大势,借助自身独有媒体优势,推动多平台、多渠道的媒体传播与媒体市场的全面开发,进而通过创新化的营销方式与营销策略,拓宽报纸媒体的发展渠道,增强自身媒体品牌效应,提升社会影响力。
如何推动多渠道传播?首先要在“融”字上做文章。一是要在报纸的“两微一端”上下功夫,转变新闻采编人员发稿流程,客户端首发、报网首发,让最新鲜、最具可读性的新闻推送到手机屏幕上,抢占动态新闻传播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话语权。二是让报纸版面做好“落地”工作,深度阅读在纸端,为细分市场上的优质客户提供优质新闻产品。
其次,要在“合”字上做文章。融媒体时代,各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之间应当构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进而达到“携手共赢”的最佳融合效果。
因此,传统报媒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固化思维,彻底摆脱传统意义上的独立运营模式和单打独斗策略,积极借鉴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经验。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大环境下,报纸新闻采编的转型及发展创新化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传统报纸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们必须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积极寻找更为完善化、有效化、合理化的转型发展途径和策略,力争让报纸媒体新闻报道质量和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