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地

2021-01-13 00:48贲可敬
物理教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基地育人物理

贲可敬

(江阴市夏港中学,江苏 江阴 214442)

课程基地作为新型平台和重要载体,对促进课堂转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物理课堂转型为例,讨论课程基地建设以及对核心素养的作用.

1 推崇全新育人理念

推进课堂转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的育人理念转变首当其冲.长期以来,从“教书育人”一词来看,教书在前,育人在后.在广大教师看来,教书是主业,育人是副业,“教书”与“育人”被严重割裂;新课程改革以来,把知识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之首,无形中让教师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固化,物理学科和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需要我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转变.

1.1 课堂是师生精神相遇的道场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课堂改变,学校就会变”.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内涵发展、品质提升就是一句空话.课程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认为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一定在课堂,着力点在课堂转型.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项目组依托课程基地,加强模型建构,突出思维训练,主动使用工具,积极促使物理课堂的转型.项目组注重构建如图1所示的以“问题链”为主的思维载体,开发如图2所示的以“实验链”为主的课程资源载体,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促动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学习能在课程基地支撑下的课堂中真正发生.

图1 为构建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

图2 在“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一课中设计的“实验链”

1.2 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支点

单元设计是学科素养与课时教学之间的关键纽带,做好单元设计有利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整体架构知识与能力体系.对于单元设计,钟启泉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单元设计可以打破“课时理念”的束缚,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离散性、碎片化的知识与技能,使支离破碎的事实和技能相互关联并产生实际意义.[1]

1.3 深度学习是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理念突破,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把握.要使教学内容发挥学科价值,并使教师、学生获得更大发展,“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逐渐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把握,这正是深度学习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追求.深度学习会让学习内容更有价值,会让学习目标更有意义且更容易实现,并能更好地检验学习的效果.

2 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2.1 改进教师研修方式

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促进教师成长,以教师引领学生发展.[2]作为课堂和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研究方法,才能深入浅出地剖析、信手拈来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素养呼唤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品质的教师.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不改变,一切都是空谈.为突出课程基地建设的专业性、专家性、专门性,学校改革教研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我们把如图3所示的教研活动、备课活动,如图4所示的名师工作室活动搬到课程基地,让教师和课程基地一起成长,实现教师职业生活的集体转身.[3]实践证明,只有师生进入课程基地开展了活动,课程基地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图3 教研活动

图4 名师工作室活动

2.2 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图5 自制教具、学具

项目组围绕“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全面发展.项目组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能动性和想象力,在场馆周边新建“科学文化长廊”.通过图文展示,加深认识物理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进行文化、理念、价值观教育.购置、自制反映物理原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模型、装置、教具、学具,如图5所示,定期开展专题活动展示相关科学装备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不可见、不易见、不常见的物理模型和实验在课程基地充分地呈现,让课程基地成为学生自由思考、自主选择、自行探究、自发交流、自然生成的舞台.

2.3 借力提升建设水平

学校成立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建设部门等单位的联系,努力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为了实现从室内向室外的扩展,我们在校园内安装了风光互补路灯、校园气象站、道路拐角反光镜等与物理、科技、生活密切相关的设备,如图6所示,让学生原来只能在卷面上看到的设备成为触手可及的学材.为了实现从校内向校外的拓展,我们与地方科技馆合作,充分利用社区科教资源,建立校外科普基地,通过挂牌、感受、体验等,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载体,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走近自然、感受科学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为了实现从实验向实践的延伸,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如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中,我们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到社区、企业采集噪声,安排学生了解居民、工人对噪声的看法,到环境监测部门了解主流的减弱噪声的方案,借用多功能声级计替代人耳进行实验探究.

图6 风光互补路灯、校园气象站、拐角凸面镜

3 推动核心素养提升

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探索、建构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的育人模式,[4]并充分体现课程价值,真正体现“全面建设”,最终形成基地即课堂、课堂即基地的教学生态.课程基地项目建设要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按照课程基地建设的思路和要求,创新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课堂转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图7 初中物理各章核心概念结构图

3.1 形成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代表知识的内化,是其他物理核心素养的基础,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为了让学生能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建构知识并了解、掌握、应用一些核心概念转变,在课程基地开放实验长廊的窗户玻璃上,我们设置了初中物理各章节核心概念结构图,如图7所示.学生在经过实验长廊时,不经意间就能加深相关概念、原理、公式等内容的了解,长期以往可促进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3.2 注重科学探究

课程基地建有数字传感探究实验室,开放实验长廊设置了必做实验区和拓展实验区如图8所示.创客教室更是师生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场所,自制教具、学具的陈列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增强了师生的学科荣誉感和创作自豪感.课程基地建设的效果如何就体现在使用上,让课程基地成为作坊、学场,让设备、器材从装备变为学材,这既是课程基地的特点,也是课程基地区别于传统课堂教育的重要特征,更是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平台和路径.

图8 开放实验长廊及学生自主实验场景

3.3 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是一切智力活动的核心,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捕获信息、推理验证等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反映其思维品质是否得到提升,这是物理学习方式是否改变的显著标志[5].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项目组意识到基地建设不仅在于硬件的“建”,更在于软件的“用”,要能在课堂上突出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品质.为此,我校物理组在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时尤为关注以“问题链”为主的思维载体的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学习导向,以“问题指引”为学习策略,切实改善学生思维习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3.4 锻造科学精神

为了促进学生逐渐养成科学态度与责任,锻造科学精神.课程基地在开放实验长廊墙面上设置了物理学家、物理学史、诺贝尔物理学奖等的图片介绍,如图9所示.希望学生在课程基地学习交流中能潜移默化地被物理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染,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把物理知识学习转化成物理现象解释甚至是生活问题解决的内驱力.

图9 物理学家、物理学史、诺贝尔物理学奖

4 结束语

课程基地建设营造了新型物型环境,推动了学科组的建设,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落地生根.以项目化的方式推动课程基地建设,实现了建、教、科、研、训一体化,达到了建好一个基地、打造一门学科、带动一组教师、培养一批学生的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基地育人物理
只因是物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留言板
我的基地我的连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