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培
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是一种正常存在于人体心脏的电生理现象[1-2]。 TDR 的增大参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其中T 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Te)对其影响较明显,可作为反映TDR 的重要指标[3]。百草枯中毒患者往往心肌受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并且与预后相关[4]。 既往研究发现,百草枯中毒后40% ~45%的患者心肌受累,出现心律失常[5]。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心律失常心电图Tp-Te 间期的变化能指导临床了解患者TDR,有利于分析预后。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电图Tp-Te 间期的变化。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90 例,将首次心电图结果是否出现心律失常作为分组标准,50 例未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0 例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24 例、女26 例,年龄(48.98±3.87)岁;中毒原因:自杀20 例、意外中毒30例;剂量4 ~12(6.69±1.04)mL。 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22 例,年龄(48.98 ±3.87)岁;中毒原因:自杀19 例、意外中毒21 例;剂量4 ~11(6.62 ±1.13)mL。心律失常类型:窦性心动过速11 例、窦性心动过缓10例、早搏7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 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 例、房扑和房颤6 例。 良恶性质:良性20 例、潜在恶性12 例、恶性8 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中毒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2019 年欧洲心律学会无症状心律失常处理专家共识[6]中对心律失常的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患者;②知情同意、男女不限;③近期无洗胃史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患者;②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③有心律失常病史患者;④有严重并发症患者;⑤合并严重性基础疾病患者;⑥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⑦肺源性心脏病患者;⑧预激综合征患者;⑨心肌病患者。
两组患者均行12 导联心电图监护,监测1 ~3 次,振幅10 mm/mV,纸速50 mm/s。 检查前指导患者摘除身上金属物,取平卧位,并在检查期间保持安静。Tp-Te 间期标准是以T 波顶峰为T 波顶点,双峰者以最高峰为顶点;等电位线与T 波降支交点为T 波终点。 测量3 个心动周期(急性期和恢复期)的Tp-Te间期,获取平均值即Tp-Te。 以RR 间期矫正值和Bazwtt's 计算经心率校正的Tp-Te 间期(Tp-Tec)值。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Tp-Te 和Tp-Tec 值,分析Tp-Te 和Tp-Tec 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观察组患者急性期Tp-Te 和Tp-Tec 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性期Tp-Te 和Tp-Tec 值比较 ,msTab.1 Comparison of Tp-Te and Tp-Tec value between two groups at acute phase
表1 两组患者急性期Tp-Te 和Tp-Tec 值比较 ,msTab.1 Comparison of Tp-Te and Tp-Tec value between two groups at acute phase
组别 n Tp-Te Tp-Tec对照组 50 124.93 ±4.91 110.87 ±4.96观察组 40 136.58 ±4.95 127.59 ±4.92 t 值 50.012 42.369 P 值 <0.01 <0.01
观察组患者恢复期Tp-Te 和Tp-Tec 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期Tp-Te 和Tp-Tec 值比较 ,msTab.2 Comparison of Tp-Te and Tp-Tec value between two groups at recovery phase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期Tp-Te 和Tp-Tec 值比较 ,msTab.2 Comparison of Tp-Te and Tp-Tec value between two groups at recovery phase
组别 n Tp-Te Tp-Tec对照组 50 102.93 ±5.98 101.85 ±5.74观察组 40 114.84 ±5.93 111.63 ±5.76 t 值 24.921 30.741 P 值 <0.01 <0.01
Tp-Te 和Tp-Tec 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r =0.669、0.714,P 均<0.01)。 这说明这两个指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百草枯中毒的毒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无特效治疗手段,因而死亡率极高[7-9]。 既往研究报道,患者口服剂量超过10 mL时,死亡率高达75%,存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0]。 另有研究发现,百草枯通过化学腐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炎性细胞的激活等机制,导致一氧化碳合酶过度表达和机体心肌功能损伤,进而诱导心律失常的发生[11-12]。 TDR 增大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机制,缺血状态下心肌组织活动性会明显减小,与正常心肌活动之间形成较大的TDR[13]。Tp-Te 是一个较新的心电学指标,可以表示从心外膜细胞复极结束到M 细胞复极的时间差值,是能够准确反映心室不同肌层跨壁离散变化的指标。
本研究发现,百草枯中毒后出现心律失常和未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性期心电图Tp-Te、Tp-Tec明显不同,心律失常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Tp-Te、Tp-Tec 均明显延长。 分析原因是心律失常患者心肌M 细胞和心外膜细胞在2 相平台期出现电位差,且随着复极的进行,电位差会越来越明显,形成2 相折返现象[14]。 相关性分析发现,Tp-Te 和Tp-Tec 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说明百草枯中毒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Tp-Te 间期的变化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心电图中T 波顶点处于心肌有效不应期,出现较明显的兴奋性;当外界刺激后会产生较明显的动作电位,经心脏传导系统后形成折返,进而导致心律失常,故积极监测Tp-Te 间期变化有利于指导临床及时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研究病例资料选择较少,无法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其次是只分析了百草枯中毒患者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变化,未对其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研究。 后期将进行大样本量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