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迪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 佛山 528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数量与用电量随之增加,计量的准确性不仅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形象,而且与企业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在电网运行中,由于局部地区大面积改造、切换线路、装表接电等,因此三相电能表接线出现逆相序。对于三相供电线路来说,逆相序运行对单相设备来说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三相设备来说,通过正相序接线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如果是逆相序,会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善。
当前,国家对电力行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电网改造工作也不断深入,在电能表计量管理方面也更加严格。在计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电能表在运行时出现了故障,在电网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操作不认真或者忽视正逆相序等,很容易因接线不当导致计量误差产生,出现逆相序。通常情况下,当前应用三相交流电按照电压相位的次序可以分为A、B、C 3 种,依次用黄、绿、红三种颜色标记。A 相超前B 相120°,B 相超前C 相120°,C 相超前A 相120°。按照以上顺序,以ABC、BCA 和CAB 3 种为正相序,以ACB、BAC 和CBA 为逆相序。在日常应用中,可采用核相器等设备对三相间的角度进行分析,使电源的相序得以确定[1]。
当前,计量电能表主要分为三元件和二元件2 种。根据计量原理的不同,分别对逆相序对电能表计量准确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工作原理方面,三元电能表不但涉及相同类型有功电表原理,还涉及跨相90°无功电表原理。跨相90°型电表接线中,元件一为A 相电流与UBC电压,元件二为B 相电流与UCA电压,元件三为C 相电流与UAB电压。某元件流过哪相电流,电压便取剩余两相,也就是“跨相”,且电压中超前相接电压线圈的首端。有功功率为三相子功率之和,而每项子功率的数值均为电流、电压以及相应cosθ 的乘积。可见,计算值单纯与3 个电路系数相关,与三相相序之间无关联,因此即便利用逆相序,也不会对三元件电表功率计量准确度产生不良影响。三元无功电表的连接方式为:选择某个元件中带有电流的一相,电压取剩余两相,这便是三元“跨相”。值得强调的是,元件电压中超前相应与电压线圈的前端相连;当电表以正相序连接时,三元无功功率便是任意一相电压和与之相关的cos(90°-θ)的乘积;当电表以逆相序连接时,三元无功功率便是一相电压和与之相关的cos(90°+θ)的乘积。总之,在三元无功计算时,正相与逆相的计算结果相同,只在方向上有所区别而已,可见三元电表计量准确性不会因为逆相序而受到影响。在实际测量中,电力企业可将正相与逆相绝对值相加,便可计算出用户当月的用电功率[2]。
该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三元较为相似,不但涉及相同类型有功电表原理,还包括内相角60°的无功电表原理。众所周知,正相序二元电表有功功率计量方式为电流经过一相电流、电压相关余弦值的乘积。逆相序接线的二元电表计量有功功率分别为一相电流值、二元电压值、相关余弦值乘积。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10 kV 配电网能够确保三相电路对称,在低压配电网中,二元电表的正相、逆相序有功功率均为两相电压相加之和,也就是电流、电压与余弦值的乘积。可见,在此类有功电表中计量与相序的方向没有较大关联。对于内向角60°型来说,假设三相为ABC,其中A 相与元件一相连,电压为Ubc,C 相与元件二相连,电压设置为Uac。为了便于理论分析,可做出以下假设:当无功电表为正相序,A 段电压相位超过B 段Ub120°,B 端相位超过C 端120°;当无功电表为逆相序时,A~C 3 端的电压相位依次滞后120°;无论无功电表为正相还是逆相,所有相位均依次滞后60°。磁路损耗角不跟随线路位置而改变,均为0。其中,当电表为正相序时,元件驱动力矩的计算公式为:2 个无功功率驱动力矩的和。总驱动力矩在电路中对称分布,当结构相同时,同样是2 个无功力矩之和。当电表利用逆相序接线时,两元件结构有所区别,电表驱动力矩应单独计算,也就是相关正弦值、K 值的乘积。当元件结构相同时,假设K 值相同,无功电表总驱动力矩为两元件力矩之和。
此类电能表在逆相序计量中,与正相序相比可大、可小、可相等,上述因素均与电压、电流夹角相关。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对逆相序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在局部地区电网中,阻感负载的指标为0.5。据调查,当出现大于0.5 的用电功率状况时,无功电表便会加速旋转。根据新下发的电费征收文件可知,在实际操作中便会存储更多无功电量,多收取用户电费,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多收取的电费退还给用户。当功率因数不超过0.5 时,电表运转速度变慢,根据实际电量值少收取电费,在说明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补收电费差价。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此类设备在计量过程中可能受到正逆相的影响。在无功电表计量中,逆相序接线方式可能会超过或者低于正相许的计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二元无功电表接线方式的重视,在收缴电费时加强与用户沟通,使用户明确电费的收取标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征得用户许可后,对无功电表的接线方式进行调节,使其变成正相序,使电表计量更加精准,也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更多便利。在实际应用中,针对100 kVA 以上的非居民用户,其电费构成主要根据功率因数对电费进行调整,当二元电表接线为逆相序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退、补无功电量,并按照电费收缴规定进行退还或者补交。因此,供电企业在电网改造、装表送电过程中应注重计量设备的相序问题,除用电设备接线进行调整之外,还要确保计量装置的正相序接线,使电表计量更加准确[3]。
电能表作为节能的关键计量器具,在国内外的应用十分广泛。电能表能够正确计量,不仅由自身精度决定,更关键的是电表校验、运行方式与接线方式。该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阐述了三相有功电表逆相序接线的基本情况、计量误差以及控制措施。
以某变电所为例,在对电能表进行现场校验时发现,在实验室校表台上校验合格的三相三线电表存在严重的计量误差,已经远远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经过深入检验可知,该电源采用逆相序和连接,在正相序条件下校验时电表合格,却在逆相序状态下运行,由此产生计量误差。
从理论层面来看,正确的接线方式应该以三相负载为对称,在此条件下无论是正相或者是逆相运行,计量结果均相同。在电路对称状态下,因为与U 相同,与I 的数值相同,所以根据图1 内容,可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能耗计算,正相序P 的数值为。根据图2 中逆相序相量图可对能耗值进行计算,P 值为。根据正负2 种计算结果可知,三相有功电表在正相或逆相状态下运行时,计量结果均相同,电表均可正常旋转。
事实上,三线电表在逆相序运转时,受逆相序作用,会使计量误差增加。对此,可以专门进行相应的实验,对2 种接线方式下的电表误差情况进行对比。为了使试验更加可靠,在cosφ=1的状态下进行验证。采用DS 型号的电表,电压值设置为3×100 V,电流值为3×5 A,仪表常数为1 800 转/kW·h。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因为三相电表在试验室校验时为正相序,因此元件之间漏磁通、转盘涡流、附加力矩都可以通过操作者校正后,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为逆相序应用,则以上因素的附加力度在大小、方向等方面存在变化,由于逆相序导致的计量误差因电表类型的不同而改变。因此,正相序检验合格的电表,在逆相序应用时,虽然表计仍为正向运行,但是会产生计量误差,且误差值与负载电流值呈反比,这不符合规定要求,不能确保电能表的计量精准可靠[4]。
逆相序对三相电表计量误差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无功表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因此在电表接线过程中,应确保接入电压为正相,使电能计度更加精准可靠,这对用户和电力企业来说具有直接关联。因此,应采用简单科学的方式,对电表接线是否正确进行判断,这对客观实践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三相电能表为例,这是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电能计量工具。它带有2 组驱动元件,在接线时应将第一元件的电流线圈与IA相电流接通,将电压圈接入UAB电压中;第二元件的电流与IC相相连,电压线与UCB电压相连。电度表的正确接法只有一种,但错误的接法却多种多样。在接线时,可从系统中直接获取三相电压,和,3 种依次排列后,还可以直接获取6个电流,分别为±、±以及±,上述电流在2 组元件线圈中,每次用2 个排列,再将各类电压与电流排列后共同融合在电能表中,通过数据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计算。据调查,电表错误接法可达200 余种。其中,部分错误接线均可使电表正走,导致现场判断难度增加。虽然有许多错误接法的表格可以借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不够简便,在现场检验中的应用率较低。
图 1 正相序电源相量图
图2 逆相序电源相量图
根据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正确快捷接线方式进行探讨,主要检查方式为:一方面,将任意2 根电压线对调。对于任意正转电能表来说,随机对调3 次电压进线,每次对调2 根,此时电表均会停止运转,如果未能暂停运转,则说明原本电能表的接线不正确。因为原本电表接线如果正确,在随机对调2 根电压线后,其功率值均会发生改变。经过3 次对调后,根据电表功率公式可知,如果原线连接正确,在对调电压线后均会停止运转;另一方面,通过3 次对调电压线,如果电表3 次均停止运转,意味着原本电表的接线可能正确,电表对调后电压线就会停止运转,这也是接线正确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对此,还应该进行深入探究,具体措施为:先将B 相电压断开后,电表每分钟的转速为原本电表转数的1/2。究其原因,在原接线情况下,断开B 相电压进线后,电表的转速降低了50%。将A 与C 两相电压线对调后,此时电表停止转动,再将电压进线断开,此时功率值未发生改变,但是方向相反,这意味着无论用户功率因数是多少,在2 次断线之后,电表的转速要相同,但是转向相反。通过以上分析,将电压进线对调、断开一相电压后,对电表所处状态进行检验,并且对电表接线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在应用该方法时,因上述操作只能使电压回路发生变化,不会影响电流回路,因此不会使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影响,更不会使电流互感器回路断开,因此操作较为简便,可以在现场灵活应用。
为了提高设备计量准确性,应重视计量仪表的接线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可以通过以下控制措施来完成:1)严格遵循电能表接线图要求进行接线,尽量将电源相序进行调整,使电表在正相序条件下运行,且与检验时的相序一致,确保将误差降低到最小状态。对于三相电路相序来说,应该与接线图相关规定相符,使电表误差始终控制在合理区间内。2)对于部分相序改变难度较大的位置,务必要重装校表。针对逆向状态下的运行情况,应遵循电表在何种相序下运行,就在何种相序下进行调整的原则,即根据逆相序对电表计量的准确度重新校验,将误差始终控制在合理区间。使用不受相序影响、影响度较低的三相电表进行替换,如果存在相序补偿装置,经过替换后就可以使误差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科技飞速的发展,各类智能电表不断投入应用,逐渐取代了以往的感应式电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需要确保相序正确,这样才可以提高计量精度,使计量结果更加精准可靠[5]。
综上所述,在电能表的实际应用中,如果接线方式不当,很容易导致计量精准度受到不良影响,为电费征收带来麻烦。因此,在电能表装配中应注意接线方式的正确性,避免逆相序的连接,统一采用正相序接线法,并派专业人员定期检验和校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始终将计量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计量结果精准可靠,避免供电企业因接线问题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