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小学数学主要是学习基础性的知识,要把握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以便于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人教版的教材从学生生活出发,注重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材问题题材新颖,又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身心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探究课堂
【正文】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探究课堂展开,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即使在日常生活当中,小学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仔细发现数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为了考试的那一张试卷,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从而增强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多多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问题更加清晰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还要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那么,要想实现上面一类的要求,则需要教师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
一、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的意义
数学这个学科难非难,易非易,难在刚开始学一个知识点时难以掌握,易在一旦掌握这个知识点,这一类的题几乎就都掌握了。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做好规划,明确每堂课学生应该掌握什么,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展开,传授完之后,进行针对性训练,利于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变通能力,利于学生掌握这类题的变形,进而提高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还要注意层层递进,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练习题要有基础题,有中等题,还要有难题,中等题要做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出来,不然这个题就没意义了,有层次的出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更好的挖掘人才和开展教学工作。
二、关于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的策略
2.1策略之观察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无论是买东西、旅游、租车、交通标志、剪纸等,无处不展现数学的应用。教材也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论是书中的例题还是问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生生活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以及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更利于学生接受,使问题更加简单化,也利于知识的迁移,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真正的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生活化的数学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氛围,更利于营造想学、乐学、会学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好媒介工具进行授课,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为了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进行备课。
比如,教师在传授给学生“轴对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在课下备课做PPT的时候,可以着手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例如书籍、剪纸、结婚时候的囍字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就是课堂上做好的事例,教师以这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开始教课,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我们的课本知识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的,只要平时稍加留心,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轻松,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数学学习,利于营造想学、乐学的氛围。
2.2策略之采用数形结合方法
数学教学讲究方法,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大多习惯了死记硬背,这也是得数学更加枯燥乏味。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潜移默化地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合在其中,引导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教师还应当巧妙地引导学生建立这样的数学思想和灵活运用能力,让学生多动脑筋,学会自己思考,锻炼学生自己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转化复杂难懂的知识,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教材中不乏有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论,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媒介积极引导,将困难的问题进行简单化,进行授课时候合理运用这种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将复杂难懂的知识通过图形、表格来表达,这样学生在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那么也就能夠更好的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比如,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图形的周长”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学目标是求取长方形的周长,那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这个周长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可以先用PPT展示摆小棒的方法来教学生,让学生用小棒来摆出一个长方形,观察如何求出长方形的总长,即周长,相信通过教师这样的知识展开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可以再扩展一下知识,培养学生迁移能力,让学生用小棒摆出两个连在一起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怎样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通过观察这个图形可以发现,这个图形的周长是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加后减去一条宽的长度。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教学,可以使复杂难懂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这远比凭空想象容易理解得多。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学的作用在如今时代越来越重要,小学是打基础的关键时刻,这也关系到之后的学习,一旦打不好基础,之后的学习便会越来越费劲,最后会出现厌学心理,所以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多点耐心和精力,多多借助多媒体渠道研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甚至能够进行创新,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8(11):158.
[2]顾立志.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8(0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