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所接诊的158例重症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观察组79例重症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79例重症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aO2(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血气状况,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
就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来说,病情有着危急性的特点,较多的患者会伴随着呼吸障碍、呼吸衰竭,还会因为病情的复杂性而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有着较高的病死率[1]。随着近些年来临床护理医学的发展,呼吸内科在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可以使用的护理干预方法较多,这对于保证和提升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质量十分有利。本文将我院呼吸内科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所接诊的158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与价值,现作如下的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8例研究对象均是我院呼吸内科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所接诊的重症患者,本次研究已经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观察组79例患者中男44例,女35例,年龄42-74岁,平均(58.5±8.4)岁,包括14例支气管扩张、23例肺炎、27例支气管哮喘、10例肺心病、5例肺脓肿;对照组79例患者中男46例,女33例,年龄42-77岁,平均(58.5±8.6)岁,包括16例支气管扩张、22例肺炎、25例支气管哮喘、10例肺心病、6例肺脓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待确定出重症患者危重症的原因后,对症用药,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尤其是需要密切观察他们的生命指征。
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对于伴有呼吸功能低下的重症患者,使用氧气鼻导管或氧气面罩,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氧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指征;②做好病房环境的卫生清洁,使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降低治疗仪器设备的声音,为重症患者营造优质的休息环境;③当重症患者呼吸道支气管肺内产生分泌物质,则立即进行清理,降低窒息风险。结合重症患者病情来科学调整体位,并增加每日的饮水量,以此有效降低痰黏稠度,便于痰液及时排出;④部分重症患者在护理期间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评估所存在的病情风险,开展针对性的并发症风险护理;⑤与重症患者积极沟通,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支持与鼓励,避免不良情绪的出现,提升护理依从性和配合度。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并发症比较指标包括感染、呼吸衰竭、痰窒息、气胸;记录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包括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血氧分压),PaCO2:参考值35-45mmHg,PaO2:参考值75-100mmHg;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包括一般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躯体情况、社会参与这五个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 ±s、(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t检验、c2检验;检验依据: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SF-36评分为(87.93±4.65)分,对照组SF-36评分为(80.34±5.13)分。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9.743,P=0.000<0.05)。
3 讨论
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确保预后,必须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毕爱萍等[2]人在研究中指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特点,必须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此来积极改善患者的预后。陈毓[3]在研究中发现,在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应急护理干预时,可以较为有效地改善通气功能与血气指标水平,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孙晓蕾等[4]人则在研究中指出了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和护理方法,这对于护理内科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十分有利。结合前人的护理研究成果,可以说,必须积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此来有效确保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本次护理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由此也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具体来说,护理人员在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时,可以向患者提供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并发症风险护理、口腔护理等相关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将护理干预工作融为了一个整体。比如护理人员可以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向重症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再比如可以系统做好重症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护理。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护理为例,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质,并预防感冒和降低感染风险[5]。除此之外,在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严密监测重症患者的生命指征,及时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始终确保护理干预工作的有效性[6]。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对提升重症患者的预后质量较为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曲丹丹.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0):164-165
[2]毕爱萍,吴冰,程国辉,等.采血固定器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02):226-230.
[3]陈毓.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17-118.
[4]孙晓蕾,潘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9):3443-3445.
[5]胡晶.護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