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医学工作者们在临床过程中,对医疗水平的不断突破是医学水平提升的根本。王江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也是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领域研究专家。多年来,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用越来越多的先进学术成果,为推进神经外科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做出了持续而巨大的贡献。
取得博士学位的王江飞主任,硕博期间分别就读于在中国医科类大学排名前列的中国医科大学,和培养出多位两院院士和国家级人才的首都医科大学。七年临床医学和三年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长达10年的专业学习,为他的从医道路积蓄了坚实的专业储备。为了在自己的学科体系中融入更多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2002年,他还曾赴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学习了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2014年至2015年间,他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神经外科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系统地学习了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思路和常见实验方法,同期还曾在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进行参观学习。
即使在学科积累上持续攀升,王江飞主任也时刻深知自己重任在肩,他认为,只有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探索破解瓶颈的路径,才能让更多的患者获得救治,这永远不会有终点。
秉承这样的信念,王江飞主任作为神经外科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多年来在临床中不断钻研,在研究中不断实践。在完成千余例神经外科手术的同时,他在颅内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的综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理,烟雾病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曾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探讨 miR-218 调控人脑胶质母细胞瘤增殖与侵袭的机制研究”及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还作为重要完成人参与了“EGFRvIII/HOTAIR/NFκB转录调控ALDH1A3参与胶质瘤干细胞间质表型转化的机制研究”“解析 ALDH1A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调控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等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及两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上研究课题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课题产生的学术论文多数被SCI收录,并获得“优秀论文奖”,可见其学术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王江飞主任目前已在国内、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50余篇。举例来说,2006年,他就在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国际期刊Surgical Neurology发表了学术论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LA-DR, DQ antigen, and intracranial aneurysm in the Han nationality”;2010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典型病例法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教学的实践”;2012年,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发表“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surgery following radi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gliomatosis cerebri”;2017年,在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发表“An immune-related lncRNA signature for patients with anaplastic gliomas”;2020年,在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发表“A novel DNA damage response signature of IDH?mutant grade II and grade III astrocytoma at transcriptional level”。除此以外,《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Frontiers in Oncology等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也都收录了他的研究成果。他的学术论文中有24篇获SCI收录,其中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的SCI文章就达13篇,且影响因子颇高。
王江飞主任还参编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等知名出版機构出版的《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手术精要与并发症》、《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颅脑肿瘤外科学》等多部专业书籍,撰写了其中多章重要内容。专业和英语功底都十分扎实的王江飞主任,多次受邀翻译英文学科书籍。在北美备受推崇且在世界范围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经典工具书《神经外科手册》第七版被翻译成中文时,他就是译者之一。
以上这些都是王江飞主任学术成果的价值体现,也彰显了他学术贡献的丰硕。众多学术文章和专业书籍的问世,不单是一个个理论和数据的发布,也是王江飞主任用时间和心血的结晶,为神经外科医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为无数患者的疾病治疗带来了福音。
二十余年的医学工作中,王江飞主任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做大的安慰,诚心、诚意、尽职、尽责地对待患者,把医学研究当做目标与使命。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学术成果的取得,都是神经外科医学发展不断突破的基石。为此,我会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