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探讨

2021-01-12 03:29张家彬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导图效率小学生

李 桃,张家彬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文峰小学,甘肃 定西 7305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之中不仅将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整合,而且还能够通过主题研究的形式使小学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对软件进行掌握,同时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小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以致用,使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更加能够突出当前小学教育的目标。可见当前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教学资源是优质的,但受种种因素影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仍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导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均受到影响,因此,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以及当前教学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思维导图在小学、初高中各科目教学中已经得到有效的应用,所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导图,是将发散性思维进行有效表达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具有高效、简单、实用的优点。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法和技巧,将各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隶属和层级图的形式予以表现,属于一种思维形象化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信息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对抽象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理解,这不仅会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即便小学生能够了解此方面知识,也不会予以有效利用,这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相背离。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中,能够使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使这些知识更加利于理解,从而使教学效果和效率得到提升。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2.1 小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表现突出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虽然处于黄金发展阶段,但仍处于较弱的水平,且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来看,具有好动、贪玩等特点,若小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未能够做好规划,则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主题研究中,将无法从网络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1],不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为何,并且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时,容易受到网络中与课程无关的信息所吸引,从而影响学习,进而使教学的效率及效果均受到影响。

2.2 小学生缺乏小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对小学信息技术主题研究时,会时常出现小组中个别学生未真正参与到,或者是无法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从而导致小组内缺乏合作性,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主题研究中,因学生缺乏规划和合作,导致教学任务未能达成。

2.3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不足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多方面因素所影响,例如,教师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等,当前小学生便是综合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对主题研究失去探索兴趣,必然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也无法全面、有效的掌握和应用。

3 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了解到,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仍存在种种问题制约教学效果和效率,而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且其自身存在的优势也比较突出,所以可将此方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下结合教学实例对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予以探讨。

3.1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理清思路

对于某一信息技术问题而言,若仅是通过过口头的形式进行回答,而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整理,则即便教师将问题总结的更加完美,在学生角度看来也是非常模糊的,缺乏整体概念,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使学生实现思维的发散,使学生的大脑能够有效的“行动”起来[2],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班级所有小学生均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之中不断进行讨论、修改和整理,当思维导图最终形成时,则主题研究则可以告一段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第二单元《文字处理》一节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设定主题研究的学习目标,例如,可将学习目标设成:“如何对文字增加效果”。从而可依据此目标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制作思维导图,从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进行思考学习目标实现的流程、文字增加效果的实际作用以及文字增加效果的方法等。最终使学生全面掌握文字处理的方法、流程等内容。

3.2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是一种理解方法,能够对抽象化知识进行形象化理解,通过清晰明确的图文形式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了解,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生比较对图文教学感兴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显然更具吸引力。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生而言属于一种新奇知识,本身便能够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若未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予以激发,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可以通过树状图以及概念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在应用方式上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再加上小学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时,可以通过树状图的形式将该课时的内容展现给学生,可将信息技术作为树状图的枝干,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信息接收和传递、常见信息处理工具以及计算机的应用等课程内容作为该树状图的分枝,从而使该课时包含的所有知识点和内容体现在树状图之中,使整体内容结构能够完整的体现给学生,并且采用树状图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3.3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易于理解

思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思维导图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形成引导作用,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之间拉近,并使学习系统得以构建,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捷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之中,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结构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并形成学习路线,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并且还有利于信息技术课外知识的延伸,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课程《制作动态图像》之中,便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将动态图像制作的流程形成路径,一方面方便学生对动态图像的制作流程熟悉,另一方面还能够方便记忆,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有效理解,更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4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和实践操作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曾言,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将枯燥乏味的信息变化成易于记忆的、彩色的、高组织的图,其同人们大脑中对事物自然处理的方式之间相吻合,而在实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之中,学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而通过思维导图则能够将信息高度组织,形成层次分明、主题鲜明、内容清晰的内容,从而使小组成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的任务,并且能够以个人特征作为根据来实施分工合作,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小学合作学习时采用思维导图能够使每一名学生了解到自身任务,从而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并且还能够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从而实现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一种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新型教学方式,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由学生自行绘制,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来实施教学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效果均是积极的、有效的,所以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中,以提升教学的质效。

猜你喜欢
导图效率小学生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是小学生
跟踪导练(一)2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