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2021-01-12 22:04刘卓红卢钊华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扶志扶智群体

刘卓红,卢钊华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000)

在2021年2月5日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脱贫攻坚历史使命的完成,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成果,是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脱贫实践经验与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农村扶贫的系列论述,其中就包括了“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新时代背景下,认真梳理和研究习近平“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中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根源、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中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任何思想观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的。只有深入地梳理习近平“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的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脉络,才能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实并深刻地揭示社会贫困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在反贫困的实践中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进而以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贫困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为指向。习近平“扶志与扶智”的重要论述延续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这些鲜明特点,深深地打上了人民主体思想的烙印。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开启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促成了欧洲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境遇。马克思和恩格斯亲眼目睹无产阶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尖锐地批判古典经济学家们对贫困现象的不以为然,猛烈地抨击他们对底层群众生存处境的冷漠与无情,同时也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造成无产阶级穷困堕落的根本原因。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对“资本”展开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提出了“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2]350这一重要观点。雇佣劳动的实质在于资本家不断从工人的劳动成果中获取超过支付工人工资的价值,工人不仅生产着劳动产品,还“生产着对它起支配作用的他人财富,也就是说生产着同他敌对的权力——资本”[2]344,最终导致“伸出来乞求工作的手就像森林似的越来越稠密,而这些手本身则越来越消瘦”[2]358。受社会分工制约着的人,不断产生,不断提高生产力,但这种自发形成的异己力量最终“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2]165。为了“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1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共产主义革命总结为人在精神和物质领域两个“最彻底的决裂”,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贫困决裂的主体力量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320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其与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之间并不矛盾,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人民群众只有牢牢抓住生产力这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通过劳动实践“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2]308,同时,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22的联合体,才能真正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与西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截然不同,列宁所面对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欧国家。十月革命成功后的苏俄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列宁认为,要解决苏俄的贫困问题,既要坚持布尔什维克在发展社会经济中坚强的领导地位,又不能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始终强调“共产党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4]。然而,工人阶级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的,列宁指出,“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5],只有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才能唤起他们作为历史主体的觉悟,激发其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广泛动员起来,积极投身到与贫困斗争的实践中。

为了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别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等方面出发来探究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社会贫困是历史的产物,其消亡具有必然性,“群众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活动’”[3]285,因而无产阶级是消灭贫困的主体力量,而人们摆脱贫困的历史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寻求彻底解放的过程。习近平 “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不仅延续了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社会历史维度看待贫困问题的做法,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而且还继承发展了列宁的灌输理论,强调通过激发贫困人群的内生动力以培养其积极精神状态进而摆脱精神贫困的重要性。

在带领全体人民摆脱贫困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努力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意识到“三农问题”是中国反贫困的关键,其把扶贫工作的重心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创造性地开辟出依靠农民群体的反贫困路径。早在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的贫农,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6],只有变革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才能激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7]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对“三农问题”的看法,明确指出“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8],强调“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9],邓小平重视发展农村经济,并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其最终目标是要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消除农村贫困的递减效应日趋明显,面对农村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江泽民提出采取开发式扶贫的策略来挖掘内生动力,缓解区域性的贫困问题,同时开启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胡锦涛提出了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作原则,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视角看待农村贫困问题,通过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在长期领导扶贫工作的过程中,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扶贫开发的理论观点,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关心农民群体的生活状况,尤其强调要加强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新时代的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在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产业经济和改善贫困群体物质生活的同时,倾注大量的资源用在补齐精神短板等方面,以此加快消灭贫困的历史进程。

二、“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中包含深刻的人民主体思想

伟大的实践孕育着伟大的理论,“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则诞生于习近平擘画脱贫攻坚蓝图、带领贫困地区的人民不懈奋斗的过程中,是我们党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在2015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10]135,“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10]13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1]。在“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中,对贫困群体内生动力的激发被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重点强调了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者要同时兼顾、缺一不可。习近平这一重要论述既延续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人民主体思想精髓,又回应了贫困群体精神贫瘠这一现实难题,还彰显了新时代扶贫工作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

(一)精神脱贫是摆脱贫困的关键

大多数情况下,贫困都是被学者们当作一种物质资料匮乏的人类生存状态进行考量,以此探究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因素在减少贫困发生、缩小贫富差距上所发挥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那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只有不断地提高生产力、大力发展物质生产才能真正地解决贫困问题,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社会贫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发展始终是消灭贫困的唯一途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2]158可见,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必须首先加以解决。若贫困群体的物质生活条件没有改善,那么贫困带来的精神思想、发展前景、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主体限制就难以突破,也就难以彻底消灭贫困、实现人的解放。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工作的难点和痛点主要集中在偏远贫瘠的中西部农村地区,那里社会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群体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因此“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成为我们最紧迫的中心任务”[12]149。

虽然“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13]326,但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经济基础,而是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人类生活需求有两个方面,即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12]148贫困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改善物质生活并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而要想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同样需要改变人们的贫困观念,如果不改变贫困场域中塑造起来的贫困观念,扶贫成果的巩固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我国几十年扶贫开发过程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贫困人群贫乏落后的精神状态却牢牢制约着脱贫成效的巩固和扩大。所谓精神贫困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匮乏、滞后或者不正确不合理,以致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生存状态[14]。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注重扶志扶智,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15]。因此,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提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12]149,“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想的贫困”[10]137等观点,在实现物质解放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群体精神世界的改造,做到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双管齐下。

(二)注重志智双扶是扶贫的动力源泉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10]137在习近平的“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中,“志”是贫困群众实现精神脱贫的前提,“智”则是超越贫困精神状态的重要支撑。只有实现“我要脱贫”和“我能脱贫”的辩证统一,贫困群体才能够认识到贫困的本质与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拥有打碎贫困枷锁的勇气与智慧,逐渐实现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的转变。可见,志智双扶不仅是推动贫困群体实现精神变革的有力手段,能够为他们艰苦奋斗、脱贫致富提供动力源泉,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消灭绝对贫困历史使命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激发贫困群体改变现状的志气,推动贫困群体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转变。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对象性活动,人类摆脱贫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主体在实践中不断超越、否定艰难的生存状态以实现自我解放的过程。然而,由于长期处于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的状态下,贫困群体的主体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和限制,听天由命的想法逐步占据了他们的头脑,消磨了其对自由自觉的追求与向往,这种情况下,即使扶贫政策带来了改变现状的机会,贫困人群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贫困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因此,习近平明确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0]132,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但如果贫困人群缺乏改变命运、摆脱贫困的志气与信心,安于现状,那么,实现消灭绝对贫困的历史使命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想使贫困群体彻底摆脱贫困,扶贫工作就应转变过去的老办法、老路子,培养贫困群体改变现状的勇气和脱贫致富的志气,如点火器般激起其自身的潜能,让他们相信“贫困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16],进而否定其消极的主体状态,实现其向自为状态转变。

另一方面,重视贫困群体的教育问题,为其由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转变提供支撑。改变现状的志气固然很重要,但单纯地依靠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想彻底消灭贫困是不现实的,而且容易滑入唯心主义的陷阱之中。为了避免扶贫工作陷入乌托邦的空想,提高贫困群体的主体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扶贫工作既要“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10]141-142,也要“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10]134。通过向贫困地区倾斜教育资源、优化学校软硬件设施、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同时搭建起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就能使贫困群体获得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能否获得良好的教育,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脱离贫困、走向文明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当贫困人群既具备改变现状的远大志向、同时又拥有足够的知识储量、掌握脱贫的智慧和能力时,他们才能真正地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成为合格的脱贫主体力量,担负起摆脱贫困的责任,实现向自为状态的跨越。

(三)物质、精神共同富裕是扶贫的根本目的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远大目标。然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农村的物质、精神贫困问题成了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严峻挑战。面对农村贫困这一显著短板,习近平将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扶贫工作综合起来考虑,指出:“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17]

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破解的难题,这集中体现在对农村发展滞后的现实挑战上。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7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设想如果贫困地区的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何以体现?因此,消灭农村贫困、改变贫困群体的生活面貌就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1],实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此外,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实现平衡充分的发展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否则就如空想社会主义者那般,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共同富裕成了虚无缥缈的幻想。只有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激发其劳动积极性,进而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现实基础。

在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既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荡涤农村贫困群体头脑中落后的思想观念,实现物质、精神共同富裕两手抓。在扶贫实践的过程中,部分贫困群众沉陷于不图进取、听天由命的精神状态中,甚至沉陷于迷信鬼神以求心理慰藉,这种精神上的落后严重阻碍了贫困人群的彻底解放。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如果只满足于物质丰裕而忽视人们对精神的追求,那将是畸形且苍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平衡发展的,尽管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距精神富裕仍有较大距离,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放任自流,反而应促进两者在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中齐头并进,同向发展。精神解放是实现人的解放不可或缺的维度,而共同富裕则是精神进步与物质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10]137。对扶贫工作来说,坚持物质与精神并重的辩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18]。

三、“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彰显人民主体思想的时代价值

“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在扶贫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实质上是扶贫工作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贯彻落实,其彰显的人民主体思想蕴含着伟大的时代价值,在中华民族反贫困史、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系的发展、世界反贫困事业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一)为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历史性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

消灭贫困、建设一个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人的最高社会理想。在追求这一美好愿景的过程中,古人曾提出了各种扶贫济世的学说,但是由于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千百年来这些观念和主张都难以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贫困问题。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之下,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接下这一历史重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勇于实践,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反贫困道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反贫困的重要论述,尤其是“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与活力,其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达到了新境界。“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的人民主体思想更加强调对贫困群体的尊重和沟通,要求扶贫干部们直达贫困地区的深处,用平等的视角去发现真实的农村贫困图景,并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这是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扶贫工作中的鲜明体现。正是在“扶贫与扶志”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克服贫困群体精神贫乏的阻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最终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人民主体思想

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的人民主体思想倡导扶贫治理模式要注重激发脱贫主体的内生动力。多年的扶贫实践经验证明,摆脱贫困不应照本宣科,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从整体性的高度剖析贫困问题,才能站稳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彻底解决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一直以来,中国的扶贫政策延续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思路,通过大规模的农村开发来逐步解决贫困群体的基本温饱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传统的扶贫模式渐渐力不从心,致贫返贫的原因复杂多元,单纯改善物质生活并不能解决贫困人群的精神贫困问题。各种“等、靠、要”思想、听天由命观念以及脱贫智慧欠缺等现实挑战都严重阻碍着脱贫攻坚的进展,因此,改变贫困群体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早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就曾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贯穿于脱贫致富的整个过程”[12]153,并在实践中开辟了宁德模式。“宁德模式”采取了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弘扬文化、树立新风等方式转变、改造农民的精神世界,培育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10]137。新时代下的扶贫工作重点是开展对贫困群体精神世界的改造工作,激发其内生动力与培养其发展能力,让他们有意愿也有能力肩负起消灭贫困的历史使命。在“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的人民主体思想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的现实路径,如甘肃省民政厅在庄浪县的上寨等十个村子开展了社工参与扶贫的试点,利用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力量帮助贫困群体融入社会,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与精神文明建设。

此外,“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的人民主体思想还强调党组织需与人民群众构成脱贫合力,一体化推进扶贫工作。有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贫困者奋斗不竭的动力便是一种主体性的发挥,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资本。因此,扶贫也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下的一场全民性运动,国家与民众是作为双向主体而存在的,是一种协作共生的关系[19],党组织虽然是脱贫攻坚的领导力量,但“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10]140。只有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发挥贫困人群的主体作用并构建脱贫合力,才能保障脱贫成效的可持续性。习近平强调,“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致富,但不能大包大揽”[10]134,简单地给钱给物、输血救济只能解贫困地区的一时之困,但没法彻底斩断贫困之根。党组织需要在做好顶层设计与领导工作的同时,主动走进贫困人群的身边,通过扶思想、扶智慧来帮助贫困人群成为合格的脱贫主体,积极引导他们用辛勤劳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开辟贫困地区的未来。此外,“扶志与扶智”工作也需要志愿者团体、学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丰富贫困治理的资源和渠道,进而提升农村贫困治理的灵活性与多元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构建起的脱贫合力,犹如神州大地上凝聚起的一股气势磅礴的时代力量,于脱贫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

(三)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贫困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

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我们借鉴了国际上一些卓有成效的减贫思想与做法。同样,中国在取得消灭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胜利的过程中,也将加强同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消灭贫困的经验和智慧。“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所彰显的人民主体思想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不仅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也为塑造一个富含生机活力、没有贫富差异的人类共同体展现了光明前景。

从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发展来看,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曾普遍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剥削、掠夺和压迫,并且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都没有经历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有的虽然在政治上仿照西方建立了一套民主制度,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少短板,在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遗留了许多问题,仍有不少功课要补。此前,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实践主要在西方自由派反贫困理论的影响下开展,如其中影响较大的“间接滴流”理论,认为贫困群体生活条件的改善主要依靠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溢出效应。除此之外,还有赋权理论、福利理论,等等,但这些理论只能零星地解决社会贫困问题,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现状。

中国几十年的反贫困实践探索表明,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贫困、完成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坚强领导,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挥脱贫的主体作用。这就是说,在发展中国家,只有在各国人民政党的科学领导下,才能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关系、精神世界开启一场颠覆式的革命,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摆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束缚,最终完成反贫困的使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精神贫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有的地方,教育文化活动严重缺乏,“巫师”“巫婆”等所谓神术的泛滥,荼毒着贫困群体的精神状态。这使人们错误地认为贫穷是应有的宿命,从而放弃了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念头。当“安贫乐道”的心态、听天由命的观念一旦成为社会风气,就会导致有劳动能力的人抗拒劳动、安于现状,不愿意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如果不解决好第三世界国家贫困群体的思想障碍,贫困群体就无法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消灭贫困的主体力量,甚至也难以彻底阻断“愚”“懒”同“穷”之间的恶性循环,就不可能实现消灭贫困的近期目标,从而完成马克思提出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扶志扶智群体
鱼渔并授,扶志更扶智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扶贫·扶志·扶智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涵养“三气”扶贫扶志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