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佳妮,王 敏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41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赋予经济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1]。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2]当前,我国金融、房地产、粮食等领域风险依旧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旧突出,中美经济博弈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加剧了外部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本文通过回顾党成功应对各种经济风险挑战的百年光辉历程,深刻总结党在革命和执政时期应对国内外经济风险的丰富经验,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探讨经济风险防控工作的历史启示,为新时代党领导中国号“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提供镜鉴。
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好。”[3]在把握党在革命和执政不同时期应对经济风险的主题主线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把握好百年来党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的历史经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防控经济风险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深刻洞悉了抗日战争背后资本主义国家转嫁经济危机的经济因素;二是领导广大人民在根据地通过自力更生应对敌人的经济封锁;三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明确反对官僚资本这种“两半社会”特殊的资本形态。
1.对抗日战争背后经济因素的认识: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受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的影响,近代我国经济遭遇巨大冲击。首先,中国当时作为一个银本位的国家,由于对外汇率没能随着国际市场银价的高涨而提高,造成银价与汇价间的差别,导致白银大量外流[4],造成国内金融资源的枯竭。其次,中国民族工商业和农业的经营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白银外流造成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诸多民营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倒闭;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农产品,导致国内产品大量积压、无利可图。日本为了转移经济危机,走上军事扩张道路,发动了侵华战争。毛泽东准确指出了资本主义国家转嫁经济危机与抗日战争的联系,在《论持久战》这篇对抗日战争进行战略指导的著作中谈道:“这次战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已开始的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由于这种总危机,逼使各资本主义国家走入新的战争,首先逼使各法西斯国家从事新战争的冒险。”[5]
2.革命根据地时期应对敌人的经济封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根据地军民在粉碎敌人军事“围剿”的同时,为打破经济封锁作出了诸多斗争。中国共产党秉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动员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农业和部分手工业生产以实现粮食和原料的自给自足;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根据地人民在食盐、布匹、食粮方面的对外贸易,并允许外国人在边区投资、创办实业、自由贸易等[6]。此外,党在1938年至1941年期间,先后在根据地创建了比较大的银行,在根据地内以自主发行、自主管理的方式,发行边币、北海币和光华代价券等500多种货币[7],并进一步提出了“边区的纸币数目不应超过边区市场上的需要数量”“财政货币政策应着眼于将来军费之来源”等主张以稳定根据地的经济。在围绕革命战争的中心任务展开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导下,党在根据地领导广大人民既争取从物质上保障红军的供给,又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8]119-123。
3.对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态度: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
国民党统治时期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基本控制了20世纪上半叶旧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四大家族一方面凭借国民党政府增加赋税、发行公债和举借外债以筹措内战军费的手段掠夺财富,一方面通过垄断与帝国主义的军火买办活动发财[9]。毛泽东深刻洞悉到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与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相互依赖性,作出了“政治变经济,经济变政治,这是四大家族发财致富的特点”[10]1253的论述。谈及其性质和特点,毛泽东指出:“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0]125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翻官僚资本的剥削压迫。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我们的形势与任务》一文中准确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10]1253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经济风险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通过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在经济上站稳脚跟;二是破除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与外交孤立以恢复发展新中国经济;三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下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新中国成立前夕站稳经济脚跟: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和一些投机商曾嘲笑“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打0分”。中国共产党要建立和巩固新政权,必须有效解决国民党统治集团遗留下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与投机商在金银、木棉和粮食等领域的投机倒把。解放军接管上海后,投机商通过金融投机阻止人民币进入上海。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于1949年6月10日包围封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依法逮捕并严惩了200多名投机者。次日,银元兑人民币下跌40%,人民币自此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之后投机商在大米、棉纱和煤炭市场恶意囤货吃进,扰乱金融物价。陈云等共产党人慎重选择时机收缩通货、抛售物资、加强市场管理[11],在与投机资本斗争多个回合后成功抑制上海飞涨的物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统一财经、平抑物价,基本抑制住了旧中国持续十多年的恶性通胀,扭转了当时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的局面[12]。毛泽东曾评价党在“两白一黑”战上的胜利“不亚于经济战线上淮海战役”。
2.新中国成立初期亟须恢复发展:破除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与外交孤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的发展,对我国采取政治上孤立、遏制,经济上封锁、禁运的政策,给我国经济恢复带来严峻挑战。党和政府采取经济上反封锁、禁运与外交上反孤立、遏制相结合的一系列措施,逐步打破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首先,新中国在“一边倒”方针指导下发展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在1952年,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我国更是极大地拓展与一些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重新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间贸易关系[13]。其次,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在万隆会议后与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建立起真挚的友谊,破除了外交封锁。在军事上,党内领导人在国内百废待兴之际,作出抗美援朝的伟大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环境。
3.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
土地革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党制定了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党和政府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都是通过合作化的道路。相比于直接没收资本的方式,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则是在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下,通过和平赎买,首先将私人资本引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再逐步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针对三大改造后一些资本家“白天搞社会主义,夜里搞资本主义”的现象,毛泽东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1956年年底又提出了“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14]。
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经济风险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在初期的曲折探索中反思调整国民经济;二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恢复发展经济;三是在伟大的历史转折后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1.初期的曲折探索:大跃进与三年经济困难
从《论十大关系》开始,党开始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及对经济发展规律和实际国情的认识不足,我国经济发展历经诸多曲折。1958年,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随着“左”倾错误的不断扩大,加上全国各地灾害种类繁多的严重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台风、蝗灾、鼠灾频发,受灾面积前所未有,我国进入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防范化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经济风险,中国共产党提出一系列应对方针:党的八大准确界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并提出了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针对经济建设中“左”倾冒进思想与主观主义问题,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5],“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克服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2.十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1966年,正值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三五”计划即将实施之际,“文化大革命”爆发。党内领导人错误地认识和估计了社会阶级斗争和政治经济状况,将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是1966年年底扩散到工业交通企业后[16]。从1969年至1975年,国民经济经历了恢复—严重失调—好转的阶段。到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后,我国经济形势得到明显好转。“文化大革命”中政治斗争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虽然周恩来和邓小平等党内领导人提出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倒退,国家在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和科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使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损失,也为我们党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3.伟大的历史转折: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走进了两年徘徊前进时期。从国内环境看,国民经济初步恢复,政治上“左”倾错误仍需纠正,人民也期望摆脱社会困境。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为后续的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从国际环境看,中断了二十多年的中美关系恢复,并于1979年正式建交,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全会提出的注意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问题,加快农业发展、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经济建设中的新方向[17],为后续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经济风险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妥善应对抢购风潮,成功稳定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局面;二是在改革开放进入瓶颈之际,视察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长期以来的思想束缚;三是在两次金融危机冲击中,构建内外联动的经济风险防控屏障。
1.“价格闯关”:应对抢购风潮稳定经济过热
从1979年起,国家主动调节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实行价格双轨制。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的巨大套利空间,催生了皮包公司、物价上涨的现象。之后,党中央决定进行“价格闯关”,实行一步到位的价格市场化改革,引发了各大中城市突击提款和大量抢购的全国性风潮[18]。为应对抢购风潮稳定市场,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开办保值储蓄业务,使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利息不低于或稍高于物价上涨幅度;整顿市场秩序,坚决取缔和打击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中间盘剥等行为[19]。在党和政府“宏观调控,治理整顿”的思路下,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局面最终得以稳定。
2.视察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方向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方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于1989年起相继发生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化。这导致国内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信心,对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另一方面,80年代末90年代初,诸多西方国家发起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制裁,使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在国内政治经济笼罩着沉闷气氛,改革开放进入瓶颈之际,在1992年年初,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视察南方谈话中,“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本质论”等著名论断科学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3.两次金融危机:防范化解开放条件下的外部经济风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在引入外资和技术的同时,也客观上加剧了我国遭受国际经济金融风险冲击的可能性[20]。1997年,国际投机家利用金融工具肆意攻击经济、金融方面存在问题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金融风险的破坏性,一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经济体系的稳定,一方面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积极推动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为亚洲的经济复苏贡献了重要力量。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我国贸易出口从第三季度起大幅下滑,众多出口型企业倒闭,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加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出台并实施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21]。党和政府在应对两次金融危机时,既坚持深化内部改革,又持续完善对外开放,在内外联动中构建防控开放经济体系风险的有力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继承和升华了历届领导集体的经济安全思想,又立足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和新要求,形成了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科学系统思想。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旧突出;金融、房地产、粮食、生态、就业等领域风险增大;我国以往长期依赖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产业红利逐渐减退,经济发展动能不足[2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2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余波仍未消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恶化、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更是给全球经济造成新一轮冲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系统性经济风险,提出了一系列我国“经济工作该怎么干”的重要论述,具体包括: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审慎监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社会一道迎接新风险新挑战;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等总揽全局的决策部署。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重要论断,更是体现了党在新时代对资本风险性的警惕。
历史既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应对经济风险、维护经济安全的百年道路可知,经济风险既表现为内外部交织,又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特点;既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财产安全,又与国家总体安全的大局紧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融入总体国家安全的思想,强调经济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的基础性地位。当前,国内外经济领域风险更为复杂、持久、多样、不确定,“黑天鹅”与“灰犀牛”都是需要高度警惕和重点防范的对象。中国经济要继续实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不仅要立足当下的经济工作实践,还要从历史进程中提炼出应对经济风险、迎接困难挑战的经验启示。
中国经济的巨轮在航行中需要举旗定向、行稳致远的掌舵者领航,以应对波涛汹涌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纵观中国共产党抵御重大经济风险的百年历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根本保障,在经济风险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和动员下,解放区军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经济建设,有效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与银元投机分子交锋中,党通过派出军警查封大楼,以政治手段推动人民币进入上海。在全国大米、纱布、煤炭物价疯涨之际,党集中全国有限的资源和力量,保持各部门的协调统一,以政治高压战胜囤积居奇。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党一方面对内治理整顿经济秩序,稳定抢购风潮;另一方面,对外保持定力继续开放,打破西方经济制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在党的集中领导和统一调配下,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作出整体谋划布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24]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主心骨,是“中国号经济巨轮”实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在经济风险防控工作中始终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标准,注重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人民群众是否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诉求。毛泽东在动员和依靠群众进行革命战争中,就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和群众的生活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江泽民同志将缓解就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人民群众的信心纳入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重心[25],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生动写照。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胡锦涛同志以科学发展观应对金融危机,用以人为本战胜金融危机。在“十四五”规划开启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经济工作的根本目的[26]。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经济风险防控工作最高和最终的价值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经济发展道路上通常面临内生性危机和外源性冲击带来的双重经济风险。外部经济冲击会加剧内生性危机,内部经济体系的脆弱也会放大外部冲击的负面影响。党在防控经济风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各个时期的经济困难和挑战,在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增强抵御国内外风险的能力,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毛泽东在1933年《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讲话中批评了“在革命战争结束后再搞经济建设”与“忽视革命战争搞经济建设”的两种错误观点[8]119-126,指导了红色区域围绕革命战争积极展开的经济建设,为打破敌人军事围剿与经济封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开展建设,但也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27]。新中国在党领导号召全国人民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努力之下,通过“一五”计划迅速改变了落后贫穷的农业国面貌。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28],是中国共产党基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得出的深刻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风云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新的发展理念开创了经济发展新局面。毋庸置疑,以发展的眼光和思路分析经济形势,看待经济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应对百年经济风险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曾对资本的本性作出双重论述: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9];另一方面,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0]。通过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会自行增值膨胀,具有无限扩张与逐利,不断追求财富与权力的本性。从没收官僚资本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投机资本的斗争,从“五反”运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因素到三大改造中将资产阶级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共产党一直努力防控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经济风险。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创造性提出了发展和利用资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诉求[31]。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起,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完善规范资本运作的制度保障。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进一步帮助党深化了对资本危机破坏性的认识。“十四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将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确定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应对经济风险的历史可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党在经济风险防控工作中一以贯之的重点内容。在利用与规制并举中,党和政府走出了一条驾驭资本的中国特色之路。
我们党和政府之所以能够成功推进改革开放,一次又一次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就在于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现实需要,及时调整和改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学习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实践中仍旧认识到了市场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提出的“商品经济还不能消灭”“要遵循价值规律”“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32]的经济思想虽然在之后的经济建设中未能得以有效贯彻,但为今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确立了政府与市场的主辅关系,开启了“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33],确立了政府通过宏观手段间接调控市场的地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经济的重要内容。每一次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规律的认识突破,都是党为解答经济学上“世界性难题”立足于本国国情,不断探索、反思、归纳、总结的成果。通过处理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均衡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政府拥有足够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得以防范和驾驭各种系统性经济风险;在政府适当干预原则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迸发,各种微观经济主体充分散发活力。如此一来,便构筑了防控内外经济风险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