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婕妤,李春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20世纪60年代,尧斯提出“接受美学”这一概念,它打破了过去以作者或作品的艺术创作角度为中心的研究,转而关注读者,即从受众出发来研究读者对于作者及作品的影响。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输出方”和“接受方”这样的角色,即教师为“输出方”,学生为“接受方”。虽然这一对角色不会一成不变,目前许多翻转课堂中学生也起到许多实际“输出”作用,但整体来说学生作为接受方的机会仍然较多。综观服饰艺术设计教育多年来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建立在教育的本体论之上。然而,教学并非独立于接受者之外的“自在之物”,除了传递思想和教学内容,还应该包含对受众的研究,也就是对学生的深刻观察。众所周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由于个人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兴趣爱好的不同,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和感受不会全然相同,也就是说接受者所呈现的审美意趣和所反馈的受教得益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也为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教育一直倡导的“因材施教”,细思之下其实也包含对学生接受反馈的考量。
一般来说,教师具有相当的专业经验且经过该方面的训练与熏陶,才能够有效提取适合于不同阶层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输出方”来讲,教学内容是非常集中、简明扼要的,是大量的原始资料经过层层梳理,构成了课程“创作”的特殊性。教学模式如何有效服务于教育质量,也成为一直以来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反馈,既与教师教授的内容和方法有关,也与知识本身的吸引力有关,比如学生自身的兴趣偏好、考试重点等。正所谓“教学相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和提问,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与拓展。学生将所学知识表现在作业和作品上,一定程度反映出其对该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思考。众所周知,知识的传播并不囿于自学,尤其在校园大环境中,专业素养教育相对侧重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与引导。课堂的精彩之处在于交流,在于思维的碰撞,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的传习所起到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播不是教师单纯的输出,它是双向互动的结果。因此,接受研究同样重要。
教育过程中,教学模式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反思改进。以教学方案和教学课件为例,这些文件均需要参考时下教育指导方针及实时内容进行不断迭代,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不断完善,具有相对流动性。专业书籍可以定稿,但教学方案和教学课件永远可以更新和改进,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方案与课件靠得住的修改就是教学后的修改,经过教师、学生、乃至督导的思考与反馈,使它趋于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课件虽然只是文字化,图片化的材料,但却是具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教师经验的逐渐积累,每一届学生的不同反馈,教学督导的多方指教,不断进行赋能。仅从教学方案和课件就可以看出,在教学“创作”过程中,学生一直是整体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更无论在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作为“接受方”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学生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关系,是教育与传承、教育与人、教育如何发展等根本问题息息相关的。
就服饰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需要培养学生从基础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到设计理念的多方位展现。服饰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其本身来说应该是全能型人才,具有史论、设计、营销、审美品味等多方面学识与能力。具体来说,课堂讲授只是教师完成了一部分的育人工作,如果需要知道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认知程度与接受程度有多深,还应通过学生的设计作品来进行考察。因为单从理论知识考卷或论文等文字方面并不能完全得知学生的认知与接受度。通过设计作品,尤其是设计图呈现与设计说明的表达,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所内化的中国文化审美。教师可以通过作品与学生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切体会。教学相长的道理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也体现在思想的碰撞中。教师需要考虑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接受度,比如,以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的教授,需要在备课时考虑到课堂呈现和学生接受的需要,不能随心所欲,构架混乱。结合当下流行的概念、语言,打开学生的兴趣点,做到不断完善,也使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如何把文化的精神内涵,以低语境输出,是非常见功力的。在课后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优化教学方案的构成和执行,也是快速提升自我的良好方式。教师需要谨记,教育模式一定是具有流动性的,几年不动的教案和教学方法肯定会被飞速前进的时代毫不留情地抛弃。即便是史论性课程,一定有当代表达方式,有当代语言的解读,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遇到新的接受者,不断更新迭代。
大学生一直是教学整体运行的有机构成部分和发挥影响效能的重要环节。学生接受是教育发生、发展以及最终完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处于课堂环境的教育毕竟和纸质或电子版教材有着明显的差别,它除了具有科研文本的特点以外,还要求教师有引人入胜的教学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课后反思的自省能力以及与学生流畅交谈的沟通能力。它甚至类似于一场演出,本身就具有一种鲜活的“在场”的不可复制性。这是教学研究者不能不注意到的。也就是说,既要关注到使用教材和教师的“合成”教学效果,也要注意到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反馈,相信这种互为牵引的关注能够对教育教学研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质量反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架等,都是来自于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如果学生知识一个无所反馈的接收器,那么教学与教科书就没什么差别了。国内对于艺术教育的研究主要在美学层面上的理论研究,有关当代高校学生在接受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高校中对于教学方案的要求中无不包含教学反馈、教学评价等内仍然在路上,并未形成系统框架和研究体系。从教育接受角度进行研究,关注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价值认知与接受,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弥补服饰艺术设计教育接受视角研究的不足。具有生命力的知识一定是常注入新鲜血液的,新鲜血液的输入往往来自接受者的有益思考,教师在撰写教学方案一开始就需要考虑听课群体的年龄、年级、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何基础、有何思维特点等。服饰艺术设计专业还要考虑当下的时尚潮流,影响到学生的艺术趣味及审美理念等。正如W·伊瑟尔所指出的那样,文学作品的价值和社会效果会随着时间、地域、思想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读者会因其自身思想的差异性,在接受同一部文学作品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同一部作品放置于不同时代条件,也会有新的解读和新观念的产生。教育同样如此,教学的价值和效果也会随着受众群体的不同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在每个阶段的课程评价,正是纳入了学生接受结果的反馈。从接受视角去研究服饰艺术设计教育,关系到长期的实践总结与思考分析。教育的系统框架和教学的方法构建应该是随着时代,随着学生的年龄分层而不断更新从而力求完善的。从接受视角去探究服饰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作用。教育理论方面虽有乘前人“栽树”的基础,但作为后辈的教育工作者并不能止于“乘凉”,而更应该守护好这课理论之树,并且为它浇灌施肥,使其发展壮大。教授课程本身不是目的,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再到教学相长的互相促进,才是一个完整的育人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必然包含了学生接受后所反馈的信号,来证明教授课程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才形成了教育的合理闭环。
二、推进服饰艺术设计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与教师是同等重要的角色,甚至学生更为重要,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从学生接受角度入手正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风尚、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影响审美教育接受的内在因素,而把握住这些内在因素的时代特征,也就能够很好地为服饰艺术设计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教师如何把握教学的最终指向,实现知识传播的价值,只有通过学生的接受体验和交流反馈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完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中互为彼此的关系,是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仅就教师教学方面进行研究显然无法把握整体,而割裂研究这二者同样无法把握整体,只有将教育中的教授和接受作为一个互动影响整体进行研究,才能有效把握与适时调整整体系统的未来发展。
三、丰富服饰艺术设计教育的多维视角。以往对服饰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多以教师的方式方法为研究,即便后来加入了教学评估反馈,也大多是学生对老师和课堂教学的评价如何。基本上还是同一条路上在探索,只不过走得更深一些。但这些主要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思维定式。考虑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学生,我们应该拓展另外一条路,也就是对接受者的研究。服饰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已经具有多层次的框架基础,通过不同课程内容入手研究审美教育接受,可以拓展该专业的教学空间与思考高度。不同年代的学生在看待作品时有不同的理解与体会,也会生发出对未来不同的期待与思考。比如对于时尚服饰的解读,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就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不同年龄层本身所处的时代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从接受者的视角来看待设计教育,就需要我们更加快速的把握住当下最能打通与大学生对话的渠道,同时更要抓住万变中不变的文化核心作为沟通的重要媒介。对国潮的定义、对品牌的认知,都已经不能单从教育者的单一角度出发。不仅要研究市场消费者的心理及概念,也要从年轻一批设计专业学生中去了解他们所认知或者期待的未来设计会是何种形式,结合何种科技,达到何种社会影响或实际效益等。所以服饰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只有教育者和市场反馈两个端点,更重要的是关注中间枢纽,即接受教育的,未来即将成为设计师的这群学生,他们的心理与感知。
四、有益于服饰艺术设计教育体制的创新。本文之所以基于接受视角来对服饰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探析,正因为对接受美学的创新研究视角的认可,它出发点正是源于对以往文学史的不满而企求写出新的文学史,姚斯在其著名论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指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人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教育也正是如此,教育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则毫无意义,只有通过学生的传递,知识或技能才能成为活着的文化。教育体制的建立建全设计到方方面面,从小的方面来看,包含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技巧的融入等,必须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地无限发挥,比如提出问题、抛出悬念、用以引起学生思考与兴趣;再如重点难点的讲述,以何作为铺垫,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等都是以学生的接受为考虑对象。教学技巧也是为了使课堂教授获得最大限度的反映。实际上,教学技巧也正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从大的方面来说,艺术设计教育体制的创新,实际上也是对体制的不断完善。从教育接受和反馈的围度去进一步探索。我们知道,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正是来源于一点一滴的评估与反馈。正如现在高校普遍进行的教学质量考察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双向互评机制,来不断体现“教学相长”这样一个积极的态度及理念。但是在学生反馈上是否能够更加深入地针对每种类型,甚至每门课程进行比较深入的接受研究,可能尚未见得。一般都是统一的问卷,统一的答案,统一的评分标准,这实际上很难构建起一个合适的、平衡的、长足发展的教育模式。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教育的接受研究,它是未来教育发展寻求突破的重要视角。尽管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总是被细致地研究,授课中如何发问引导、停顿时间的长短、甚至“贴心”到PPT的字体如何设计都有专门的分析。但学生的接受方面却似乎没有热火朝天的讨论现象。学生不仅仅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更是教育改进的主要因素,也是其直接动力,教育部门、学校、教师、教材等一系列相关单位、人物和事物的工作都是以培养优秀的学生为目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没有学生这一方的角色,教育的价值就无法实现。
我们知道,教育最理想的结果不是传播给了多少人知道,而是影响了多少人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学生是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直接动力。教育由于其公开性、公共性、立德树人的理念,更容易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和思想政治传播的良好途径。学生们通过接受教育,可以获得美的快感与享受,抑或展开自由的想象,释放情感从而找到内在的心理平衡,乃至更新对外部现实和自身内部现实的感知和认知的方式,获得看待事物的新方式和新经验。教育为本,教和育固然十分重要,但教育的成效如何,需要从学生的接受反馈角度入手考察方可了解一部分情况。因此,基于接受视角对教育实践和评估的研究尚需投入更多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