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新宇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47)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拓展性、丰富性、直观性等特点整合教学材料,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丰富活动内容。同时,高职教师还要注重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引导性,以创设丰富实践内容让学生的灵感得以充分地施展,既能够激发起高效学习的潜能,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应用能力,这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高职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改革,这对师生的共同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都有着促进意义。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同时在高职教学中,计算机专业也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青睐。许多高职院校意识到了这一点,加大了计算机人才的引进,但是仍然有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数量较多,导致教学偏重于理论化,在教学方式上也仅仅是通过对教学内容讲述的方式开展教学。计算机这门学科本身就是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产生计算机学习是枯燥、乏味、无聊等印象,导致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几乎每一到两年在硬件上就会进行一次革新。但是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专业学生只占全体学生的一小部分,并且由于学校领导过于注重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设施建设,忽视了计算机教学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工作,这就导致学校没有雄厚的财力去支持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有的学校会三到五年更新一次,而有的学校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难以适应一些对设备配置要求较高的教学程序的运行需求,导致一些教学任务难以正常进行。此外,部分高职院校电脑维护的缺失,加速了硬件设施的滞后性,使得一些学生常常需要共用同一台计算机设备,从而影响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是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是计算机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根本。但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门槛较低,导致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不足。甚至还有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专业教学能力,对计算机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存在着教学工作应付了事的现象,从而影响了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许多高职院校领导更加注重文化课程建设,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情况上,忽视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因为计算机教师团队作为高职院校众多专业教学的一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有限,所以高职院校的领导者更愿意加强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忽视了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导致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
基于信息化背景之下,在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信息化应用的身影,学生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计算机接触,在应用计算机的同时也可掌握相应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就会简捷一些,教师在讲解时便可略化学生们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将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讲解重难点知识,可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随着信息化不断的发展,高职计算机发展也呈现了快捷、高效的特点,教师的教学网络较快、教学内容可以略过简单知识,教学效率较高等,可使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此外,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相对比较充足,为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们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会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力也会相应提升,可使教学更加简捷。
基于计算机不断地普及,高职生操作计算机的水平也有所提升,即便有些知识专业课教师未向他们讲解,但高职生也可灵活应用。基于此,教师要将专业教学的内容向复杂化发展,将专业课教学范畴拓宽,高职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可提升高职生学习专业课知识的积极性。
因为微课具有“时间短”“重难点直观体现”“知识点解析灵活”等特点,成为现阶段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有效工具。因为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往往需要教师监督才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缺乏课下自主学习的习惯。但是,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方式发展已经成熟,具有自主思考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微课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提高计算机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延伸中的作用,将教学内容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工具在专业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发展其知识自主思考能力。
以“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动画内容,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例如在微课中,教师可以把计算机病毒以“害虫”的动画形象展示出来,然后通过传输文件进入同一网络的其他计算机,甚至入侵到其他服务器的主机上。但是,因为计算机的“防火墙”具有“铜墙铁壁”般的防御机制,将“害虫”拒之门外。通过这样的动画资料展示让学生对课程主要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仍然不理解病毒是如何通过数据文件传播的,也有的学生对防御病毒的措施不够清楚。在此之后,教师要针对视频内容引导学生对病毒的传播途径进行讨论,让学生讨论病毒在网络和计算机中传播的途径,以期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预防病毒的措施。最后,教师还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采取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结合自身操作计算机的亲身经历,通过从网络中搜罗资料,实现高效交流基础上的课堂实践。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病毒基本特点与传播途径,再以交流探讨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其知识量,也在实践中学习到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通过多项举措并行,在微课的基础理论之下实现高效教学。
计算机教学是一个比较依赖于硬件的学科,若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不仅仅是导致教学效率下降,更重要的是不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者是就业上没有突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以学生为本,意识到计算机硬件设施对教学开展的重要性,加大对计算机教学资金的投入,从而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提高教学的专业性、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学校首先要充分地对计算机硬件设施进行调查和了解,对现有计算机硬件设施进行统计,再通过开会的方式向计算机教师询问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要求,在硬件设施上保障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之后,高职院校要在硬件设施维护上加大力度,保障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从而做到开源节流。最后,高职院校还应该重视计算机教学环境的创设,考虑建设专业机房,做到机房的全天开放,从而提高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开展校企融合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到企业之中,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企业和企业实践,也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企业要求的专注、认真、耐心。通过校企融合引导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训练习,在减轻学校计算机硬件投入压力的同时也做好学生的教学实践工作。
专业课教师要做好专业教学的教材引进以及编制,在编制以及引进教材时要与高职生的技能水平以及实际状况有机融合,此外教研组也要依据高职生的具体情况对专业课教材进行合理编制,以此保障专业课教学中教材的实效性,高职生在实践教学中应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从而提升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材就是高职生提升技能的依据以及基础,当教材的实效性有效保障,这样才可有效培育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并将专业技能应用到实践训练当中,从而提升高职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质量。基于此,专业课教师要格外重视编排以及引入。除此之外,院校也要培训教研组编制以及引入教材的技能,同时,专业课教师也要及时学习先进的知识,这样专业课教师就可将先进的专业知识融入教材中,从而提升教材的实效性以及先进性。
可视化教学,是借助信息化技术而形成的全新教学理念,通过可视化教学可将专业知识以立体、具象的形式呈现在高职生的眼前,此外,也可将知识的内涵以及过程展现出来,使高职生直接生出专业认知。在具体的专业教学中,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就可将相关知识创设为可视化,从而强化知识讲解的有效性。例如,可以应用VR技术,向高职生构建虚拟的教学场景,同时将问题情景以及知识流程提前设定好,引导高职生借助VR设备进入虚拟教学情景当中,可以直观感受相关知识,或者通过建模技术,构建相关知识的模型,在将知识结构以模型的形式展现在高职生面前。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还可通过视频或者动态图等形式构建知识可视化,从而提升专业课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信息化改革,就必须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出发,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中实现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改革。首先,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信息工具应用方法,加快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开展的速度。之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学习需求,将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促进高职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并促进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深刻影响,通过教师之间探讨交流的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操作水平。或者是通过网络学习的方式做好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知识输入,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助力自身教学,并重新审视自身所用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在不断反思中把握时代的脉搏,用微课、情境创设、项目教学等方式改变课堂“黑板+教材+粉笔”的传统教学形式。之后,教师应该将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改变原有通过授课的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地表达出来,并利用互联网做好教学知识延伸,使学生们获得更有益且丰富的知识。最后,提升师生软件应用能力。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升其运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师生能够实现对信息化工具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为信息化专业教学的实现提供助力。
教学信息化资源构建可为专业性人才培育提供依据,从而丰富专业课教学的形式以及内容,将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刻贯彻,在引导以及激励高职生的同时也可调整后续专业教学的方向,打破各个专业课教学的内容限制,将其他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有效整合。此外,培育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是专业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专业课教师要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为高职生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工作情景,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框架是一个较为长期工程,专业课教师要对类别分析以及框架研究格外重视,要严格遵循实际与理论间的内在联系,规避掉各种不良的负面影响,将实际操作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此外,教学案例的制作过程虽然有些复杂,但是能够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教学的质量,从而将专业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生动。
此外专业教师的教学策略要循序渐进,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将资源间的共享实现。从而为高职生学习相关技能与知识提供便利,也可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资源,同时对职业能力的分类与组织,可以设计出不相同的教学课件以及操作标准,将案例的指导作用及优势充分发挥出,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培育高职生的逻辑能力,也能够客观认知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综合提升高职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效率。
总而言之,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众多专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促进计算机教学的现代化改革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意识的同时,积累必要的信息化教学经验,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可视化构建,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框架。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让高职计算机在信息化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