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利,马喜悦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抚宁区台营学区初级中学,河北 秦皇岛 066305)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发展的是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以节约利用资源为手段的一种平衡式经济,它与中国提倡的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妙。京津冀协同发展并非京津冀各方实现“齐步走”,而是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赢得更多机会[1]。张家口市处于北京市的上风上水方向,距离北京市近,虽然在绿色经济方面与北京市有很多合作,借助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支持也实现了绿色经济的快速成长,但与北京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还很明显。事实上,生态环境方面的息息相关与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已经将张家口市和北京市联结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目前,北京市最紧要也最紧迫的需求是改善生态环境,而张家口市绿色经济的发展恰与北京市的需要相吻合。张家口市在与北京市的合作过程中,若将绿色经济作为经济战略调整的基本方向,那么与北京市之间的利益冲突或可逐步消弭,进而渐渐走上与北京市和谐发展的道路。
目前,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从以制造业为主过渡到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转向了消费拉动,这为河北省腾出了宝贵的资源,避免了彼此之间的同质竞争,增强了经济互补性与协作性。张家口市紧邻北京市,与北京市在绿色经济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已由过去的对口支援提升到了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层面。张家口市在绿色经济方面与北京市协同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北京市确定产业转移承接地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单从产业转移成本角度来看,环京周边诸城市无疑是首选之地。张家口市在环北京市周边诸城市中是北京市在西北方向的近邻,具有承接北京市产业外溢的地理区位优势。加之张家口市又地处京、晋、冀和蒙4省的交界,是连接北京市与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与交通节点。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后,张家口市与北京市的通行大为加快,张家口市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为承接北京市传统产业外溢与经济辐射提供了重大机会。北京市作为首都,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又是京津冀区域的地理中心,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能力,而张家口市则具有一定的接受经济辐射的能力。因此,张家口市应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主动与北京市进行产业对接与经济互补,推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
2022年京张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张家口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2]。奥运经济前景广阔,是奥运会承办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超级引擎。在2022年京张联冬季奥运会中,张家口赛区有8个场馆,承办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由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奥会,因此国家对冬奥会场馆的建设极为重视,先后向张家口市投资124.4亿元用于场馆建设与基础设施改善。因冬奥会而成为国际知名城市的张家口市理应借助这一历史契机积极招商引资,邀请国内外高新产业、绿色产业和冰雪产业入驻;主动承接适合自身发展的北京市外溢产业,实现交通及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北京市人口和产业密集,交通与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其人口和产业的移转以及交通和环境压力的疏解自然离不开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北京市与周边城市之间以竞争关系为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北京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开始提上日程。但由于当时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间的经济协作主要由政府主导,经济合作缺乏实质性,成效也不大。近年来,北京市快速向国际现代化大都市迈进,正着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诸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电力紧张、交通拥堵、环境容量趋于饱和以及产业转移引发的就业压力等诸多难题。这导致部分产业和功能外溢,客观上需要紧邻北京市的一些城市积极承接。张家口市理应抓住北京市产业和功能疏解的历史性机遇,促进自身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虽然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来看,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总体布局尚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西北方向经张家口市的客货运输必须经北京枢纽分流,给北京市带来了一定的过境运输问题,但在京张共同承办冬奥会的助力下,张家口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向前推进。截至2020年底,张家口市的高铁、高速公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新突破。京张、张大和张呼等高铁线路建成通车,标志着张家口市进入了高铁时代,张家口市与周边城市的通行大大加快。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随着京新三期、二秦、京蔚和延崇高速公路的建成,张家口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 298 km。为满足冬奥会民航运输需求,促进张家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军用转为军民两用的张家口市宁远机场改扩建工程也已全部完工,年旅客吞吐量大幅提升。可见,张家口市交通运输网络已日趋现代化,对京张经济产业对接大有助益。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京津冀3地政府虽然长期都对此予以特别关注,也采取了较多措施,但成效并不显著。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座谈会,在听取了京津冀3地主要领导的工作汇报后,当即发表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这次座谈会后不久,国家便率先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后于2015年4月30日正式发布实施。至此,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远战略眼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正式形成。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形成是国家由上至下顶层设计的结果,推动京津冀3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力量自然强劲。张家口市应顺势而为,主动与北京市进行经济产业对接,不断优化自身绿色经济要素的配置。
北京市被河北省包围,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张家口市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其中坝上为张北高原区,属内蒙古高原南缘;坝下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地形复杂,山峦起伏,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相对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导致张家口市绿色经济发展落后于北京市。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京张两地在绿色经济合作方面面临如下挑战。
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下,中心城市发展后一般会向周边欠发达地区进行辐射,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与中心城市共同发展,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辐射效应”。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的中心城市,其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金融支持乃至经济规模在区域城市竞争中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然而这种优势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影响并非是“辐射效应”,而是“虹吸效应”。“虹吸效应”多年作用的结果,就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加大。按常住人口计算,2020年北京市人均GDP为167 64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 434元;张家口市的人均GDP仅为36 17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 674元。如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镇四道甸村与北京市延庆县干家店镇花盆村依界为邻,两村地理上山水相连,自然条件相同,人口数量及组成相差无几,产业结构均以农业为主,但两者在经济上则差距极大。
北京市与张家口市在三大产业比重和技术层次上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由产业梯度所引发的产业转移已成为京张产业合作的引擎,双方产业合作与对接极具潜力。近年来,京张产业合作已由过去的对口支援提升到了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层面。北京市与张家口市产业对接主要表现为:一是北京市的生产基地向包括张家口市在内的环首都周边区域扩散,二是张家口市等周边地区的产业研发机构向北京市集聚。2020年7月底,张家口市与北京市协调推进的76个冬奥项目已完工51个,其余25个项目正在按台账计划加快进行;全张家口市有48家公立医院与北京市62家大医院开展帮扶合作项目64个。但因两地产业协调发展受行政体制的影响,各自都存在因追求财政收入增长而限制传统产业外移或产业链外延的问题,导致北京市对张家口市的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产业发展上的各自为战和产业协作的同质竞争影响了北京市与张家口市两地经济整体优势的发挥。
京津冀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产业园区云集,科技、教育和文化实力比较雄厚,科技人才资源相对充足。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行政区划界限的束缚使得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分割较为严重,一体化进程缓慢,自由性、开放性和统一性未能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要求的水平。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竞争,轻合作。各地合作主要为竞争中的合作,且以竞争为主。二是重个体,轻整体。各地人才交流与合作单兵突进多,多向互动少,缺乏完整统一的规划,整体效能发挥差。三是重眼前,轻长远。各地合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现象,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各地虽然都表示要促成人才在区域间的无障碍流动,但因担心人才流失,人才流动政策并未完全放开,限制较多。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自1995年起,北京市就多次向包括张家口市在内的水系上游部分区域提供了水资源保护资金和调水补偿款等,用于支持上游水源涵养与生态建设。自2006年起,京冀两地政府又先后共同实施了密云和官厅水库上游地区“稻改旱”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以及首都水资源保护工程等。近年来,张家口市根据河北省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借助北京市政府的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改善本地生态环境。但由于生态工程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护”的问题,加之对农牧民自主参与和民间资本投入重视不够,以及注重生态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而忽视其间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问题,张家口市的生态环境改善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近几年,张家口市与北京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合作虽然成效很大,但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会带来潜在的商机。作为具有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京津冀区域内的各地区,如果协调不好就会产生区域市场画地为牢与体制各自为政等问题,从而使潜在的商机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商机。不同的市场主体受各自不同的利益驱使,往往很难对一些事关区域全局的问题达成共识,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合理高效的区域协调机制来加以推动。在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城市与地区之间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跨地域经济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横向联系,还有利于对区际公共事务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目前,中央相继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为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和由国内相关领域顶级专家组成的京津冀协调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3],但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协调机制,这已直接影响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京张两地绿色经济的联系、互动直至一体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市场调节机制引导下各种绿色经济要素单向或双向流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和市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自然结果,是市场主体出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作出的自然选择。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明显区别就是绿色经济富于公共性、综合性与合作性。区域绿色经济的高效发展离不开区域内各主体之间绿色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
要解决京张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除了要充分发挥北京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外,张家口市自身经济水平的提升也不可或缺。考虑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张家口市的功能定位,张家口市必须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必须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优先,将经济增长与生态改善以及资源开发与永续利用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绿色经济”,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此,一是要建立绿色经济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挥棒,引导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重视全局利益与环境效益的发挥。二是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政府应按照巩固基础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发行国债和税收返还等财政激励手段,激励、调整、规划与引导产业进行转移,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产业优化调整。
从区域竞争角度来看,在北京市产业外溢与功能疏解存在多维选择的情况下,其周边具备承接产业转移与功能疏解条件的城市众多,而张家口市与北京市的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具备一定的互补关系。北京市科技实力强大,第三产业发展基础雄厚,但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需求迫使其关停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之北京的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日趋紧张,产品的运营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的投资回报相应地被挤压,这迫使部分企业向价格相对低廉的环首都周边地区转移。而张家口市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在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方面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张家口市应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资源、空间、区位和交通等区域优势,完善产业对接政策,优化投资和创业环境,积极承接北京市的产业转移和功能扩散需求,接受北京市各类生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是指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灵活用人方式,完善科技人才创业服务机制,鼓励高层次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从事咨询、教学与科研,参与项目研发、技术服务和科技攻关等。在京张两地人才环境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张家口市可以灵活地运用“借鸡生蛋”的方式来实现与北京市人才资源的有限共享,促进本地产业技术的升级。一个优秀的科技人才往往可以带出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催生出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北京市具有全国最大的科技人才库,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的优秀科技人才。张家口市应充分利用紧邻北京市的便利,借助北京市人才集聚优势,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以及项目合作等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重点引进本地急需且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科技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及其他高级人才。
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突出绿色经济,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最本质的特征是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4]。为此,第一,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的各类环境问题。第二,进一步完善京张生态补偿机制。张家口市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和主要风沙源,京张区域生态补偿者应是作为生态受益者的北京市,而受补偿者应为因农业节水而进行稻改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因重污染而关停部分企业的张家口市。第三,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者予以奖励,鼓励“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和“退耕还林”等,扶植生态环保项目的投资和生态环保企业的发展。
一是建立规划指导协调机制。张家口市绿色经济与北京市协同发展的特殊性使政府决策方面的统一布署和规划至关重要。京张协同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规划入手,积极发挥规划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规划的编制一定要把区域建设与土地利用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站在区域统筹协调的高度,体现绿色经济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重,在区域层面上推行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二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在引导与调控经济时淡化政府行政色彩,打破资源配置的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界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促进资源在区域内的高效配置,实现区域内各行政单元间的合作共赢。
绿色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同城对接理论、经济辐射理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综合利用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经济学和区域发展等各种思想与理论,综合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因素,找到一条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目前,北京市与张家口市在绿色经济合作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广阔的协同发展前景。总体而言,虽然张家口市在借力北京市经济拉动与辐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亟待克服与解决的问题。张家口市应充分利用生产要素成本低廉这一“成本洼地”优势,搭乘北京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顺风车,在优化传统经济与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承接首都部分功能和产业转移的需求,在对接融入中寻求自身绿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