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赞
(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北京 100037)
在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企图通过商品、技术、资本以及文化的输出来影响世界,并维持由西方国家所制定的世界秩序。西方社会所标榜的“现代性”“自由”“民主”等观念在全球化的掩盖下在其所到之处生根发芽并不断膨胀[1](P5)。“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发现一种办法,既进口世界的产品和技术,又能把国外的思想阻止在边界。”[2](P84)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们应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为营造互联互通的国际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化是国家的精神名片,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2019年12月,许嘉璐先生在给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的贺词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修身治国之策,源于历时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可以说,世界欲真正懂得中国的新时代,就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梗概”。西方一些国家却一叶障目,不断抹黑中国,扭曲中国形象。美国2017年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蓄意歪曲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战略意图,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左右国际舆论。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积极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打破由西方世界所建构的对中国的“臆想”印象尤为重要。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西学的影响下逐渐暗淡下来,甚至遭到了全盘否定。明朝灭亡之后,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华文化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失去了调整的时间,文化领域丝毫没有设防,这种单向的冲击对中华文化影响极大,以至于国运日衰、一蹶不振[3](P26)。厉以宁在《文化经济学》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表面上看是政治事件,实际上同清朝中叶起中国的文化缺陷密切相关”[4](P2)。中国知识精英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之下对国粹失去了信心,纷纷抛弃传统民族文化转向西方工业文明。工业化完成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成为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欧洲中心论”逐渐形成并辐射到全世界。人们开始用西方价值标准来审视自身文化,中华文化的自我审视力逐渐丧失。文化审视是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人们身处其中却能将文化作为客观对象去审视,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伴随着工业产品输入到世界各地,人们开始用西方价值标准来审视和判断周围的文化现象,西方标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参照,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将会导致本民族文化审视权的丧失。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文化之间形成一种位差,造成了所谓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文化作为群体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强势与弱势之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逐渐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实力的强弱逐渐与文化强弱挂钩。工业化最早完成的欧洲在19世纪成为“世界的中心”,盎格鲁-撒格逊文化在其经济优势的助力下不断强势渗透到世界各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巨大影响。近代以来,随着美国在世界地位的不断提升,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更是强势地席卷了世界各地。在“现代性”的掩饰下,美国大众文化以娱乐界为突破口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连曾经在19世纪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在面对美国文化入侵时都表现出极度的焦虑感。“美国对娱乐世界的入侵应该……对审美的变化、方言的迟钝、新的思维方式、更高的生活压力、通常知足的人变得不满……承担责任。”[5](P31)
中华文化在两次强势文化入侵下都表现得十分被动保守,文化堤坝受到严重冲击。早在1942年,美国在一份关于战后美国对外文化工作的政策纲要的备忘录中指出:要“用民主的观点重新阐释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为中国培养具有现代化文化素质的‘运货人’,即要培养能够把美国的“现代文化”运往中国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精英者”[2](P82)。美国试图用美国的价值观去动摇甚至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事实证明,美国惯用的文化软武器对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的迷失、生活目标的迷茫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的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将被消解,文化堤坝可能面临塌陷的危险。
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已不再限于传统上意义上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一个国家互联互通的能力更能彰显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6](P25)。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既是国际社会增进互相了解的工具,也是提高国家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近300年来,欧洲中心论由经济中心逐渐演变成社科领域内的文化偏见。人们过度美化“文艺复兴”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将现代性与工业文明划为等号,没有工业化就被视为落后甚至是愚昧。在这样的社会标准下,人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文艺复兴把一个人格的神请下了宝座,却创造了一个令人震惊艳羡且带着旧神之灵的新神: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发展越来越快的技术”[1](P3),如何跳出欧洲文化中心论的窠臼关系到中华文化的未来前途和命运。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实施文化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号令。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宣称,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要积极塑造中华文化的世界形象,改变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一定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我国的文化战略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保守到开放的战略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秩序以及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目前,中国已经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朋友圈”[7](P5)。中国正在为全球打造良好的贸易环境,为促进世界的繁荣发展而努力。以中非关系为例,成立于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其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经过20年的中非合作,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的共同利益伙伴,为非洲的发展不断创造良好的经贸和投资环境,推动非洲跨越殖民时代走向互联互通时代。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中国与欧洲以及美洲国家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2017年,美国白宫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33次提到中国,并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从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多领域不断打压、抹黑中国,企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该以更加理性的外交战略积极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形象。历史上,我们曾经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不过是回归本位,回归曾经一统的、繁荣的、对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大国地位[8]。中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积极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向世界展示自身的魅力。
主场外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本国境内举办的外交活动,是与客场外交相对而言的。主场外交可以利用东道主的身份制定有利于本国的相关议题或者议程从而提升本国在国际中的话语权和公信力[9]。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是其全球治理能力与国际形象的重要表现。享有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也就享有了某些概念或者活动的解释权,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10]。近年来,中国的主场外交活动频繁,呈现出数量增多、类型多样、层次多重的特征,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环节。以2019年为例,4月26日,旨在为工商界搭建沟通交流、深化合作平台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行,向世界发出共建美好未来的“绿色邀请”。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饱含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三大主场外交接力向世界展示了多方面的中国主张,体现了国际舞台上的大国担当。通过主场外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升,富有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也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和响应。主场外交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主场外交可以主动向世界展示本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是积极塑造大国形象的一扇窗口。
外交形式的不断丰富是国家交流更加全面、更加频繁的表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外交工作逐渐扩展到政党、文化、经济、体育等不同领域。不同外交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对我国在全球化高速发展时代的对外交往大有裨益。以政党外交为例,政党外交在我国总体外交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政党外交具有“国家关系的奠基石,国家关系的助推器,政府外交的补充,参谋助手,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作用[11]。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与全球各类政党高层对话的盛会,是世界政党史上具有突破性的事件。不同的外交形式可以更加立体丰富的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更有利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语言一直是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国际通用语言的使用关系到在谁的经验世界里去建构和表达现实。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语言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希望通过语言来提升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为了重振昔日雄风而设立了法语联盟。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法语联盟在全球设有1000多个机构分布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法语联盟已经成为法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文化传播的重要楔子。与法语联盟相似的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创办于1991年的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作为非盈利性的官方机构,已与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二十几个国家合作,推动全世界的西班牙语教学和西班牙其他官方语言的教学,传播西班牙语文化。法国和西班牙都希望在英语世界的天下占有一席之地,从而进一步提升法国和西班牙的国际形象。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孔子学院的设立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已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交流离不开学者之间更深层的交流。不同文明和文化由于形成的环境土壤不同,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但是差异中是可以和平共存、和谐共存的。历史表明,文化和人群的自我闭锁非常容易产生彼此之间的误会,甚至引起反感与不满。这种反感和不满一旦积累到某种程度,并与其他因素相结合,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而学者对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起到纽带作用,上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建议,下可以积极影响百姓。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不断打造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以尼山论坛为例,2010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开幕。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就基督教文明与儒家文明开展对话和交流,增进了两大文明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二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自身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其中包括大量的文化产品。与19世纪英国的海外殖民不同,美国通过大众传播的模式对世界进行文化殖民,其影响力远超传统意义上对领土疆界的侵占[5](P5)。“对外界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之一,它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和吸引并非建立在强迫或者收买的手段之上。”[12](P5)这种软实力的输出比坚船利炮的效果还要明显。美国向世界提供的文化产品具有大众性、娱乐性等特点,让人们在娱乐至死的状态下消耗着自己的人生。在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自由主义过度泛滥,年轻人过度关注自我而不断放弃社会责任。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的对外战略,不愿继续承担大国责任,并进一步减少了公共产品的提供。当世界公共产品无法及时提供时,国际社会围绕公共产品所产生的矛盾往往就会激化,甚至产生冲突,从而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随着中国的国际综合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具有更大的能力提供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不仅包括物质的,还有文化上以及制度上的公共产品。
文化产业的分类将会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战略布局,使文化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4](P41)。国家统计局在2012年7月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其中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统计,2019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5.05万个,从业人员516.14万人。这份数据表明我国从事与文化类产业相关的人员数量是客观的,但是跟美国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1世纪初期,美国作为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经营总额即已达到数千亿美元,而从事文化艺术及其相关产业的人员则达1700多万人。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美国经济进步的象征[13]。从我国的人口基数与历史文化积淀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华文明曾经给世界带来了优秀的文明成果,历史上对世界文化产生过重要的积极影响,给世界各国智者以重要启示。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华文明有责任和义务为世界提供更加优秀的精神食粮。
当今世界,个人的身份认知与跨地域认同变得十分重要。跨地域认同主要与人口流动与迁移有关。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往往受文化上的影响而在身份上达成认同。根据相关统计,2013年全球移民汇款总额高达4300亿美元,这表明移民即使离开了来源国,仍然对来源国有一定的影响[6](P47)。当前,海外华人的数量已经达到5000万,这一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贡献重要力量。海外华人作为改革开放的坚决拥护者和中外友好的促进者,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提高,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开始从简单的劳务与商品的贡献过渡到复杂的技术与文化贡献。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只有将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通过良好的载体传播出去,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塑造积极的大国形象。
文化就像一条河流,有干流也有支流,支流的不断汇入是保证干流不干涸的重要条件,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就像是支流不断汇入干流之中。根据有关统计,世界文化大约有1800多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可以增进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中华文化作为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自身的包容性以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华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能吸收融入优秀的异质文化,并没有采取文化攻势试图去代替其他文化。儒释道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在经过碰撞之后在哲学上基本达成一致。近代以来,从中国对待其他国家人民以及其他类型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先祖的宽阔胸怀至今仍保存在中华文化的基因中[1](P91)。
故事是一个族群生活经验的总结,通过故事的讲解可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将中国人格化、象征化和意象化。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所说的一个国家“只有人格化之后才能为世人所见,象征化之后才能为世人所爱,意象化之后才能为人所思。”[14](P6)当故事的听众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时,故事的讲述视角就要发生改变。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在世界伦理范围内寻求共鸣,故事的叙述视角应该更加侧重微观叙事,关照普通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这样才更加容易受到外国普通百姓的认同。以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例,该剧在非洲播放时深受非洲普通百姓的喜爱,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微观叙事视角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有益选择。
传播的途径和网络可以把人们之间对于某个事物的认知联合成网络,当这个网络一旦形成往往就会形成一种合力,而试图打破这种合力就需要更强的力量来重新建立新的网络。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形象是通过世界几大主要媒体向全世界传递。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带有很严格的审查与主观色彩,甚至歪曲事实,在舆论上容易误导普通群众。美国及其盟国控制的四家通讯社即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和路透社垄断世界传媒信息,信息垄断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加大了人们对于其他文化的误解。中国要打破这种合力,在国际舆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就需要转变宣传策略,变被动解释转为主动传声。除了国家的官方宣传外,来自民间渠道的声音有时更具有说服力。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事实和新闻的自媒体,其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更加有利于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