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硕,周兴会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深刻理解“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背景的重要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年外部环境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减弱,内需不断扩大,国内大循环活力变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中美关系波动、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浪潮、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2],并强调指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2]。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但更要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服务,坚持对外开放,实行更加开放的双循环格局。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
“双循环”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思想在开放体系下的创新发展和运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新开放政治经济学[3]。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中,有必要增加国际贸易条件下寻找经济循环的理论支撑[4]。因此,本文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原理,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涉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正确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理论是理解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把钥匙。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要求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之间及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强调了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比例配置问题[5](P82-91)。马克思指出,“消费而无对象,不成其为消费;因为在这方面生产创造出、生产出消费。”[6](P29)因此,一定规模,高质量的生产可以拉动人们进行消费,只有生产可以真正满足消费,才能实现生产与消费、供给和需求的高效配置,否则就会导致经济低效率。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可能出现生产过剩,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危机;而当供给小于需求时,意味着需求相对过剩,供给相对不足,可能会出现经济过热,矛盾也会逐渐加大。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1.8%[7](P337),货物进出口额排名世界29位,对外依存度为9.74%[7](P337),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积极推进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扩大内需,开始着重国内经济大循环。一国需求分为内需和外需,投资与消费统称为内需,净出口为外需。近年来我国供需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2015年我国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举措侧重于国内经济循环,亦是针对扩大内需战略而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生产环节,提升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助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新等要素;需求侧改革主要依托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需求侧管理政策。因此,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和落实,都侧重于国内经济大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和经济市场、多元化及多层级消费市场。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逆全球化浪潮来势汹汹,中国看到了国内经济循环的重要性,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战略,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使供给与需求相互协调,实现国内经济循环发展,更好地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的供需错配。在供给层面上,我国产能比较大,但高质量技术产品服务等相对比较少。在需求层面上,我们对于高质量技术产品服务的消费需求逐渐上升,而且,我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人[8],中国的老龄人口有两亿六千万[9],老龄产业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水平会不断扩大,消费升级也会呈现出一定的扩张态势,特别是在养老、育幼、医疗健康、房地产、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消费将会不断扩大。但是,目前部分商品或者原材料仍然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我国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可能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居民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加大国际性投资和贸易往来。扩大内需,进行“需求侧管理”,这一提法于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使生产与消费合理配置、供给与需求相互平衡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国内大循环形成的关键。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关键要靠核心技术创新。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要切实依靠技术提升促进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合理配置。马克思指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10](P69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新的生产。人们对黑白打印机的购买,进而会对彩色打印机有新的需求。人们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对更高质量技术服务会产生需要,进而促进技术变革,即市场需求促进了技术变迁。但创新发展仅仅依靠技术升级是不够的,更要注重产业链整体协调升级,推进科技研发工具,如技术检测、分析、监控等工具的研发和制造。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两者之间是不能割裂的。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步融入国际大循环,对外贸易以每年3000亿美元以上增长。2006年中国进出口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63.97%,2008年金融危机后,尤其是2012年之后到2018年,我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呈现下降趋势,但始终处于31%以上[11](P103)。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从世界第3位上升至世界第1位[12]。但出口低质量商品过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近年来我国在对外开放以促进国际大循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市场稳定良好发展,是促进国际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市场发展,是确保国内市场迅速发展的支撑。国内循环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市场,越需要我们加入到国际循环中去。国际市场虽然遇到暂时的困难,但国内企业依然要走出去,参与全球分工,带动和加入国际市场循环。因此,我们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国际市场具有丰富的潜在价值,包括市场需求、产业链、技术链等等,国际循环对国内经济循环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扩大内需,人们对国际市场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会上升,在拉动国内高质量供给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拉动国际市场生产供给;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扩张,也会拉动国内市场生产供给水平。反过来,国内高质量技术供给或者特定商品的出现,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时,会进一步拉动国际市场消费需求,比如新冠疫情期间,口罩和防疫服等防疫物资的国际市场需求强劲,有力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因此,生产与消费实现合理配置,是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必然要求。
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萨伊定理”认为,完全理想状态下,经济主体处于完全市场竞争的经济社会中,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但长期而言更可能成立;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有效需求不足,需要实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需求侧管理政策。相比于萨伊定理和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社会再生产和危机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生产过剩,生产的不断扩大需要社会购买力作为保证,但劳动与资本的对抗关系导致劳动人民购买力有限[5](P229)。马克思指出,“社会消费力既不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13](272)即有效需求和生产过剩不一定具有正相关关系,就是说,有效需求不绝对取决于生产或者消费。凯恩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适用中国经济,中国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有效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消费力,才是提升有效需求的关键[14](P88)。所以,分配制度的完善是有效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生产与消费合理配置,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根本保障。
分配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生产决定了分配,分配也会反作用于生产。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包括两种分配:一种是产品分配;一种是生产资料与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了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的商品质量和形式等;后者是资源分配,分配制度的完善会反作用于生产,生产要素、产品和收入的分配会激励劳动者进行更高效的生产。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人们进行消费和享受的能力即消费力就与分配相关,一是社会生产成果在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或在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分配决定着消费力;二是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分配也决定着消费力。”[5](P20)分配方式和方法直接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意愿,社会分配足够公平合理,人们得到的分配越多,消费意愿也会加强。随着消费的增强,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也会刺激人们进行更高效率的生产,社会生产的提升,有利于更多产品资源参与分配。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提升供给侧改革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产品分配来讲,更高质量、更多数量的产品得到生产,资源分配效率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资源可以分享到更多的人群,社会的幸福感、公平感也会越强,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也会越高,社会需求也会加强。就分配制度而言,国家应该积极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分配制度等。具体而言,要积极推进包括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推进其他社会群体(农民工、中年失业人群、残疾人等)就业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即医疗、工伤、社保等制度的供给等。在有效的需求管理下,随着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的消费水平将会进一步增强,进而适应生产供给,使得需求与供给高效配置。另外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会进一步激励劳动者生产,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适应总需求。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会议第十次会议提出,“扎实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条件,共同富裕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这意味着分配制度的完善,分配差距缩小能更好地促进消费增长,高效生产,确保生产与消费合理配置。因此,完善分配制度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根本保障。
正确理解交换过程与生产、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对确保生产与消费、供给和需求合理配置,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概括了交换的四种形式:生产中活动和能力的交换;制造供直接消费成品的手段之间的交换;实业家之间的交换;为了消费的交换。交换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取决于生产,也取决于消费。(1)马克思说过,“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15](P23)生产决定交换:生产性质决定交换性质;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交换对生产有反作用,生产之前需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否则生产无法进行;生产过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交换,每个产品的每一条产业链都相当复杂,需要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交换和组合方可实现正常生产,特别是汽车、手机、电脑等的生产都有比较复杂的产业链,一定程度上需要国际上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应更多依靠自身技术,不断加强技术改进;交换范围扩大,分工更细,生产规模会增大。(2)消费决定交换:消费是交换的动力;消费需求越高,交换程度会越大;消费方式决定了交换方式。交换反作用于消费:生产和消费资料得到有效交换,有利于满足消费需求;改变交换方式可能会创造新消费方式和结构,交换部门把新消费需求提供给生产部门,有利于生产出技术改进的产品,适应人们新的需求;通过调整商品物价,依靠互补品替代,可以调节商品消费结构。
从国内层面看,我国应有效加强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交换、合作和对内开放,充分协调生产与交换,交换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供给层面,在继续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交换部门需要把新消费需求提供给生产部门,生产资料部门的生产应有效降低产能和库存,并加大技术改革,推进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通过国内企业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之间有效交换,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产业链更协调完善,以此促进生产和消费、或供给和需求合理配置,提升整体交换水平和效率。在国内需求层面,注重需求侧管理,合理安排消费与交换之间比例,商品交换结构尽可能满足人们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应积极利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机会,加快产品结构完善以适应人们的消费需求,加大技术整体协调创新,以此提升交换水平和效率;确保消费方式与交换方式相适应。
从国际层面看,我国仍应积极扩大国内国际经济上的贸易合作关系,改善我国企业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提升国内国际交换水平和效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2017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4%左右[16]。近年来,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全球性生产平台。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成为国际货币。近几年来,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建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17];2020年,我国在海南全岛投资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交流合作。但应对逆全球化浪潮的来袭,我国在积极实行对内改革的同时,应制定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于此同时,我国企业仍应在注重国内经济交流合作的同时,利用积极因素适应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积极与国际上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加强合作和贸易往来,尤其要重视我国在加工制造业上的显著优势,优化产业链上的交换协作关系,在加强本土产业链协作的同时坚持做好国际产业链协作,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强产业链技术整体升级,推进科技研发工具,如技术检测、分析、监控等工具的研发和制造,以高质量技术服务推进中国在对外贸易投资方面占据重要位置。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亦是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全面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确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协调高效运行,是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