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圆鑫,刘友田
[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91;2.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沂蒙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沂蒙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用生命和鲜血凝铸而成,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更是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情。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虽已过去,但在革命战争年代铸就而成的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却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山东时深刻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革命战争年代需要这样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更需要传承这样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沂蒙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蕴,有利于我们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纵观古今,爱国主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贯穿在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各阶段,激励并推动着一个民族车轮的前进与发展。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个体对国家热爱与认同的共同情感意志,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生长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很早就有萌芽和表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一篇篇壮丽的爱国华章。翻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爱国主义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古代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疆域、开发中华文明,借助诗歌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志。万里长城、中华五岳、秦兵马俑、长江三峡等名胜古迹无不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与对祖国疆域的热爱。唐诗宋词、歌舞元曲等伟大作品无不彰显着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近代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举国上下凝聚一心,同仇敌忾、抗御外辱的爱国之行,面对外敌的炮火轰炸,在亡国灭种的危机边缘,亿万中华儿女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转化成实际行动,抛头颅,洒热血,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生命维护国家统一,经过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得中华文明延绵几千年不中断。当代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继续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
纵观历史,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经世不衰,它作为一种对祖国和民族忠诚热爱的情感意志的存在,不仅集情感、思想、行为于一体的行为准则,还是调节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道德要求与政治原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核,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以及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原因之所在,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自强、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同中华民族的血液,流通在中华民族的身躯,激励着历经百般磨难、饱受各种艰辛的中华民族愈加坚毅与强大。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的积淀,同时它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过程。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的时期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彰显新的时代特色。“爱党爱军”作为沂蒙精神的灵魂,是沂蒙人民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凝练表达,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沂蒙大地上的传承延续与生动展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沂蒙人民都把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规范与自觉行动。沂蒙山区地处黄河中下游,东夷文化在这里发轫,齐鲁文化在这里交融,再加之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愈加激发起沂蒙人民印刻在骨子里的爱国之情。1926年,沂蒙山区建立第一个党组织,共产主义的光辉早早地照耀在沂蒙大地,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一心为民的魄力与初心,使得身处绝境的沂蒙人民找到了驱除外辱、实现民族独立的领导力量,看到了摆脱饥寒交迫的希望。沂蒙人民从亲身的体会和切身的实践中,深切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初心与使命,愈加激发出骨子里的爱国主义民族信念,并将这种信念转化成爱党爱军的实际行动。
沂蒙人民同仇敌忾杀敌寇,村民自发抗击日敌,母送子,妻送郎,积极踊跃报名参军的动人场景不断涌现。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六姐妹、“爱国拥军模范好妈妈”胡玉萍、“沂蒙新红嫂”朱呈镕、“全国优秀教师”梁凤席、“花木兰女子小车队”等等,这些感天动地的事迹无不是爱党爱军的生动彰显,沂蒙人民用最质朴、真挚的实际行动谱写最坚定、崇尚的爱国主义华章。“爱党爱军”展示了沂蒙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国家与个人利益抉择面前明确的政治方向以及对共产主义向往追求的政治信仰,是沂蒙人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对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是沂蒙人民爱国主义认同情感与家国情怀的根本体现。
“自强不息”源自于《周易》,《周易》的《乾》卦《象》辞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自”不仅仅指每个个体,还包括国家、民族;“强”指强大、强健,寓指通过自身努力变强的动态过程;“息”指休息、停止、终止,“不息”意即永不停歇、永无止境。“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应时以变,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它贯穿于《周易》的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深刻概括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自觉能动性,是古代思想观念由“神本”走向“人本”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的论断不胜枚举,“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3],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愈挫愈坚、坚忍不拔、发愤图强的意志与正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代表了中华民族在悠悠岁月中形成的蓬勃朝气、昂扬的浩然正气。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尤其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的感染陶冶下,沂蒙人民汲取儒家、道家重道义、崇气节、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优良精华,奠定了开拓奋进的沂蒙精神形成的基础。沂蒙精神的诞生,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得到升华,展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质。开拓奋进既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也是沂蒙精神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深刻体现了沂蒙人民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在战乱频仍的革命年代,沂蒙地区因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抗日、解放战争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正是在这样的饱经饥寒、灾难重重的环境下,使得沂蒙人民越挫越勇,他们不畏暴敌,敢于向邪恶势力做英勇的斗争,他们不为困境所束缚,勇于向旧世界发起进攻,积极开创自己当家作主的新生活。开拓奋进的精神主题更多地体现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农业合作化建设过程中,王家坊前村的经验推广至全国,创办记工学习班的高家柳沟村成为扫除文盲、加强国民教育的典范。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沂蒙人民勇于抓住每一次机遇,敢闯、敢干、敢拼、敢为人先,正是以这样的开拓进取的精神气概使得沂蒙人民走在时代潮流的最前端,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惊人奇迹。
正是传承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基因,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锐意进取、奋力赶超,在改变人民生活面貌的同时,不断创造新奇迹。“她是最早脱贫的革命区,有着‘物流之都’‘中国商贸城’的靓丽名片,千万沂蒙儿女创造的‘沂蒙样板’奇迹令人侧目,‘买全国’‘卖全国’,发达的商贸集群催生壮大的全国‘物流之都’让人惊叹”[4]。这些荣誉与变化的背后是沂蒙人民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凝练表达,是对开拓进取为永恒主题的沂蒙精神的照相呼应。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民族气节以及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共同孕育形成了以开拓奋进为主题的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始终以惊人的气魄、毅力和胆识,朝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迈进。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视勤劳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勤劳勇敢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在生产能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生活的自然条件极其艰苦,变化万千的天气状况、极其简易的劳动工具以及严酷的社会斗争使劳动成果得之不易,为了寻求基本的生存,辛勤劳作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之论,才会有“勤能补拙”“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励志名句。勇敢是人们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或气质。勇敢与担当、责任、勇气密不可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勇”代表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敢”更倾向于一种行动动态,勇敢不仅表现为在参与某一事件的精神状态,也是对某一事件结束之后,总结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评价,是知其难而为之的执着理想,更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我国先民所创造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诸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先祖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排除万难的豪迈和气概。勤劳勇敢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体现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用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写成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享誉世界并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亦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并修建的京张铁路,还有祖冲之的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浑天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5]。在我国,勤劳勇敢早已成为修身、齐家、治国的美德,勤劳勇敢不仅是修身之道,更是治国法宝,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要想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勤劳勇敢。勤劳勇敢覆盖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
“沂蒙传统地域文化是以沂蒙山区及其辐射地带包括沂沭河流域全境为依托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它自远古时期即已萌芽,东夷文化是其发展的源头,后来经过古代长期的孕育、沉淀、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兼收并蓄、经世性强和与时俱进等特点”[6]。勤劳勇敢的民族传统和刚健有为的民族品性为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沂蒙人民靠的就是不畏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革命的胜利并没有改变沂蒙山区一穷二白的实质面貌,摆在沂蒙人民面前的是复杂的地势、贫瘠的土地以及加之遭遇战争破坏而更加险峻的生态环境。面对现状,沂蒙人民并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继续发扬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拿起艰苦创业的精神武器,凭借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1957年,毛泽东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7]的重要批示,厉家寨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民以极大的激励与鼓舞,涌现出了王家坊前、高家柳沟、宁家沟、九间棚等一批顽强创业的先进集体,当下,刘家团村、郭圪墩村、代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已脱颖而出。沂蒙大地从满目疮痍、一穷二白,到今天的文明和谐、全面小康,不仅率先脱贫,更是本着永不止步的艰苦创业精神使沂蒙山区成为共同致富的领头雁,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品格。勤劳勇敢是艰苦创业的基调,是沂蒙人民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对勤劳勇敢的民族传统的传承,就不可能有沂蒙精神艰苦创业的创新发展。
仁爱重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优良道德传统,体现出了深邃的人道主义精神。仁爱重义是生而为人的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道德义务,是每个人该尽的责任。仁爱的思想是对历代统治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与价值遵循,从“亲民”到“仁民”再到“爱物”,仁爱思想已经深入统治者的血脉,成为维护国泰民安的重要法宝。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从多个角度阐释了仁爱思想,认为仁爱思想始于孝悌,在孝悌爱亲的基础上爱君、爱众。孟子继承发展孔子的仁爱思想,突破血缘亲情的界限,提出仁民爱物的思想,“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将爱人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地向外推进,这不仅在君民之间,更是在君君、民民之间均形成团结友爱、和睦共享的浓厚氛围。墨子的兼爱说,摒弃了儒家仁爱思想中分亲疏、分厚薄、由近及远的爱人之道,提出不分差别、亲疏、先后的兼爱理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爱人者,人恒爱之”(《墨子·兼爱》),使得“仁爱重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崇尚道义,主张以道德的至善来凝聚人心,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天下有道。“重义”是在道义与利益抉择面前的价值取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指道义,在坚守道德底线的基础上的正义选择,讲求义务,是在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做到没有贪图之心,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的表现。传统社会中重义轻利既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也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准则,还是立人之本、立业之本、立国之本,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基本道德要求。仁爱和重义紧密相连,而仁爱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做到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人们保持高尚的节操。由此,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众多舍小家顾大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英雄。“握发吐哺”的周公在受冤屈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虽有大权而不图私利,乱世之中使国富民强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永垂不朽的庄重承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英雄于谦,十七岁时就写下“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言壮语,等等,这些都无不体现出仁爱重义的忠贞气节。在当下,仁爱重义表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美德,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高尚道德,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的奉献品德,仁爱重义深入每一位国人的骨髓,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品格。
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最为突出的精神品质就是永远将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勇于奉献,敢于牺牲,将无私奉献的精神核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崇高的价值观念是对“仁爱重义”民族品格的升华。走进沂蒙山,不管是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还是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无不为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冲锋在前的中国共产党人而动容,无不为用乳汁救治子弟兵为代表的沂蒙红嫂而潸然泪下。村村落落、家家户户为了支援前线,有人的出人,有粮的送粮,壮丁积极踊跃参军参战、妇女为革命胜利做好后勤保障,女性群体不仅仅参与到革命的过程之中,成为革命战争的主力军,更是为革命的胜利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一口饭用作军粮,最后一块布用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这是对无私奉献的沂蒙人民最为朴实且生动的表达。“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嫂”是对当时沂蒙山区真实情境的概括总结,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数不清的公而忘私、舍己为国的事例。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们将国家命运放在首要位置,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给前线军队备好余粮,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守牢国家疆域。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沂蒙人民首当其冲,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继续发扬大公无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不管是在国家发展的哪个历史时期,发展到哪个阶段,沂蒙人民总是顾全大局,以无私为荣,以奉献为尚,具有大局意识与整体思维,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将无私奉献的精神核心作为毕生的价值追求。正是对仁爱重义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再加上沂蒙人民“仁义”“厚道”的秉性,成就了沂蒙精神无私奉献的核心品质。在当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举国上下,肩并肩,心连心,共同抗击病毒,这里不仅有83岁依旧奔赴在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更有“穿上防护服,就不是孩子”的“00后”,在他们的身上,生动体现了以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沂蒙精神的当代传承。
沂蒙山区地处齐鲁大地的中南部,拥有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尊师重教,名人辈出,说书唱戏等民间艺术繁荣,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沂蒙人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再加之作为革命老区,沂蒙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素以吃苦耐劳、不畏强暴、仗义豪侠著称。丰厚的文化底蕴、光荣的革命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科学指导,使得沂蒙人民强烈而朴素的阶级情感逐步升华成为民族独立、国家振兴而努力的自觉意识以及为中国梦乃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的实际行动。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党和人民军队不畏牺牲,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初心换来了沂蒙人民舍生忘死支援革命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逐渐锻造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作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思想成果,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具体体现并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芒的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将之继承、丰富、发展和弘扬,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