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1-01-12 11:18朱国栋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朱国栋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要有新目标新任务,也要有新作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制度保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五个并存”阶段性新特征更加凸显,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的任务仍然繁重。民族问题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诸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是新时代民族政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高指引。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防范外部分裂势力对高校的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应成为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面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作了深入阐述和明确部署,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1]。这个重要论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探索和理论创新,阐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精髓要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成为我们落实民族政策的根本遵循。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加强对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内涵。高等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要与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以来,学界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理论基础,广泛开展包括理论内涵、价值意义、形成机制、教育成效等方面的研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涵、教育内容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2]。“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这一议题,是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的。《意见》明确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3]。通过梳理众多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发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基本概念进行探讨阐释的较多,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这一概念研究不多且不深入,理论探讨尤为缺乏。赵刚提出“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在新时代为了增强各民族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对全体国民进行的宣传和普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教育活动”[4]。张兴堂在研究后做了如下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与建设的教育和实践,其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引导各民族群众积极维护和内向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主动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5]。

笔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要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多年来,高校始终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高校统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空间。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6]。广泛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到铸魂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201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民族工作创新与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创新加强民族团结的方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7]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具有明确内涵。首先,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基础。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加强国家统一教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只有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次,要加强中华文化教育。中华文化博采众长,是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维系至今仍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思想基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铸就民族之魂,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把中华文化凝聚成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赋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工作新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锤炼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目标,是指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理论,掌握国家民族政策,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激励少数民族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率先垂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发挥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作用、基地作用、智库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更多有益经验。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赋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工作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8]。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同样要求我们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从民族类高校进入普通高校。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得以享受到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入学机会,进入内地综合类院校学习深造。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得以学习到更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语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共通带来的聚集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分散,没有独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广大学生的诉求和发展特点的普遍性规律,而忽视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暂未列入统一战线工作对象范畴,思想政治工作一般由相关专业知识相对缺乏的辅导员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亟须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和提升治理能力: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管理方式智能化;要突出德才兼备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形成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统战、学工、团委、后勤相互协调的“大学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党委领导、院系负责、全员参与、制度保障、科技支撑的高校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治理共同体。避免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灯下黑”,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在要求,当下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和教育规律,强化教育载体的多维渗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契合少数民族大学生需求,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精准性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采用科学的差异性教育方法,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真正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融合,提高教育的精准性。一是把中华民族史教育、民族政策教育、宗教政策教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育、宪法法治教育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相互尊重,增强认同。二是加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情感共鸣,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使其尽快融入普通师生当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民族自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工作中加强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反映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活动,帮助他们融入校园和社会。要主动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重点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学业压力、就业出路、婚恋情感等问题,赢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可,进而提高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三是利用高科技手段严控外部势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种渗透。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外部势力从未放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渗透。渗透手段更趋于隐蔽化,多披上合法的外衣,通过手机、网络等新技术向大学生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对此,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反击。

(二)发挥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作用,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影响力

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影响力,在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一般学识渊博、见识广泛,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政治参与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他们能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引导舆论的走向,对舆论的形成和放大具有重要作用。他们能够维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各种诉求,甚至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重点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可以增强他们对党的各项政策的认同感,更好地发挥他们在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心理、生活、情感等方面问题的作用。同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的选拔和培养,发挥好其辐射引领作用,有助于减少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压力,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甚至可以提前“消化”掉可能出现的消极负面影响,带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各种挑战。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应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效果。互联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增加了人们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辨别真伪的难度。利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科学理论、正确舆论、优秀文化充盈网络空间。”[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或主动在新媒体开辟高校官网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设置时政类政策性话题;或通过腾讯会议、慕课(MOOC)等网络开放平台开展远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更多地借助手机终端开展工作,以破除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时掌握舆情动向并迅速作出回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互联网非法信息的管理,严禁不良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和扩散。

(四)加强思政课程全过程改革,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科学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0]。在此过程中,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无疑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尽快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科研究体系、全域育人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要抓紧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本讲义,充实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载体,注重教育效果。当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中,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几种不良倾向[11]。一是回避倾向。部分教师对涉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或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因限于本身知识能力不足或出于害怕出问题心理,对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避而不谈,少讲甚至不讲。二是替代倾向。即简单地套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来代替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或将其简单等同于民族团结教育、“五个认同”教育,影响了教育效果。三是过时倾向。固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忽视教育新媒体、新手段的开发和运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心理、认知习惯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在思政课程改革中,应该紧紧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这一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文化教育植入课程体系当中,把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协同发展融入教学实践中,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品格、境界、信仰塑造。思政课程改革离不开组织化体制机制保障,高校需要整合党委部门、行政机关、思政理论课、专业课程、学工系统等各个部门,建立党委领导下高校系统相互贯通的育人机制。思政课程改革需要增加实践类课程,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协调好知识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猜你喜欢
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