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项 润
质量主权是一个新概念,却是存在已久、沉埋已久的事情。作为国家主权的长城,如果抽去质量,国家主权将会怎样?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中国在政治、经济以及舆论层面遭受了超级不可思议的现象,特别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医疗用品援助,遭受了一些国家异端地退货、索赔、指责、甩锅。事实上,即使在抗疫所紧缺的医疗物资跨国采购,在我国境内只认欧盟标准、美国标准,虽然一些标准已经国际互认,但在医疗物资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商品上却藐视、无视中国标准,以至于吹毛求疵,甚而反咬一口抨击中国质量。
事实上,从“巴统组织”到北新建材援美救灾建设事件、中兴事件、华为被美国大半个地球长臂“围剿”制裁……,新中国以来,一个弱势大国奋发图强道路上的坎坷曲折,无不折射着内涵中的质量主权问题。对于当下已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家主体、第二大的经济主体尚且如此,那么,这样的政治霸权、质量霸权、标准霸权在全球贸易活动之中,自然是司空见惯的久(历)已(史)存(以)在(来)。其实,质量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一极内容,那么,为何质量主权的概念、内容、地位一直被忽略,少有被重视?少有被“主权意识”?
图1 国家主权要素体系与主体层面表现
丛林法则主导下的世界,国家主权尚难确保,质量主权这一至今没有形成概念及相应内容体系的问题,就有着十足的陌生感。现代国家作为当前国际关系治理框架下的主体,其主权的质量、质量的主权两项内容体系显然不能忽略,也忽略不了。
一个国家,不论是在国际舞台中央还是处在边缘,是领袖还是跟从者、看客或是无感存在者,其地位是由思想、知识、人才、技术、机制等5 大体系的质量水平决定的,体现在由它们合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军事、法律、教育、卫生、外交等方面的综合质量水平之上。
质量的灵魂是思想意识,载体是物质能力,先进性由软硬知识体系与应(智) 用(慧)能力决定,标志性是主导权。其强弱度在思想意识、物质能力、软硬知识三体系的先进性、系统性、强健性、普适性作用下形成。在构成国家主权独立性的思想(软实力)、智慧(睿实力)、物力(硬实力)“三力体系”同时,事实上造就着国家主权质量的层次,形成“大吃小、强吃弱”的生物链体系,构成国际社会中的领导者、跟从者、吃瓜群众三类境界。
首先,主权的质量。
主权有没有质量?这个显而易见又颇为突兀的问题,源于国家质量、主权质量意识模糊。
世界上,一些国家独立自主,一些国家没有自主权;一些国家坚挺而受国际社会普遍尊重,一些国家坚挺而遭受国际社会的质疑、不尊重;一些国家或富裕或贫穷却少有存在感,一些国家不富裕却有着广泛的国际参与度和话语权;一些国家发展缓慢,一些国家高速发展;一些国家稳定而有朝气,一些国家动乱频仍,灾难不断;一些国家“家道中落”,似乎莫名其妙的分崩离析,一些国家只是国际社会的举手机器……,这些现象,对于任何主权国家,都是主权质量状态的折射与必然。那么,在全球197 个主权国家中,独立自主自己国家主权的有多少?
按产品质量优秀、合格、不合格层次区分,主权质量同样有如此的层次差别。在国际社会,虽没有国家主权质量层次的官方(联合国机构)划分以及相应的评定标准,在潜意识、潜规则层面,世界各国心里有杆秤,并形成约定俗成的规则、经验标准籍以区分国家的层次。那么,和产品质量一样,决定主权质量由思想、智慧、人才、机制、科技内容体系决定状态。
其次,国家主权及其质量。
按照一般的质量原理和逻辑,国家主权应该包括如表1 所列的内容。
这就是说,国家主权包括了国家及其国民的国家思想意识观念及其体系、主权意志、主权版图、国务自主程度、国际认可的状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法律、科技、教育、卫生、外交等具体层面的自主权,以及国际话语权、主导权。
第三,质量主权及其质量。
功能上讲,质量主权决定国家的强度,数量主权决定国家的形体。即国家及其主权的质量有本质性、要素性、结构性、行为性、结果性内容,一方面其质量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度;另一方面,在集成质量主权作用的同时,促使国家及其组成部分的各层面、各结构、各要素、各种组织与个体行为质量的持续优化。所以,质量主权的要素及其构成如表2。
具体而言,(1)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等主体内容有着不同的质量程度;(2)其质量程度会因时势而不同,即它们像彼此独立的手指,叉得开、收得拢、攥的实、动得快、干得准的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这种个体、总体的质量实际是国家系统的质量问题。(3)国家质量主权由以下内容主体构成:产品-服务-工程-作品-事件、品牌、人物、质量思想理论、工具-经验-方法。如果错误地将国家质量等同于产品质量,就如同机器质量等同于零配件质量。
质量主权是由质量思想、机制、标准、规则、模式等内容构成的体系,其表现为国际通行度、国际采用度(国家占有度)。一个主权国家内除了国际质量公用内容体系,所采用、依据的都是他国版本,本国没有或有而不用,就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的丧失。具体表现在产品经济层面,全球化分工的代工模式是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分布形式之一,堂而皇之的国际代工模式作为经典的经济殖民新形式,是代工国在出让经济利益以获得就业、生存、薄利、税收的同时,还出让了国家质量主权。——这种代工形式,对于质量主权平等的国家,标准是互认、互换的;非平等国家是对它国主权无视、践踏的质量霸权。然而“甘愿做奴隶的人们”(后发国家),不得不灵活机动处理,如常见的国际经济分工活动中,质量体系、质量标准的多制式认证认可备份。——这种多制式毫无疑问地加大管理成本,背离的是“经济质量”、“质量经济”原则,形成大量的经济质量不经济、质量经济不质量现象。
表1 国家主权要素概览
表2 质量主权要素概览
图2 国家主权的构成体系
作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策略,有国际代工、独资或合资经营三种不同的思路形成三种状态:
►被动被经济殖民的资本洼地。——一直被殖民,从未谋独立;
►主动被经济殖民的吸引外资。——积淀国民财富;
►以被经济殖民为手段,“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习-超越。——仿造-制造-创造的逻辑轨迹。
首先,我们需要引入两项内容,即国家主权的构成体系(图2)、国家主权强度(下页图3)。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权、生存权、生长权、成果分享权、分配权,以及与他国平等的权力,其决策权、治理权、发展权由国家自己主宰。所以,国家主权有着与生俱来、独立自主、垄断自决自己命运的天然特性,宛如生态链中顶层、次层、中层、基层、底层、末端生态位的生命,不论是生物本能还是生物群本能,生命的力量决定了它们中有雄霸者,有任人宰割者,有夹缝求生者,有无助者。国家是国民、国土、政府三要件的集成,求生欲、求利欲、求荣欲、求稳欲、求强欲与能力、意志、环境、安全构成千奇百怪的生命状态图谱。因此,国家主权必然承载国民福祉、国土安全、政府责任的根本任务与使命,在世界版图几无空白的竞生环境之中,大国势力、资本与利益作用、全球化与信息化影响、地缘关系、国内利益主体博弈、进取与守旧基本主体意识的争斗,共同交织成复杂的图景。
国家有自主、他主性,自然有自生、寄生两种形态,自主、自生有强弱、优劣的差别,他主、寄生的主权已是阉割或部分出让。在此意义上,国家治理是人文世界最复杂的活动。要保障独立自主与国际社会的尊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任何单体的优质化与国家整体的系统优质化都是紧密关联的因果协同,这是国家能力的结果,根本在于国家思想的灵魂作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国家的无魂存在、有魂扭曲存在、有魂自主存在是国际社会的常态。对于人文生命的国家,常态应是智慧的柔性力量主导“亮肌肉”、“挥拳头”的物质刚性力量。所以,综合国力作为国家能力软、硬、睿实力“三力”的优劣体现出国家主权的强度。那么,国家三力“量”的多少、大小、快慢,与“质”的强弱、优劣、高低,构成国家主权两个重要内容:质量主权、数量主权。其中,数量主权是规模、速度、效率表现性的,表明国家的物理形态与能力、能量;质量主权是性质、要素、构成优异程度性的,表明国家的人文形态与聚合性、聚变性。
国家及其主权的强度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5 内容决定,拳头主义仰赖的最直截了当的政治、经济、军事三要素。头脑主义认为文化才是国家源远流长的核心,科技则是国家力量的引擎。政治、经济、军事失去了文化、科技的内力,只能是流星、洪峰一样的短暂显赫。
图2 揭示了国家主权的构成体系。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主体,必须是在精神、物质、生态(自然+人文)三维体系中存在,因此,国家主权的强度由图3 的五星内容内在决定。即在国家价值观既定的前提下,思想、战略、人才、机制、教育的集成度、先进度、优质度决定了国家主权的强弱。那么(1)教育作为国家力量持续绵延的“制造厂”,不仅是造就人才、传承文化的“车间”,根本上则是人文基因遗传的显性枢纽;(2)具有内在决定性的国家价值观不仅决定国家性质、方向,也决定国家命运。
一定程度上,主权是相对“奴隶”意思提出的,尽管这是现代国家概念形成之后的事。其关键是国家独立、自主的程度决定于综合实力,所以,现实世界上不少国家并没有存在感,少数国家影响、主导着他国甚至世界格局。形成国家主权分为了名义(法律)主权与实际主权两类,就如一个人,至高无上的生命权是被无视的边缘化,任由其自生自灭;还是受到追捧、尊重、呵护、被利用,而有系统的投资(上学、任用)以强化它的分量与价值?
国家主权的强度呈现如此差别的主要因素有三,即国家信义、国家价值、国家强弱。其中,(1)国家信义是自主的,也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一个没有信义的国家不会得到国际社会起码的尊重,哪怕它足够富有与强大。(2)国家价值有天然与人为两种、有形与无形两类,如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诸国是天然的,也是有形的,其中有形价值除了物质还包括了地理位置以及与之相关的地缘等内容;新加坡这个靠自身不懈努力而赢得世界尊重的城市国家是人为,一个落后地区的落后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努力而成为国家治理的样本,其更具价值的无形内容是国家治理思想意识、治理机制、治理策略、治理经验等。(3)国家强弱是人为的结果,其强度决定世界地位和受尊重程度。强权当道的世界,没有价值、没有强大,一切都是刀俎与羔羊关系。因此,形象地说,国家主权强度这个牵线木偶的质量主权之线、之操作、之导演、之设计、之编剧,自然到了由隐形于国际权力博弈背后走向前台的时候。
按道理,国家的一切国际活动,应该在国家主权基础上进行,它包括了两个方面:
(1)平等:国家间相互承认与尊重;霸权:对他国无尊严地支使、凌辱;
(2)国际社会的治理体系依国际法、国际准则、国际条约与人文道德框架约束。——国家“建交”是国际关系治理的一种具体行为。
此外,还有一种非正式国家关系,就是在尚未明确认知而得以法规化、契约化,却发挥着国家规律与潜文化等内容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国家双方或多方进行国家活动、国际活动。
国家主权包括了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法律、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丛林法则主导的现实世界,国家有“无主权、半主权(有主权却不被尊重)、主权完整”三种形态。其中,第一种形态是殖民地、战败国、依附者,这是以国家主权主动或被动出让、以及被剥夺所“换来”的国家安全与体面;第二种是“弱国无外交”、无存在感,在国际社会是国际法中的名义国家,实际只是国际看客;第三种是实力与使用价值、主导价值支撑起的必然尊重。
图3 国家主权强度的要素逻辑
国家主权,当然不仅是表层的版图上实际或名义完整性,而是国家思想体系、国务运行的独立自主性、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性。之所以一些国家没有存在感,一些国家无魂式的在世界格局中游荡、摇摆、自闭式存在,一些国家体量不大却有远超体量的能量而赢得世界尊重,一些国家虽体量巨大却只能充当追随者角色,有些国家居于世界舞台中央不仅起不到领袖的作用,反而成为国际动荡的策源地、输出地,种种现象证明的是国家主权的质量问题呈混沌状态。
文明的全球化同步、同势终将地球变成平的,国家主权将从版图、独立自主的自然态迈向内容充实的人文态,和人种、民族构成的中国邻里社会一样,高低、贵贱、贫富不因肤色、身份、宗教、信仰、阶层而区隔成彼此的孤岛,而是超越世俗的偏见、人为的设限、组织的戒律,回归“人”的原点,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发达与否,在生命意义、法律意义上是同一个基线。
作为一种未来趋势猜想,随着信息化的加速深度挺进,地球村的世界,经济主体的“企业帝国化”将随着跨国化组织分布与生产、市场、人才、技术等的分布,呈现日益充分的“国中之国”的世界公民色彩,也就是政治国家、企业帝国、宗教领地的深度分立,三者各自利用手中的权力、资本、精神的胡萝卜-大棒-杠杆筑起边界高墙,并聪明地形成相互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与形体的交叉。如特朗普“回归美国”指挥棒下的哈雷、特斯拉现象,它们作为经济利益主体的企业帝国,可以顶着“叛国”的“罪”名而追求股东、员工、客户的利益最佳状态行使自决权。这是深层的政治国家、企业帝国的种间跨界式“国际”关系,在另一极的宗教世界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即让人为的国家、自然的种族,在宗教统一性下达成相对充分的一致。——当现代国家主权意识完全成型后,细胞态国家的简单生命形态才会升成为文化意义的生命体。宗教、政治、经济三大文明的独立与协调,或可启示更高级的组织形态促使国家们前瞻思考。
已形成国际共识的一个概念是金融主权。其含义是一国对内对外一切金融(货币资金融通)事务上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即金融的独立决策权、操纵权和控制权,它包括货币主权和金融监管主权两个方面。金融主权作为经济主权的一个核心性构成,显然拉起了经济主权的体系之帆。那么,“比葫芦画瓢”,相对“隐藏”于国家主权表现背后的质量主权呢?
道理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雄起、主权的高涨,无不是质量强度增长的结果。其主要分为两种:
无意识质量。——有事说事,完事无事,无事自安,天下太平。
有意识质量。——主导发展,系统倡明,奖优罚劣,预测预防。
经典质量是工业文明的结晶,作为国家工业化的表现,前者是“风口飞猪”现象,是伪质量的性质。国家得其机遇乘势而起,质量成为必要的附属物而水涨船高,如上个世纪50-60 年代的南美洲诸国;后者是明确目标,持之不懈地追求质量的高涨,质量一定程度上主导社会经济活动与国家治理、国家发展,如德国、日本、以色列,以及亚洲四小龙。
两种类型的质量意识,表现在从国家的质量到社会组织的质量、产品的质量之上,并自然呈现两种形态:
水涨船高形势下被动跟进数量的脚步。结果:夭折式、振荡式,跌宕起伏以致骤起暴跌。
质量主导数量高涨的进程。结果:匀速型、稳健型,持续、有序、可控式增长。
国家的质量显然不是产品质量的放大与质量标签的随意标注。下页图4 揭示的内容体系。
应该看到,最大的质量不是产品属性的内容范畴,也不是令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决策者头痛不已、痛恨不已、无奈不已的执行质量,也不是决策质量,而是思想意识质量!——当意识形态的质量一地鸡毛,任何充裕的物理资源都将废物一般的存在。或者说,一个疯子的布朗运动,会让任何组织鸡飞狗跳。失去了思想意识形态的质量前提,决策质量的意义几近于小数点后的0。
如果将质量主权形象地比喻成一把刀,那么,刀柄是知识,刀背是标准,刀锋就是软硬两层面内容的发明专利,这把刀由思想观念上定位、定性(社会功用)、定向,随战略、策略的优质程度、高明程度导控,将国家价值与意义引向不同的状态:利器在庸人手里只是件东西,在坏人手里是无恶不作的凶器,在高人手里则是无往不利的工具。
表面上看,质量主权是经济能力强弱决定的,实质上,质量主权的高边疆,在强化国家主权强度的同时,自然地造就着国家的国际引力场的大小与强度,即国家的国际权威度。
对于“质量”的认知从物性的产品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质量主权在人文社会意义就只能是一个部分。
图4 质量主权内容构成
——质量无处不在。
现实的世界,那里没有质量呢?从产品、服务大到自然界的空气、矿藏、流水、土地、环境性内容,再到人文社会的国家、政党、企业、协会、宗教、军队等各种组织,以及文化、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法律、教育、科技、外交等国家主体领域分支,机制、模式、运营、观念、策略等组织要素,无不存在质量的高低、优劣。任何组织个体、群体的生存、竞争、发展无不由“质量”决定活着的状态。
然而,由于意识的区隔让人戴上有色眼镜作选择性失明、失知。以至于对被质量包围、左右着的人,在意识、知识层面,机械地将“质量”固化在产品身上,因此极大的障碍了“质量”的发展,而且,在进入信息文明时代之后,依然沿用着工业文明的质量思维、质量概念、质量观念、质量理论、质量工具、质量方法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无视(熟视无睹)或屏蔽社会质量问题。
——国家主权的七座长城。
如果由内到外依序排列国家主权的七座长城,它们分别是思想、经济、法律、质量、人才、自主知识产权、军事。其中,显性的也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军事长城,除了古老的万里长城横亘于辽阔的国土,时时标注着军事肌肉寓意的耀眼存在,最令中国人心头滴血的现代伤痛,是1840 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坚船利炮摧毁文明古国自尊的侵略。
万里长城万里空,东方长城与西方的马奇诺防线一样,没有阻挡得了敌方马蹄与铁甲战车。是它们真的没用吗?——愚蠢的不是长城、马奇诺防线,而是意识层面的那座思想长城的坍塌或荡然不存,自毁长城不仅仅是对有形长城的愚蠢自毁、放弃,而是对思想长城这座灵魂堡垒无脑级、脑残级的无视,一如森林中的兔子想和狼相安无事的傻梦。这种国家智慧无以复加的悲哀,如宝山空手、金碗讨饭式悲剧,在意识侏儒的时代与群体之中,当然是国家怪胎的必然,也是从未绝迹,屡屡上演的故事。
图5 质量主权强度表现关键因素示意图
鸡蛋面前石头不会耀武扬威。国家的强大不是想打谁就打谁的动武耍野、暴横、无赖,而是令敌对者由衷地信服、佩服而心悦诚服,作为顶层智慧表现,案例是被西方誉为政治童话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军事上成功地威慑远胜过战争的实施(上兵伐谋),国际统一阵线的纵横捭阖同样能够却敌,国际权威的形成是阳光下透明的实力而非泼皮无赖式恶霸,表现为思想的原子弹、战略的射程、物力的丰裕完备性集于一身的强大。国家不是单页的纸片,而是三维的立体存在,国家主权若不能建筑在七座长城之上,就如同生态链低端的食草小动物、草本小植物,天然的弱势,只好时时自警中惶恐存在。——生态链的逻辑是如此,动植物群体中不是没有二愣子,但国家群中的二愣子、狗腿子、投机分子往往死得很惨,活在夹缝中的滋味倒是别样杂陈的丰满。
国家七座长城拱卫着国家主权,其中任何的一个缺失或弱化,不是肢体残障自我弥补,而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黑洞或隐患。其中,质量长城既有本体的质量问题,也有对其他6 座长城的质量考量。那些大国悲剧、强国悲剧,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栽在质量之上,解体的苏联,最大的问题是国家思想的严重质量事故;具有先天禀赋的乌克兰几乎完全是苏联的再版;今天深陷疫情肆虐的美国,同样是国家思想的质量残疾所致,而且,在国家经济长城上,空心化的产业是贪婪的华尔街“经典”的国家经济作品,它挖下了美国再次强大的深坑或鸿沟。
——质量体系的重构与再造。
在质量无处不在与现有质量意识、质量知识之间,有着巨大的内容空间空白着。——伴随着社会“与生俱来”的质量问题,似乎不应该有如此的“礼遇”:
现行的质量领域,主场的质量观、质量内容、质量体系几乎完全是产品为中心或终极结果、终极使命。——尽管其中堆积大量的问号,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回答“国家质量”的命题。
图6 质量体系重构:核心内容构成
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质量当然不是一个产品质量集装箱所能收纳。质量体系的重构与再造内容如图6 所示。概念上是从产品质量迈向质量的本体,以形成合于人文质量规律、质量法则的要求。其从另一层面揭示了“质量”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完整的质量体系应该是“三维、三层、三表现”的架构,即物质、意识、生态(自然+人文)三个维度,顶、中、底层的文化质量、管理质量、产品质量三个层次,表现在包括国家在内的任何组织体必然的生存、竞争、发展三种质量形态。
这样的认知,提出了与数量文明相对应的质量文明领域的思想、理论、知识、方法、工具5 大体系的建构。现有的产品质量体系,是工业文明的工具性产物,面对信息文明时代,质量的这5 大体系自然需要在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覆盖人文世界的质量学科体系。就产品质量而言,其知识、方法、工具尽管已相当丰富,但在思想、理论两个层面却是相对稀薄,一些工具、经验、方法似已触摸天花板。诸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世纪”、“质量免费”等发挥巨大价值的重要命题,既限定于企业之中,又浅层于产品身上的实操,而QC 新老七工具在智能化工厂面前,以人-机为主体关系的用武之地已经发生了场地变迁。
思想、理论、知识的发展建立在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之上,发展意味残酷的推陈,快乐的出新。因此,现实的、未来的问题面前,从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层面看,质量学科体系并未形成哲学级别的系统学说。
一个出口产品的质量认证如果没有进口商指定的机构认可就不能交易,看起来是质量身份的惯例,实际是典型的质量霸权、质量歧视与质量主权沦丧。带来的是商品价格、身份低下以及国家身份的质疑等非平等问题。
另一种典型是已习以为常的大品牌企业对供应商每年一度、数度的例行检审、飞行检审。在拉动供应品质、数量、交期保障的同时,有着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或蔑视、侮慢。
国家的质量标准是国家经济长城的一部分。上述的非平等问题在于出口国没有标准或是低级标准达不到进口国的水准,所以进口商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
事实是如此残酷又毫无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切随他摆布。那么,已经觉醒的国家意识呼唤国家主权完整的体系性。
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基础上相互的认可与尊重。构成质量主权的当然不止标准,还有质量法,以及凌驾标准之上的思想理论软实力、硬实力,具有国际权威性的质量组织与机构,体现标准优越性的产品优质度、优质率。
国家主权的一般感知或表现充分的是政治、军事、法律,被忽略的是经济,尤其是微观领域的产品经济、企业经济。在国际传统与习惯作用下,经济主权似乎是政治、军事、法律的伴生物,其中主要表现在经济自主权方面,其核心是具体的质量标准、宏观的国家经济自主权。
撇开爆炸声、枪炮声依然不绝于耳的阿富汗入侵、伊拉克入侵、叙利亚战争等赤裸裸的军事阵仗,看看世界著名的美日广场协议事件,国际商品交易中质量标准的认证认可,似乎只要取得国际通行的认证,就可无视商品生产国的国家标准而顺利出口。从国家竞争与发展策略看,后发国家为了获得发达国家的订单、市场、技术,制造本国就业机会、增加就业量,会采取暂时出让主权的方式(领土殖民时代是租界,经济殖民时代是OEM,文化殖民时代是文化贸易逆差)进行国际化合作,如来料加工、贴牌加工、代工等,其表现是“接轨”,作为殖民形式的变异、变种或版本升级,发展中国家基于发展的需要,“周瑜打黄盖”,主动或乐意采取这种“依照价值规律交换”形式,在政治主权、军事主权、法律主权等确认的前提下,作为手段,暂时搁置经济主权,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国际分工机遇中,抓住国家发展窗口期,以国际佃户的临时身份劳动以积攒家底,实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经济殖民的合作自然随全球化的发展而大行其道。宏观上是经济价值规律超越国家边界的区隔而成为全球联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微观上则是国家和地区以自己之长,定位、卡位于国际社会,各取所需、各呈价值,全球性集约比较优势与能力,造就经济最优化的智力拼图,国家参与其中,是共同遵循价值规律,合理的获得比较价值利润。
问题出在权力、资本两大主体“趋利”的原始本性失控,于是“高通税”之类的事情应运而生。系统地看,一是无视商品生产国国家标准的霸凌现象成为国际惯例;二是发展中国家因工业文明基础差而呈现标准处于洪荒状态;因此,三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物质文明水平提高。而强国的经济霸权行为与价值非对称交易等,就是质量主权的忽视忽略。
一流企业卖文化(品牌);
二流企业卖标准;
三流企业卖知识;
四流企业卖产品;
五流企业卖资源。
国际社会早已流行这样的事实与观点,仅仅是品牌的溢价能力、溢价效应?标准的壁垒与霸权作用?!
质量主权概念及其现象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国家利益的自我保护手段,和军事武装的表现只不过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毕竟,国际丛林里从来没有平静过,热战的一战、二战和其后的多次局部战争,冷战的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以及温战的颜色革命,夹杂其间的种种制裁、绞杀、封锁,从经济、金融、技术、专利、装备等层面到文化、信息等领域,“不愿做奴隶”的国家觉性在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兔死狐悲也好,唇亡齿寒也罢,国家遭受奴役的屈辱、被盘剥的无奈、崩溃的悲怆,自然促使国家们谋求独立自主的权力与地位。
宏观层面,1997 年亚洲金融海啸,2008 年华尔街金融危机,造就了两个热词,薅羊毛、割韭菜。表层是国家主权、美元霸权、金融大鳄的故事,实际上是弱小国家支撑国家主权的质量主权问题。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先生说“一场金融危机让东南亚诸国倒退回30 年前。”相较而言,亚洲金融海啸中的香港保卫战让索罗斯们罕见的折戟,关键是背后独立自主的完全主权。
在微观层面,(1)业界既痛恨又无奈的难以摆脱的“高通税”,作为一种知识霸权的典型是全球人所共知,原因在于高通不可撼动的食物链顶端的位置。(2)在代工领域,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拆机分析显示, 早年苹果公司标准版iPhone6Plus 的部件和劳工成本为216 美元起,128GB 版则最高可达263 美元。其中,每部手机的流水线劳工成本为4 美元到4.5 美元。近些年这种状况也没有大的改变。(3)亿件的衬衫换一架客机;“中国没什么技术世界就贵,一旦中国填补空白价格就断崖式下跌”;核心部件、先进设备如盾构机、水下隧道沉管技术、高端机床、光刻机等不但值钱,还代表着供应链的控制权,以及即使你花钱购买了所有权,但使用权要遭受控制、监视……。
归纳起来,种种的现象、事例,所能揭示的原因不过是以下三点:
—— 世界霸权下的侵略, 主权侵犯、欺凌;
——文化、经济、知识等层面的新式殖民与产业链体系中价值分布的区分;
——质量主权流氓已成国际公敌,其袭扰呈现日常化的形态。
在国际的丛林里,强者不是观世音。道理很简单,鸟儿、兽儿都知道划定自己的疆界,撒泡尿、亮亮翅、发发声,建立自有领地信息系统,警告不速之客,捍卫自己的版图,何况国家?!
两千年前的大秦帝国,让长城矗立在农耕文明、游牧民族的边缘地带,成为了东方文明的一个标志,自然地屏蔽了太多小规模、局部性、低烈度的边界纷争、战争,作为国家的长城体系,图7 示意了质量主权的建构有如江河的堤坝,将自然的水流依势归流,以阻遏大水漫流泛滥,至于形成水利枢纽发电、防洪、调水,则是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庙堂的香火标志着显灵程度,其盛凋与尊神无关。所以,任何的实质性权力,不是任命赋予,而是能力决定。因此,“显灵”殊为关键。
质量主权像一个生了一群孩子的小三儿,有了充分的事实却没有登堂入室的身份,作为早已存在也从未离场于任何时刻、任何事情的事实,其概念不明自然尴尬。
——理论探索。
理论先行还是身体先行?对于质量主权这一早已发生的人文社会问题,已不是先行后行的事,而是行为事实遥遥领先,理论体系远远落后的狼孩状态——即狼孩有人形状态,却不具人性状态,严格意义上,他已经不是“人”,生理的基因所赋予的人形,在回归人群之后所需要的是人性的赋予,二者合体才是基本的“人”的确立。至于禽兽不如的人,当然是人性变异后形态。
经典质量时代,产品质量领域的理论建树、方法集成、工具创造等层面已臻于成熟。自然,信息化、云计算、智能化面前需要适应性变革与升级。任何理论的创立、形成,都为质量主权意识体系、知识体系、应用体系、结果体系的建构树立了样板,在质量主权领域早已堆积、沉淀、星散着大量人文资源矿藏,以国家队、社会队形式,建立开放性的专业研究体系、目标体系、考量体系,围绕质量主权思想、质量主权机制、质量主权模式、质量主权队伍、质量主权科技的内容开展具体作业,其加速性成效会很快显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质量主权的国家意识是否醒了。
——观念成形。
折磨我国的香港“美丽风景线”,严格意义上是国家主权意识的一种空缺或空白。这场活体案例,又一次形成了对中外社会进行的国家主权现代洗礼。毫无疑问是祸害国家的坏事,也是促使国家、国民两个层面对主权意识觉醒的好事。它折射出“国家主权”意识的空疏:
图7 质量主权强弱的结构体系
国家主权,观念、内容、结构、功能、作用是什么?
观念成熟标志地位确立。观念不仅仅是思想理论层面的,还有行为意识、结果效应层面的内容。——依此而论,作为国家主权内涵层面的质量主权,自然需要相应成形到成熟的过程及其状态,国家主权不是无感的钢筋水泥电线杆子,而是枝繁叶茂的生命大树。且在国家、国民两个层面成形不是无路径可循,无经验可鉴。
——系统表现。
质量主权是上可顶至国家,下可渗入寻常百姓家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事,尤其与政府、企业等主体干系不可分割。因此,国家主权的确立,体现在思想意识系统,国家行政、社会机构、企业等组织系统,质量主权行为系统三大系统上。所以,该有国家质量主权白皮书之类的内容出来?!
登高壮阔天地间!强大质量主权当然是国家行为,它需要建立在国家质量的纲领、模式、机制之上,而国家的质量意图、质量意志、质量行为、质量使命,自然也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责任。
任何组织的强弱势都是内容的结果,而非形式的表现。国际社会上质量主权的确立,表面上靠产品,骨子里是知识、技术、管理能力、思想体系。国家治理机制的内容如图8所示。
国家质量主权是单体集成的结果,由政府、企业、质量组织、责任个体组成的质量制造者集合体,需要立足于现有知识、组织、制度平台,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从规则性、主导性、主体性3 个层面,在法律、规则、标准、制度的等16项基本内容上,建构相应的目标、指标、路标、风向标,引导、促进、保障决策、运行、创新、发展、著作、专利、产品的等10 项基本结果性的日益高涨的要求,从而造就影响世界的品牌、事件、案例、人物、地位。
依此而论,这一体系向现实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质量主权的思想是什么?
2)主权的内涵、内容体系;
3)主权的管理要求,及其制度、规范、标准的系统性、体系性、实操性;
4)关于质量主权的立法;
5)质量主权管理者队伍塑造;
6)主权的决策、运行、创新、发展以及其管理与运行队伍质量的标准、指标、目标,需要明确并建构;
7)时代呼唤全球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与著作。
国民意识的形成是自然的,是人文耳濡目染、千百年浸润过程中,日积月累沉积叠加进化的文化结果;也是人为塑造的,国家、民族在日复一日生活式驯化、学校式教育、职业式教练中由生活导师、知识导师、工作导师从不同的维度上塑造形成的。应该说,在国家丛林之中,这种自然与人为的双重任务,是国家天然的行为。其中,国民质量意识、国民质量主权意识作为国民意识中数量、质量“二量”意识之一,其塑造的重要程度显然是明摆着的事。
国民意识如水,一是其随物赋形的液态物理形态,二是其气态、液态、固态“三态”基本物理属性,三是作为溶液的包容性,决定了其可塑性特征。其实,国民意识作为文化的内核构成因素之一,是文明基因的关键内容。那么,国民意识的塑造对于国家有着使命性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国家核心价值观根深叶茂的沃野,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至于能否去做、能否会做、能否做好完全自己主权的份内事,这个课题就是:如何紧扣历史文明和时代发展的双重脉搏,有效、正向、系统、深入地塑造国民意识?
图8 国家质量主权机制体系
其现实样板是德国、瑞士,它们的表现是造就了经久不衰的高质量产品。要造产品先造人。道理上,优秀的产品标志优秀的质量国家,作为优秀国民的成就,必然是优秀的质量意识。宏观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实用教育3 大体系,政府、企业、协会、国民个体4 大主体,微观上家庭、社会活动场所、课堂、车间4 个底层场所(基础社会单元),质量意识、内容、知识、工具、方法、制度、政策、规范、标准的完备固化与阶段性改进,这些内容像生理血肉一样,已经成为国民无法分割的人文血肉。因此,其体系概要如图9。
质量主权要立得住、站得牢、强得久,直接的内容是由著作、专利、产品、服务“四因素”的质量程度、质量层次决定的,基础上则在于国民精神中质量意识的层次、活性程度、进取性,这是国家质量主权的土壤,其肥沃与贫瘠、深厚与浅薄、广阔与狭小,自然关乎质量主权的强弱、高矮、大小,其中的核心性因素是孜孜以求质量发展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多寡与高度,与直接四因素共同标志着国家质量主权的高度、强度、厚度。
——法治化,质量安全长城强度的钢筋。
长于长臂管理的美国常常屁股坐着小集团利益指挥脑袋,以私利的国际正义,排异、坑人,这种靠法玩法事实上害法的行为,也在强化国际社会对良法的追求。因此,不论国内、国际,法制撑起的是质量主权的天。法治化不是制定了多少部多少条法律,那是形式;也不是判刑、罚款了多少对象与额度,那是表层与末梢而未触及本源根系。而是依法治理的能力水平,在法律自觉的环境中,“无违法事”才是境界,其关键在“治”。所以,伴随普法的倡明,是制法、执法、弘法的公道作为,扶正、扬清的导引民心,惩奸、除恶的儆戒恶欲“公道、导引、儆戒”“三箭齐发”。因此,质量及质量主权的国内、国际系列法律、法规、制度既要基础,也要有效执行。
——教育,国民质量意识肥沃程度的发生器。
一是质量及质量主权的法治教育,根本在于灵魂塑造,其主体是质量思想、质量责任、质量精神等构成的体系,二是基础性内容是知识教育,三是应用性内容的能力教育,三种教育内容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岗位教育三个维度的教育功能,共同构成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
那么,国家质量教育的思想、内容、形式、行为、评价、结果等6 大体系,必然表现在组织、责任、目标、指标、教材、对象、工具、策略等系统的体系之上,这是国家的责任,这些内容自然由国家建构、供给、监督、实施,在国家群体中,质量主权意识、内容、策略等普遍沉睡、半睡的状态下,谋求国家先进,就是看谁先醒来。
——塑造国家质量氛围与软硬环境:有迹可循、有路可走。
橘枳的差异是环境造化的结果。质量主权是国家各级政府、企业、质量组织、责任个体等4大基本主体使命级的主导性任务。
图9 质量主权意识塑造的要素内容结构
首先,纲举目张。国家质量上最具国家意识、意志、意图的内容是“国家质量主权纲领”、“国家质量主权发展纲要”,以及落地的施工图“国家质量主权实施计划”所构成的三件套,所需具备的是齐备程度、先进程度、严谨程度、宏观指导性、具体操作性。
质量主权是国家质量灵魂性、脊椎性内容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其内容体系的三件套应该是“国家质量发展纲要”的必要部分。
其次,体系健全。在国家的氛围中,其质量状态与质量本体的内容,健全、健康、强壮程度取决于知识、治理、舆论三个层面自体与合体的质量,即自体的内容系统性、观念先进性、行为实效性,合体的责任共同性、现实协同性、精彩连续性两个"三性"的优良程度。就治理而言,国家的质量纲领、实施计划、考核与评价三位一体是完整闭环。
环境营造最有说服力的是活生生的实际案例,最具效力的是讲好故事,最具根源性的是知识创新与应用。文明是无终点地前行,其轨道系统是完善而先进、科学而良性的治理体系。
第三,让氛围活力旺盛。信息化发展的现实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技术前提。移动终端、网络、电视、平面媒介、电话等传统管道已经让概念上360 无缝隙、无空档的环境变为现实,因此,植根于家庭、课堂、车间、公共场所“四基础单元”,系统、有趣、适时、适势地有计划、有考量、有功效传播,在全裸化日益加深、地球村日益变小的世界,运用中、外丰富多样的质量事件、案例、产品、服务等标志的意义,直观、直接、直达地教育国民,以催化并形成全民的质量及质量主权意识、知识、手段、方法、工具、策略。——那么,在国家层面看,质量软硬环境“艺术的高级红、硬怼的低级黑,构陷的高级黑、拙劣的低级红”的问题,是治理质量水平高低晴雨表,更是国家责任程度的表现。
实际上,无处不在的大广告铺天盖地,不起眼的小广告则渗透进城市的街角、楼道、门缝、电梯间,农村的墙头、地边、庭院,商业触角无所不至的强大能力,在“不求生,就是死”的生存法则面前,自发、竞发的惊人市场野生力,揭示了利益驱动力的魅力,同时也给国家生命力一个顶级样板,商业营造市场营销环境如此精彩、多彩,国家的质量软硬环境氛围做得如何?
认真考较起来,所谓质量主权的事实存在,不论时间、空间上都是较为普遍的事情,只是全球产业链分工与布局的行头,遮盖着经济殖民、质量主权策略或无奈的让渡真实。其实,全球化分工并没有错,一如喝水呛死不是水的错一样,世界发展到地球村的程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全球集约、全球配置、全球均衡,需要更精密的组织分工、计划布局、系统对接,才能减少过剩与不足、节俭与浪费、饥饿与奢靡等并存的错误,这是有辱地球人智商的最为低级的失衡问题。要明白,现有科技的能力足可以通过系统的集成与持续优化,拉直横亘在面前的大部分问号。
质量主权是国家主权强度的脊椎,质量百年,质量主权该是登堂入室上位的时候了,也该是形成相应的思想、理论、战略、知识、技术、人才诸体系,成为质量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系统,主导国家及其组成,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尽管概念上它是迟到者,实际中它早已就位了,我们不过尽人情,让它走向前台中央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