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探究

2021-01-12 08:42王晓静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王晓静,朱 沙*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是常见病症,该种病症患者死亡率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研究肿瘤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使用肿瘤免疫微环境,观察肿瘤免疫微环境应用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组随机编入患者41例,年龄51.11±7.36岁,病程8.91±2.25月,男21例,女20例。参照组随机编入患者41例,年龄52.28±7.43岁,病程10.06±3.94月,男22例,女19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使用对症治疗方法,该种方法有以下内容:(1)疼痛治疗:患者出现疼痛后,根据医嘱对患者使用止痛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效果。(2)PICC置管治疗:患者采用化疗手段时,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PICC置管,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1]。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该种治疗有以下内容:(1)检查:对患者构建肿瘤免疫微环境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身体情况。(2)防止感染策略:在进行常规肿瘤治疗方法时,需要做好预防感染措施,减少患者感染出现。

1.3 统计学

使用SPSS22.0软件处理,两种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情况

两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分析,研究组为1.92±0.74(x109),参照组为2.35±0.86(x109),(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照

2.2 两组KPS评分情况

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分析,研究组为77.54±9.17(分),参照组为68.16±8.59(分),(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对照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组为9.75%,参照组为26.82%,(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

3 讨 论

在本组研究中,为了获得肿瘤患者常规治疗过程中使用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效果,采用两组对照分析模式。从两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分析,研究组为1.92±0.74(x109),参照组为2.35±0.86(x109),(P<0.05),结果有差异。再从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分析,研究组为77.54±9.17(分),参照组为68.16±8.59(分),(P<0.05),结果有差异。最后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组为9.75%,参照组为26.82%,(P<0.05),结果有差异。从上述分析获得,肿瘤患者在常规治疗中采用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效果明显,该方法可以推广。

猜你喜欢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