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分诊系统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01-12 09:09:18陶剑刚
医药前沿 2020年27期
关键词:病区工作效率秩序

陶剑刚

(昆山市中医医院信息工程处 江苏 昆山 215300)

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科研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中,国内开始实施基础信息化平台的医院也逐年上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建设、信息平台的搭建,大大提高的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医疗服务水平。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分诊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急诊入院的患者,需进行分诊才可去往专科医生处进行治疗。通过症状观察、病史询问、查体等,分诊人员需对患者情况进行判断,按照患者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急诊专科医生进行治疗[1-2]。但人工分诊效率较低的短板逐年显露,电子分诊系统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一项问题。信息化的出现使医生、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本研究为探索急诊使用电子分诊和人工分诊的应用效果对比,选取我院急诊一区和二区进行对照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一区、二区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诊一区患者应用电子分诊系统,急诊二区患者应用传统人工分诊方式。1 个月内急诊一区患者1500 例中,男782 例,女718 例,年龄18 ~75 岁,平均年龄(43.6±26.3)岁;急诊二区患者1500 例,其中男765 例,女735 例,年龄18 ~78岁,平均年龄(46.8±2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纳入标准[3]:①首次来医院就诊;②患者情况稳定;③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4]:①需抢救患者;②需急诊手术患者。

1.2 方法

急诊二区采用传统急诊分诊模式,由分诊台工作人员先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关信息的登记,录入等待名单。分流至各等待区域,等待专科医生接诊。

急诊一区使用急诊电子分诊系统进行分诊。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前往电子智能分诊机器进行自我情况的录入,由系统整合患者病情信息后打印凭证,持凭证至分诊工作人员处进行登记并缴费,登记单显示科别、分级、分区、序号,患者持单据前往所分区域专科就诊分配就诊区域及诊室,前往等待就诊。急诊电子分诊系统:根据《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专家共识》,参照澳大利亚5 级分诊标准设定。分诊系统以生命体征为基础,患者主诉为导向,结合患者的生理指标及各项评分进行患者病情分级。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及疼痛评分。急诊医生在医生站系统中,按照患者等待的顺序,可呼叫患者,分诊系统自动刷新数据,在急诊等待区的大屏幕上显示等待序号、患者姓名、诊室号、接诊医生姓氏,患者根据提示进入相应诊室就诊。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个急诊区域一个月内的的病区秩序、急诊每日工作量、患者满意度。

1.4 判定标准

病区秩序[5]:包括区域内患者口角纠纷次数、医患矛盾次数。

急诊每日工作效率[6]:包括患者等待分诊用时、分诊用时。

患者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6.0 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工作效率比较用(±s)表达,比较用t 检验分析;病区秩序用%表达,秩序优良比较用χ2检验分析。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区秩序

研究时间范围内,急诊二区发生患者口角纠纷213 次(14.20%),医患矛盾128 次(8.53%);急诊一区发生患者口角纠纷148 次(9.87%),医患矛盾98 次(6.53%),急诊一区和二区患者口角纠纷发生率、医患矛盾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5,4.370,P=0.000,0.038),提示:急诊一区病区秩序显著优于急诊二区。

2.2 急诊工作效率

急诊一区患者等待分诊时间及分诊用时均显著少于急诊二区(P <0.05)。详见表1。

表1 急诊工作效率比较(±s,min)

表1 急诊工作效率比较(±s,min)

2.3 患者满意度

急诊一区就诊患者非常满意569 人、基本满意897 人、一般16 人、不满意18 人,患者满意度98.80%;急诊二区就诊患者非常满意528 人、基本满意867 人、一般11 人、不满意94 人,患者满意度93.7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急诊一区就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1,P=0.000)。

3.讨论

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根据国际统一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可分为三个层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服务[7-8]。随着世界经济进程的发展,世界较多国家早已有完备的医疗电子信息化系统,例如谷歌公司与美国医疗中心建立合作,为数百万美国的社区患者建立了联网的医疗信息病历,医生可以对社区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远程的监控,实时了解病人目前的状况[9-10]。英特尔公司也早在2013 年就已建立起完备的医疗信息化平台,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医生患者建立互动,互相了解;万国商业机器公司(IBM)也在医疗科学技术领域有所发展。随着世界信息化的进行,医疗的数字化、电子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过程,线上预约就诊、电子挂号、电子分诊系统将会成为日后人们就诊的常态。中国大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阶段,即以划价/收费系统、财务系统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不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以及向患者展示了医院发展中的科学技术水平[11-12]。

急诊是医院运转的重要部分之一,有研究显示急诊患者只有不到20%为真正需急诊治疗的患者,因此在急诊分诊中区分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就成为了重要且耗时的一项环节。电子分诊系统快速有效的进行患者分诊,再经分诊工作人员确认,分诊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可降低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因要求优先治疗等不合理要求产生的矛盾的几率。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电子分诊系统区域的病区秩序及急诊工作效率都显著高于传统人工分诊区域(P <0.05),且急诊一区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急诊二区患者(P <0.05)。

综上所述,电子分诊系统在急诊分诊中应用效果较佳[13],可明显提高急诊分诊效率,降低患者等待时间,亦有利于维持病区秩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病区工作效率秩序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秩序与自由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10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简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方法
孤独与秩序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商业文化(2017年26期)2017-04-20 07:03:53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