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初
(福州市福清融强医院麻醉科,福建 福州 350300)
颅脑损伤可增加死亡人数以及致残人数,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目前而言,临床治疗本病均选择手术方法,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升高颅内压,此外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影响手术疗效[1]。临床目前广泛应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此方法可将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安全性显著,对于患者而言无严重的创伤。静脉麻醉并无良好的可控性,容易出现蓄积表现,同时不能控制麻醉平面[2]。此次研究分析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时选择不同麻醉方法产生的效果和应激反应,就有关内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随机收治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研究例数为78例,时间为2017年2月-2019年1月,患者出现颅脑损伤原因为车祸、高处坠落以及暴力。观察组男性和女性例数为22和17,年龄范围26-70岁,患者中位年龄(41.0±5.3)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例数为23和16,年龄范围28-71岁,患者中位年龄(42.3±5.8)岁,比较组间患者的如上资料数据,组间P>0.05。入选标准[3]: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为颅脑损伤,对患者进行ASA分级评估,患者均处于Ⅲ-Ⅳ级之间,患者具有手术适应证。排除标准[4]:对于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排除,如果患者患有肝肾疾病应进行排除。
2 方法:78例患者均实施常规麻醉后气管插管,对照组进行静脉复合麻醉,术前评估患者的有效指标,送至手术室后连接心电监护仪,对其生命体征予以监测,同时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进行10分钟吸氧,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注射药物为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而后选择芬太尼、维库溴铵、依托咪酯对患者实施麻醉诱导,剂量分别为3μg/kg、0.1mg/kg以及0.25m/gkg,实施正压通气后气管插管,滴注生理盐水2-2.5mg/kg,维持麻醉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出现麻醉效果后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维持麻醉采用丙泊酚4-6mg/.h、瑞芬太尼0.2-0.5ug/kg.min持续泵注。观察组维持麻醉为吸入异氟烷,剂量为1-1.5MAC。在进行手术时予以患者羟乙基淀粉130,对患者实施输血,以此实现扩容的目的,静脉推注地塞米松以及呋塞米,剂量分别为10mg和20mg,而后进行甘露醇静脉250ml滴注,以此实现降颅压的目的。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氧疗。
3 评估指标:血流动力学[5]。评估时间为手术前、手术1小时和手术后;应激反应[6]。抽取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静脉血,抽取量5ml,检测其应激指标。
4 统计学方法:统计计算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数据在计算时选择的软件为SPSS21.0,经对比如果数据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血流动力学对比: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MAP、HR并进行统计对比,组间数据P>0.05,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MAP、HR并进行统计对比,组间数据P<0.05,组间数据见表1。
表1 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5.2 2组应激指标对比: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NE、E以及Cor并进行对比,组间数据P>0.05;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NE、E以及Cor并进行对比,组间数据P<0.05,组间数据见表2。
表2 2组应激指标对比
颅脑损伤在临床中患病人数较多,如果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会产生昏迷表现,严重者影响自身生命健康。就目前,临床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均选择大骨瓣减压手术,能够将患者的颅内压予以改善,抑制病情的快速发展,以此减少死亡人数[7]。因为患者的病情具有严重性,同时患者自身存在基础疾病,提升了患者围术期的麻醉需求。科学有效的麻醉能够对患者机体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进行有效维持。目前,临床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气管插管后,广泛应用吸入异氟烷进行维持麻醉,此麻醉方法能够对患者进行彻底麻醉,有助于控制其麻醉平面[8]。阿托品能够对平滑肌痉挛进行有效解除,如果用药剂量过大可将小血管痉挛解除,有助于微循环的改善,对腺体分泌可产生抑制,对于迷走神经产生的抑制予以解除,使患者的心搏加快,解除呼吸抑制。异氟烷为一种异构体全麻吸入药物,无较强的兴奋效果,可将患者的肾上腺敏感度提升,此外用药后可快速起效,减少分泌物,将气管以及呼吸道堵塞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以免提升手术的困难程度[9]。与此同时,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烷,可减少大量静脉全麻药物的注入,对其心率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确保其循环不出现异常。然而在应用异氟烷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对其病情予以了解,以此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0]。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正确评估病情以及风险因素,调整用药方案。文中数据说明观察组的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其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烷可获取显著的效果,同时改善患者围术期产生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