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前概念的科学转化初步研究

2021-01-11 01:32蔡菊香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气候概念科学

蔡菊香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尤其是他们脑海中的各种前概念。文章通过分析地理前概念研究现状,以“气候”这一概念为例,总结学生对“气候”的前概念认知,进而初步分析如何对这一前概念进行科学转化。

[关键词]初中生;地理;前概念;转化;气候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1-0095-02

地理概念的学习在中学地理学习过程中处于基础而重要的地位。在接受相关教学之前,学生对这些科学概念的理解是基于感性认识的,这样对概念的理解与认识称为“前概念”。

作为教师,需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前概念”,这种前概念既可能是科学的概念,也可能是错误的概念。科学的前概念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与深化,错误的前概念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1]。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科学转化前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理前概念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地理前概念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近几年才开始有大量的学者对前概念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前概念的产生既源于人也源于环境,“人”既指学生本人,也指教师个人,“环境”即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2]。首先,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存在生活经验和日常语言的影响;再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运用日常语言去解释那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在这个过程当中日常语言日积月累的影响,就会对学生接受其原有认知当中的那些概念的科学定义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3]。

二、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脑海中形成不科学的“气候”前概念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原有认知的不足

学生在未进行“气候”这一概念的学习之前,对气候的认知大多属于一知半解型,且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

2.相关概念的混淆理解

相关概念有“天气”和“气候”、“气温”和“温度”等,例如气温和温度,未经过正式的地理学习,学生对于温度概念的细化是没有认知的。

3.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

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学生对于天气和气候的差异还是有所了解的,但学生也许没有细心留意或者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导致其在“气候”这一前概念上存在着不科学的认知。

4.已学知识的遗忘

不少初二学生对初一已学的有关“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比较,掌握程度并未达到领会、应用的程度。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初一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仅停留于对已学概念的理解掌握,未经反复、强化,导致遗忘;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初一学习阶段,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仍是不科学的,无法对已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与评价。

三、前概念转化策略

1.科学探测“气候”前概念

教师不能自己主观判断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思维特点也不一样,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具体的方法、措施去科学地探测学生的前概念。以“气候”一概念为例,首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法,从气候这一概念的要素、特点等方面去设问,了解学生对气候的认知程度。但这毕竟是预设的问卷,所以有些问题可能会被掩盖,这时,可以再采用访谈法。采用访谈法能了解学生对所填问卷的整体感知,揭示其对气候这一概念最直接、最本质的理解。对于谈话内容,教师要及时整理分析,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相应教学措施。

2.创设教学情境,细化气候概念

对于学生而言,“气候”并不属于日常生活当中的高频词汇,但与气候相关的概念,或者受气候影响的地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则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概念学习中从形式上的认知,上升到本质上的认知,还要再回到现象,加以应用,反复迁移,促进认知的螺旋上升。结合气候的科学概念,教师要在不同的课上创设不同的情境,将气候概念进行细化[4]。气候这一概念的具体细化如图1所示:

譬如,针对气候要素之一——气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其作为一个具体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概念。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理解气温在气象学上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即空气温度,并且创设生活情境,科学引导学生将气温与温度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

3.丰富日常生活观测及调查体验

对于“气候”这一概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丰富其日常生活观测及调查体验。例如,为了丰富学生对各地气候的感知,教师可建议学生利用假期去各地旅游,回校后互相交流自己所见所感。例如,某学生在寒假2月去了泰国普吉岛旅游,当地正处于干季,也是当地的旅游旺季,艳阳高照,晚上或有点零星小雨。经导游介绍,该生了解到当地5月为雨季,天天下雨,游客大量减少,属于旅游淡季,景点价格下滑。接着,该生于2月下旬又前往哈尔滨看冰雪大世界冰雕,当时为该地旅游旺季的尾声,冰雕展即将结束,可观察到当地汽车都在路中央行驶,路中间没有积雪。边上还有堆积未融的冰。在假期结束之后,教师让这位学生介绍自己在假期中的观察、体验及感受,分析为什么相近时段所去之地景观差异如此之大。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气候与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普吉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气候特点;而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时间较短。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知气候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起来便不会很机械、很被动。

4.紧扣教材,联系实际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现实生活环境,将地理概念形象化、生活化。对于“气候”概念,学生易与“天气”这一概念相混淆,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多变的天气》这节内容,重难点知识即包括区分气候与天气这两个概念。针对这一知识点,课本中有活动题让学生练习:“以下四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①昆明四季如春;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③明天大风降温;④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教师要利用这一活动题,结合生活实际,将题目中的语句还原到现实生活情境当中,使其更形象具体。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同类型习题,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5.及时巩固科学概念,防止遗忘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气候相关知识点,初二学生已有所遗忘,说明其没有及时复习,学生不科学的气候前概念依旧存在,未被转化。另一方面,每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方式不同,最終的知识建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及时强化科学概念,而“气候”概念本身就贯穿于整个地理学科,处于重要地位,并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当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防止学生遗忘。可采取的策略有:第一,定期复习并检测,及时提问或检测气候有关知识,以加深学生印象。第二,随时检测。这种形式是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的,例如尝试回忆,也就是“过电影”,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回忆,效果远好于机械的反复识记。学生还可以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对所学概念就能加深印象,理解错误的能得到纠正,正确的能得到承认,记忆也得到巩固。第三,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体验,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新概念,这样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例如组织一次研学旅行,让学生去到与自己生活的环境有所差异的地区,让学生意识到气候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四、结语

对学生前概念的研究事实上也是一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将理论付诸实际教学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笔者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学生“气候”前概念的科学转化策略,以此为例,虽不能指导所有地理概念的教学,但对部分类似概念的教学还是有可供参考借鉴之处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徐玲琳.顺势而导,将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J].教师,2017(31):75.

[2]  肖金花.初中生地理迷思概念的研究[J].地理教学,2016(3):10-16.

[3]  江晔.地理概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3 (4):75-79.

[4]  宫作民,秦雪.英美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启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5):4-5.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气候概念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