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口头文化的采录与整理

2021-01-11 22:17汪国胜
华中学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口头歌谣方言

汪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项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项语言保护工程。作为工程的专项任务,我们于2020年实施了“湖北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及数据库建设”项目。

一、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本项目以湖北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作为研究内容,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1.1 口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语言资源的金库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语言记录文化。语言与文化与生俱来密不可分。

口头文化活跃于民间,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源于远古、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也有反映劳作技艺、婚姻爱情、道德智慧、交友结盟的生活故事,体现人生感悟、表达生活哲理的寓言和嘲讽时弊、诙谐幽默的笑话;还有反映世风民情的民歌民谣、叙事抒情的长篇史诗,浓缩生活生产经验的谚语、生动含蓄富有幽默情趣的歇后语;至于评书大鼓、道情善书、快板弹词、地方小戏之类的曲艺,更是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这些口头文化,既真实记录了民间生活,也生动展现出民间智慧,为百姓所喜闻乐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又是语言的艺术,是方言研究的“活化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资源的金库。

1.1.2 湖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口头文化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是古代楚国的中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三大文化层(楚文化层、汉文化层、鄂文化层)和六大文化圈(以荆州为中心的荆楚文化圈、以郧阳为中心的秦楚文化圈、以襄阳和黄冈为中心的晋楚文化圈、以宜昌为中心的巴楚文化圈、以咸宁为中心的吴楚文化圈、以恩施为中心的土苗文化圈)[1]。湖北的楚汉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鲜活地表现于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的口传作品。比如,屈原的传说、王昭君的传说、董永的传说、木兰的传说、伍子胥的传说、苏东坡的传说、三国人物的传说、三峡的传说、黄鹤楼的传说、古琴台的传说、贱三爷的故事、徐苟三的故事、巧女的故事、傻婿的故事、学艺的故事、孝敬的故事等等,流传至今,经久不衰。武当山脚下的伍家沟村是闻名全国的故事村,人人都会讲故事;素称“三峡门户”的宜昌更是故事风行,农民故事家刘德方一人能讲400多个。《诗经》的编者据说是尹吉甫,尹吉甫就出生在湖北的房县,这里民歌兴盛;流传于鄂西北、长达3000多行的长篇叙事山歌《黑暗传》,堪称创世神话史诗,当年它的发现震撼了神话学界,为世界所惊叹;以《龙船调》《六口茶》为代表的利川民歌更是名扬天下。“清江民歌多又多,千千万万用船拖。前船已到武汉市,后船还在利川河,肚子里歌儿还没说。”这首“五句子”土家族民歌虽说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当地民歌的繁荣。至于民间曲艺,诸如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道情、沔阳渔鼓、兴山围鼓、长阳南曲、利川小曲、汉川善书、恩施傩戏、巴东堂戏、襄阳花鼓戏、建始喜花戏、英山采茶戏等等,名目繁多,各显神韵,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湖北丰富的口头文化,极大地活跃了湖北的地方文化生活,也显示出湖北人民语言和艺术的才能。

1.1.3 湖北口头文化亟待有效的采录整理和开发利用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电影、电视剧等现代艺术形式的盛行,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有的处于濒危状态,如同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一样,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性的采录和保护,就有消亡的危险。特别是随着口头文化传承人的自然减少(如位于“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榜首、能讲500多个笑话、会唱1000余首民歌的五峰山民刘德培,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能讲250多个故事的长阳“故事王”孙家香已相继去世),口头文化的危机日趋严重。因此,口头文化的采录和保护成为当务之急,时不我待。在采录保护的同时,还需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使其恢复生机,世代传承。

1.1.4 湖北口头文化缺乏原生态的记录和现代化的保护

口头文化涉及语言、文学和文化,因此,对于口头文化的采录有着不同的角度和需要。

湖北的口头文化,从方言的角度进行采录,有两次大的有组织的行动。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赵元任、丁声树等先生根据当时中研院史语所的规划,对湖北71个市县中64个市县的方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并于1948年出版了《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第二次是21世纪20年代“中国语言保护工程”的湖北汉语方言调查,共调查了80个市县的方言,实现了湖北方言调查的全覆盖。这两次调查虽然主要着眼于方言,但也涉及口头文化,“语保工程”就明确规定了口头文化的调查内容,只是分量较少。

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对湖北的口头文化进行采录,始于20世纪初,当时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就发表过武汉蔡甸的歌谣。20世纪50年代,湖北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采录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和歌谣,出版了民间故事集《种桃老人》《土家族歌谣选》等民间文学作品。真正对湖北的口头文化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调查是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中期,湖北民间文化工作者根据文化部、国家民委的要求,对湖北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进行了广泛的采录。据粗略统计,当时共采录故事2.4万多篇,歌谣15万多首,谚语60多万条,除编辑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之外,还编印了故事资料43种,歌谣资料34种,谚语资料38种,其中正式出版的有25种[2]。这次的采录,可谓计划宏大,成果丰厚,对于湖北口头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参加这次采录的都是民间文化工作者,没有语言学者的参与,采录的着眼点是文学和文化,而非语言。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次大规模的采录有两个明显的缺憾:其一,采录的民间故事大都经过文学加工,削弱甚至消除了方言成分;其二,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只有书面文本,没有完整的与之对应的音像文本,未能忠实记录口头文化的原生状态,客观保存地域方言的真实面貌。为了有效地推进湖北口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必要着眼于方言,利用现代化的音像技术手段,再对湖北口头文化进行采取和整理,并建立口头文化资源库,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1.2 研究价值

本项目的实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1.2.1 学术价值

第一,可以为汉语方言的研究提供语料,促进方言学科的发展。

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调查不同,本项目重视方言因素,采录的材料尽可能保留方言的原始风貌,可以作为方言研究真实可信的鲜活文本。事实上,很多方言词语和方言说法会反映在民间故事、歌谣当中。比如荆州地区民谣《颠倒歌》:“倒唱歌,顺唱歌,河里石头滚上坡。先生我,后生哥。爷喜时,我抬箩。嫁娘时,我抬盒。我打家婆门前过,家婆睡摇窝,舅爷摇家婆。”这首民谣还有异文:“月亮哥,半边梭,打铜锣,倒唱歌。爹爹完婚我打锣,姆妈出阁我抬盒。一人抬轿八人坐,抬到家家门口过。家婆还在摇窝坐,拱呵拱呵要妈索。”其中“爷、娘、家婆、舅爷、爹爹、家家、姆妈”都是方言称谓,“抬盒、打(从)、箩、摇窝、出阁、妈(奶)、索(吸)”等也都是方言词语。又比如麻城民歌《与北风斗狠》结尾的两句:“管你北风停不停,战得我赢算你能。”[3]“战得我赢”就是方言说法。这些方言成分,对方言研究来说,都是难得的语料。

第二,可以为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素材,促进民间文学的繁荣。

湖北的西南和西北地区,民间文艺活跃,可以说,它时时处处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故事村”伍家沟村人人都会讲故事,“故事王”孙家香一人能讲250多个故事;鄂西北的山民干活,往往以民歌相伴,打猎有“猎人歌”,薅草有“锣鼓歌”,上山有“砍柴歌”,放牛有“牛郎歌”;绣花有“绣花曲”,抽烟有“烟袋歌”,祝寿有“祝酒歌”,婚礼有“闹房歌”,丧礼有“打待尸”,年节有“彩船歌”[4]。这些都只是湖北民间文艺的缩影。民间故事也好,歌谣曲艺也好,文学色彩都很浓厚,科学采录,有效传承,这些民间作品不仅可以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源头活水,也会焕发民间文学的勃勃生机。

第三,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的深化。

还是拿歌谣来说。湖北的歌谣形式多样,有仪式歌、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逗趣歌、风物歌、节令歌、情歌、儿歌等等。仪式歌又分很多种类,祭祀、婚嫁、生育、丧葬、祝寿、建房、迁居等,都有成套的仪式歌。比如鄂西北作为丧葬仪式歌的“打待尸”,就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分引唱(起头歌)、正曲、尾声(还阳歌)三部分,正曲又包括开歌路、转鼓、孝歌、盘歌、四游八转、翻田埂等[5]。鄂西南过去流行“哭嫁歌”。《利川市志》记载:“本地姑娘出嫁兴‘哭嫁’,不哭、哭不好则被认为不吉利、不能干,因此,凡姑娘从小就要学‘哭嫁’。‘哭嫁’时间一般3—7天,多则长达1月之久,每天傍晚开始,半夜方休。哭时一般都有9个未婚少女陪伴,俗称陪十姊妹。越近嫁期,陪哭者越多,哭声越大,哭爹妈的恩情,哭姊妹的离别,哭兄弟的情义,哭出嫁后做媳妇的苦楚,其情切切,哭而不哀。”[6]下面是一首节令歌:“二十三,打扬尘;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年办毕;二十八,插香蜡;二十九,百事有;三十夜,昙花谢;初一早,年拜了;拜年拜年,踝膝向前,恭喜三婆,又是一年。”[7]这些仪式歌和节令歌,反映了当地的风俗民情,是民俗学和文化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1.2.2 应用价值

第一,有利于推动民间文化的多元发展,丰富湖北的文化生活。

随着现代文化形式的流行,湖北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冲击,有的濒临消亡。比如,恩施过去盛行的“哭嫁歌”,据调查,现在会唱的人已经很少,哭嫁的习俗会慢慢成为人们的历史记忆。又比如,秭归的建东花鼓戏,随着老艺人的离世,也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及时采录抢救这些民间文化,并加以传承,可以使民间文化得到弘扬,多元发展,民间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第二,有利于提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活跃湖北的文化旅游。

湖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三峡奇观、三国战场、屈原故里、东坡赤壁、荆州古城、襄阳隆中、黄鹤楼、古琴台、武当山、木兰山、关帝庙、闯王陵、恩施土司城、十堰神农架,这些名胜古迹都有美丽的故事传说。采录传播这些口传作品,有助于湖北文化旅游的发展。

1.2.3 社会意义

第一,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

口头文化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延绵的精神血脉。采录口头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挖掘文化内涵,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作用重大,意义深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二,有利于加强文化的多样性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同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一样,语言也需要多样性,文化也需要多样性。抢救性地采录和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文化,既是对语言、方言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对于语言和谐和文化和谐、民族和谐和社会和谐,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内容与目标

2.1 研究内容

2.1.1 研究对象

本项目以湖北的口头文化为研究对象,重在抢救性地采录故事、歌谣、曲艺等形式的湖北民间口传作品,特别是濒危的口传作品,并通过音像载体永久保存,使之成为可开发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

2.1.2 总体框架

本项目的总体构思是,忠实采录并整理湖北不同形式的民间口传作品,并从方言文化角度进行初步研究;同时,以音像形式建成可永久保存和有效开发利用的湖北口头文化数据库。

本项目拟采录整理的湖北民间口头文化大体可以分三大类。

第一类:湖北故事类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

(1)湖北民间神话的采录整理

(2)湖北民间传说的采录整理

(3)湖北民间故事的采录整理

(4)湖北民间笑话的采录整理

(5)湖北民间童话的采录整理

第二类:湖北歌谣类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

(1)湖北民间民歌的采录整理

(2)湖北民间民谣的采录整理

(3)湖北民间童谣的采录整理

(4)湖北民间长诗的采录整理

(5)湖北民间谚语的采录整理

(6)湖北民间歇后语的采录整理

第三类:湖北曲艺类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

(1)湖北大鼓的采录整理

(2)湖北道情的采录整理

(3)湖北评书的采录整理

(4)湖北小戏的采录整理

上述分类是概括性的,不是很严格的,也不是很全面的。比如,谚语和歇后语,严格来说属于俗语,因为比较短小,姑且归入歌谣类。又比如,湖北的曲艺类口头文化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如湖北郧阳,就有郧阳花鼓、郧阳曲子等形式,这里我们只是列举了几种湖北比较常见的曲艺形式。

2.1.3 分支课题

根据总体构思,本项目设立了5个子课题:

子课题1:湖北故事类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

子课题2:湖北歌谣类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

子课题3:湖北曲艺类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

子课题4:湖北口头文化的多维研究

子课题5:湖北口头文化数据库建设

这是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立的子课题。本项目还根据不同的区域设立了9个子课题。比如“宜昌口头文化的采录与整理”,其中“宜昌”是指宜昌地区,涵盖了夷陵、兴山、远安、秭归、长阳、五峰、宜都、枝江、当阳等9个区市县。

2.2 预期目标

2.2.1 保存原生态的湖北口头文化

本项目对口头文化的采录不同于民间文学的调查,不对文本进行文学加工,只做忠实于原貌的整理;不改变文本的原始样式,力求保存其真实的原生状态。

2.2.2 保存全息化的湖北方言语料

本项目对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化的采录,既有声像文本,也有文字文本,完整保存方言信息,为方言研究提供真实可信、信息完备的语料。

2.2.3 提供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样本

本项目采录的故事类、歌谣类、曲艺类口头文化文本,既可以作为方言研究的语料,可以作为民间文学、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样本。

2.2.4 提供社会性的咨询开发服务

本项目采录的所有数据,均将作为社会的共享资源,面向学界和大众开放,既提供社会咨询服务,为地区文化发展的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以供学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开发利用。

三、思路与方法

3.1 总体思路

本项目覆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多,采录任务重,如何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稳步实施,以保证预期目标的圆满实现,这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总体思路是:

3.1.1 突出重点, 兼顾全面

就内容而言,三类口头文化中,重点采录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口语性更强,更能反映方言特色。其次是民歌民谣,这类作品更能反映民俗民情。就区域而言,重点采录湖北西部和中部的恩施、宜昌、襄阳、十堰、荆州等地的口头文化。相对来说,这些地区(比如闻名全国的故事村——十堰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伍家沟村)的口头文化更为丰富,也更有特色。就对象而言,重点调查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比如宜昌市夷陵区的故事大王刘德方、十堰丹江口市民歌手姚启华、武汉市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家张明智。

3.1.2 严格选材, 体现三性

采录内容的选取力求体现“三性”。第一,科学性,能客观反映湖北口头文化的原生状态。第二,典型性,能真实体现湖北口头文化的地域特色。第三,全面性,能清晰透视湖北口头文化的基本面貌。

3.1.3 音像摄录, 文字转写

对确定的采录内容,先按统一的技术规范进行音像摄录,再将摄录的材料转写为书面文本,再对书面文本进行整理。

3.1.4 先行试点, 后续铺开

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全省范围的口头文化的采录尚属首次,缺乏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为了确保采录质量,拟先选择一个地区或一个市县作为试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方案,再在其他各区全面展开。

3.2 基本方法

3.2.1 文献梳理

通过文献,了解湖北民间口头文化的收集及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或线索,开展本项目口头文化作品的采录和文本研究。

3.2.2 田野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以音像手段采录口头文化作品。为了保证调查质量,项目组将制定严格细致的调查规范,对于调查内容的确定、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程序的安排、调查方法的运用、调查材料的核对等,都将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3.2.3 研究手段

本项目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手段:一是田野调查,通过调查,获取口头文化的真实文本;二是音像摄录,通过音像,保存口头文化的原生状态。

3.2.4 工作路径

本项目的实施,将采取“三段六步”(三个阶段、六个步骤)的工作路径。①准备阶段。步骤1:摸清基本情况。一方面,通过多方访询,掌握湖北民间口头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分布状况;另一方面,通过文献查阅,了解湖北民间口头文化的收集及研究现状。步骤2:确定调查内容。步骤3:制定调查方案。②采录阶段。步骤4:组织田野调查。③总结阶段。步骤5:材料整理转写。步骤6:形成预期成果。编辑《湖北口头文化》;发表湖北口头文化研究系列论文;建成湖北口头文化数据库。

四、重点与特色

4.1 采录重点

本项目的重点是,忠实而全面地采录湖北的口头文化。一方面力求忠实,客观记录湖北口头文化的自然形态(原生态);另一方面力求全面,尽可能多地收集本项目所确定的三类湖北口头文化作品,能够反映湖北口头文化和湖北各区方言的基本面貌。

4.2 研究特色

4.2.1 采录手段的科学

以往对民间故事类、歌谣类口头文化的调查,一般采用纸笔记录的方式,不能反映口头文化讲述和表演的真实过程;本项目将运用音像摄录的现代化手段进行采录,可以反映民间口头文化的原生状态,可为方言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更为真实准确全面的文本信息。

4.2.2 调查程序的规范

本项目的调查,将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从调查内容的确定、调查对象的遴选、调查过程及方式的掌控、摄录设备及技术的把握、材料的整理及核对,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调查的质量。

4.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本项目提出忠实记录和客观反映口头文化及汉语方言的原生状态;倡导充分挖掘民间口头文化资源,深化语言(方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强调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科学保护,进一步彰显语言和谐和文化和谐,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2.4 应用价值的显示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活跃湖北的方言研究,丰富湖北的文化生活,推进湖北的文化旅游,规划湖北的文化前景,都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显示出广泛的应用价值。

五、结语

湖北的口头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侧重语言的角度对湖北的口头文化进行大范围的科学采录,历史上尚属首次。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型文化样式的兴起,传统的口头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磨损;特别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区域方言的快速变化,以方言为载体的口头文化呈现出逐渐削弱的趋势,有的处于濒危状态。全面采录口头文化,科学保护珍贵遗产,传承优秀文化根脉,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开展湖北口头文化的采录整理,无论是对汉语方言的保护,地域文化的传承,学术研究的推进,还是对社会文明的建设,文化自信的增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陈建宪:《荆楚民间文学》,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年,第3~7页。

[2] 陈建宪:《荆楚民间文学》,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年,第15页。

[3] 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62~163页。

[4] 陈建宪:《荆楚民间文学》,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年,第109页。

[5] 陈建宪:《荆楚民间文学》,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年,第115页。

[6] 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3年,第487页。

[7] 陈建宪:《荆楚民间文学》,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年,第50页。

猜你喜欢
口头歌谣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春天的歌谣》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