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月梅,高俊仙,李永琛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又称木瓜、文官果,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文冠果属(Xanthoceras),1属1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文冠果适应性强,耐干旱、抗严寒、抗瘠薄,在轻度盐碱、多石的山地,黄土丘陵、沟壑、撂荒地以及沙荒地等均能生长发育。在我国北方年降雨量大于150 mm,海拔52 m~2 260 m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山西省文冠果分布范围广,目前多以野生、半野生状态存在,花色多样、果实大小各异、单株产量差异显著,种质资源丰富。开展山西省文冠果种质资源调查工作,了解文冠果的种类、分布、数量、质量、保护和经营管理状况,进而选出一批优良单株和优良林分,建立山西省文冠果种质资源数据库,可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和基因库奠定基础。
调查范围涉及山西省11地市及各县。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野生资源、古树资源、人工林、特征特性资源。
对山西不同气候区域内文冠果资源进行调查,记录立地条件、生长环境、树体特征、开花结果情况等,并填写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优良单株调查表、凭证标本采集记录表等。对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合理建议。
广泛收集山西省文冠果种质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森林资源档案、林相图、林业区划树木志、植物志、植物图鉴、植物检索表、地方志、植物名录、植物资源、森林资源和古树名木等,大致判断山西文冠果的分布范围和类型。
根据文献查阅结果,结合当地林业部门的信息资料,以临汾、晋中、吕梁、朔州、大同为重点调查区,兼顾运城、长治、阳泉等市区,以行政区划的村为单位逐一进行调查记录。
主要分布于吕梁山黄土丘陵区,在太行山石质山区分布较少。其分布特点可总结为:
1) 地理范围广。北纬35°30′~40°26′均有分布,横跨5个纬度区。最南部临猗县有古树资源及野生分布,最北边天镇县有古树资源。
2) 海拔跨度大。最低海拔430 m(夏县水头镇牛家凹村),最高海拔1 605 m(神池县义井镇永祥山村),大部分资源生长于海拔800 m~1 100 m处。
3) 年均温差别大。从北部年均温6.4 ℃的平鲁县到南部年均温13.5 ℃的永济市均分布有文冠果野生资源。
3.2.1 土壤特点
野生成片的资源全部位于土层较厚、瘠薄、干旱的地堰、崖壁处,土层薄或砂石土含量高的区域未发现自然分布。
3.2.2 坡向特点
绝大多数资源生长于阳坡、半阳坡,少量资源生长于半阴坡、阴坡。
3.2.3 生长环境特点
主要分布于以灌木、草本资源为主的区域,而在乔木资源丰富、郁闭度大的地方未见分布。
研究发现,文冠果资源多呈片状、散生或零星分布,说明文冠果是喜阳植物。
文冠果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序上有孕花和不孕花。部分孕花将来发育为果实,另一部分孕花和所有不孕花脱落。由于各资源花及本身生长结果遗传特性的差异造成花序坐果数不同。调查发现,每序1果~3果资源占63%,每序4果~10果资源占47%.坐果最多的资源是Y03,每序多为6果~11果。
文冠果心皮数代表果实的裂数,心皮数与文冠果的单株产量呈显著相关性。心皮数多的资源,具有丰产潜质。调查发现,文冠果果实多为3心皮、4心皮,少见5心皮。且每一资源果实几乎都有多个心皮类型,其中,3心皮果实占多数,4心皮果实占少数。
文冠果果内种子数受遗传影响较大,其数量的多少显著影响单株产量。敖妍通过通径分析认为,果内种子数对种子产量起决定作用。经调查分析发现,文冠果每果内有8粒~32粒种子,其中,以12粒~20粒居多。在调查到的资源中,Y03果内种子数最多,达到32粒。单粒种子质量0.66 g~2.42 g,冠红最大单粒重2.42 g.
根据果实纵径和横径的大小将果实划分为小球果、大球果、扁球果、倒卵果、桃形果、椭圆形果、柱型果7种类型。小球果综合性状最佳,是选优和推广的优良类型,大球果、柱型果次之。
所有资源的顶芽和侧芽都能形成花芽,而绝大部分资源侧芽形成的为不孕花,不能结果,仅顶芽能形成可孕花。少量资源的侧生花序能形成可孕花,如,冠硕、冠红等,其顶芽、侧芽都能结果。所以,对文冠果进行整形修剪时,要注重培养顶芽,尽早疏除侧芽上的不孕花序,以节约养分,提高坐果率。
由于枝条的年生长量不同,部分资源枝条较细,生长过程中易弯曲下垂,呈匍匐型生长,发展为灌木。部分资源枝条较粗,支撑性好,树体较直立,发展为乔木或小乔木。
文冠果叶片为复叶,一般由15片~21片小叶组成,小叶片背面可分为无被白粉、微被白粉、明显被白粉3类。其中,小叶背面微被白粉的资源最多,达到46.7%;无被白粉的资源占40.0%,明显被白粉的资源占13.3%.
文冠果花分为单瓣花和重瓣花。单瓣花有多种花色,常见有白、浅黄、黄、粉、浅红、深红等。山西省文冠果资源以白色、粉色为主,白色花系占78%,粉色花系占22%.近几年,沁水、翼城等地引进5种深红、大红单瓣类型和重瓣类型,正在试栽中。
许多文冠果资源2 a开花1次,即花芽形成需要2 a时间,出现隔年结果现象。调查发现,隔年结果资源约占85%,连续结果资源仅占10%左右。为了提高文冠果产量,育种目标应优先选择连续结果资源。
调查中涉及百年以上的文冠果古树7株,分别位于代县、朔州、临县、翼城、大宁、吉县和夏县。最老古树位于代县,树龄约1 000 a,胸径1.6 m,目前生长结果良好。据资料记载,山西省100 a以上的文冠果古树资源有43株,由于各种原因,现实际存在的并不多,仅调查到7株,资源流失严重。
文冠果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耐瘠薄特点,适应性强。其花、茎、叶、果、种仁含有不同的有益成分,今后应从其药用性、保健性、观赏性、丰产性等方面进行开发利用。
在某一性状或多个性状方面表现优良的资源,除应加强母树保护外,建议采集接穗、异地嫁接保护,防止遗传资源流失,可建立资源保存圃、优系资源比较圃等。
通过树立标志牌、建树围、加强土肥水管理对古树资源进行保护;对集中连片的野生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从中选育优良类型、优良单株,培育优良品种或特异品种,并推广栽培,丰富当地树种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