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李传庆,程永志,彭宇飞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征(chronic exertional compartment syndrome,CECS),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肌肉充血、扩张使得无弹性的筋膜室内的压力出现可逆性的增高,导致组织灌注受损,继而肢体出现缺血性疼痛、感觉异常以及运动障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我们用针刀治疗小腿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陈某,男,23岁,2020年01月15日就诊。约1周前在跑步约30min后小腿前外侧出现疼痛并随着跑步的时间及距离的加长逐渐加重,停止跑步休息约30min后症状逐渐减轻,休息约1h后症状基本消失。曾在当地医院行针灸、理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查运动后可见右小腿外形基本正常,右小腿胫前区肿胀,皮温略高,局部皮肤张力增高,压痛(+),右踝关节背伸时右小腿疼痛加重,右踝部跖屈力量减弱,右足背皮肤感觉减退,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基本正常,末梢血运略弱。X线检查右侧胫腓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动静脉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小腿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取仰卧位,平卧于治疗床上,用记号笔在皮肤上标记神经、血管结构的浅表位置,筋膜松解减压进针点(右胫骨结节外侧3cm,右外踝上10cm)。使用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于进针点周围行局部浸润麻醉,左手固定进针点周围皮肤,右手持针刀于进针点处刺入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至前筋膜室,使针体与小腿皮肤垂直,针刀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平行,刺入筋膜室时可感觉到有明显突破感,沿筋膜及肌肉的走行方向纵行切割3~5刀,切割后感觉刀下有松动感即可出针,出针后用无菌敷料压迫针眼止血,用碘伏棉球消毒针眼及周围2~3遍,最后用创可贴贴敷。2天内保持针眼干燥,右下肢减少活动。治疗1次后右小腿肿胀及疼痛显著减轻,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肌肉的充血、扩张使相关筋膜室内的压力增高,同时因为筋膜的肥厚及磨损所引起的筋膜顺应性降低导致筋膜室内的容积不能随着筋膜室内容物体积的增加而增大。骨筋膜室内压力不断地增高压迫其内的血管和神经,促使局部组织的血液灌注相对不足,肌肉和神经的缺血导致肢体的疼痛及感觉的异常[1]。在休息时通常没有症状,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及运动时间的增长,在没有遭受创伤的情况下,肢体开始出现疼痛,通常为烧灼样痛、胀痛、酸痛以及肌肉僵硬等。或伴有受累筋膜室周围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和及肢体无力[2]。症状休息后可逐渐缓解直至恢复正常。查体应当在症状出现后进行,按压受累肌肉及使其做被动运动时会感觉到疼痛。触诊受累骨筋膜室时会感到局部张力增加,有紧绷感,部分可合并肌疝[3]。针刀治疗可对紧张的骨筋膜室进行减压,对增厚的、瘢痕增生的筋膜进行松解,减少骨筋膜室内的压力,恢复筋膜的顺应性,从而恢复骨筋膜室的正常生理功能,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患者更易于接受的优势,但针刀疗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在操作过程中术野缺失,可能会损伤局部肌腱血管及神经,从而出现并发症。因此,术者必须熟知局部解剖结构,并且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及针刀的操作规范,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