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辉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第二中学,甘肃 定西 730500)
自新课改政策提出后,课堂教学的主体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教师转化为学生,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身引导作用,而并非一味地、强硬的为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只能起到反作用。在分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促使每个层级的学生均可面向教学过程。
随着教育体制的更迭,国内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受到先进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的落实,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愈发常见。国内又将分层教学称之为分组教学或者能力分组,近些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大力推广,并取得较优异的应用效果。具体而言,分层教学就是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生学习现状与能力现状,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学习小组并且进行区别对待。教师在不同学习小组中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促使每个层级的学生均可得到明面上的提升。在未来,分层教学将会成为中小学乃至高中生的主要教学模式。自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20世纪以来,分层教学即成为高中教育的一大特征。教育部门早在19世纪初期就开始大量开展针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在研究过程中,分层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理论中最受争议的话题,但是随着近年来的实践运用,关于分层教学的争议声音逐渐消失[1]。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为了方便落实分层教学法,将分层教学大致分为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分层走班模式、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以及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分层教学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着身积极效用。在以上6种教学模式中,实行最广泛、落实最深入的就是分层走班模式以及“分层互动”教学模式。首先是分层走班模式,分层走班模式在国内初高中化学教学中较为常见,主要为了将每个班级中相同层级的学生进行统一教学,以此保持同一层级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提升每个层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就是“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其中的分层则是表示一种隐性的含义。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调研,充分掌握各层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组,从而形成不同学习群体,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互帮互学的学习关系[2]。
分层教学法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类产物,通过分层教学法能够促使教育工作者全面掌握各层级学生的学习现状,且考虑到各层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方案。从实际效用上分析,分层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发展高度与思维高度,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为止,课堂教学是综合素质教育推行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行效果。传统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往往没有正视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采取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因此阻碍了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均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推行目的,因此应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进大量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构建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优质教学体系。分层教学能够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保证教学方案的针对性,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众所周知,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数高中化学教学并未重视对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形成了单一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学习能力的提升。虽然个体发展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必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宗旨。个体发展之间的差异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具体而言,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分析与探索同一知识点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各层级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提升学生的兴趣。结合以上论述发现,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正视学生个体发展之间的能力差异,并探究个体差异对分层教学的实际影响,以此有效落实分层教学模式。
在我国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沿用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该理念凭借其合理性与适用性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作为重要的评判依据。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法逐渐同化了学生发展之间的个体差异,同时违背了综合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的实际发展要求。我国古代曾有一位教育学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这位教育学家就是孔子。而后该理念发展至宋代,又由朱熹进行完善,提出了“孔子教学,各因其材”的理念。由此可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发展历程较长,具备较为完善的实践体系,分层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4]。
随着综合素质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深入落实,“最近发展区”理论逐渐普及至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实际上就是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区域,“最近发展区”不仅面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果,同样也面向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各层级的学生甚至是每位学生均存在发展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发展差异大部分体现在学习成绩、学习特征、综合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特长发展,基于此,才能制定科学合理、可行长效的教学改善措施。
对于学生而言,自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在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自主意识与能力都将充分发挥积极效用,推动学生的长足进步。虽然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但是难却难在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培养与“塑形”阶段。自主学习是高中生的必备能力,在培养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主动接受知识、探索知识。自主学习模式与传统学习模式存在天壤之别,从本质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惯性。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承认学生之间的层次与差别,合理实施教学措施,并布置科学的学习任务,增强学习动机。
前文提到,分层教学就是教育工作者通过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层级,以此实施科学的教学措施并提升教学效率。想要有效落实分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首先有针对性地将学生进行分层或分组,可通过日常提问、测验、观察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此实现学生分层[5]。通常情况下,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与困难生三个不同层级,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能力变化与成绩变化。由于学习层级是可以随时变动的,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每个阶段的测验成绩与能力提升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小组或层级,确保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分层教学的第一阶段,即学生的分组与分层可见,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不同,此外,部分学生的意识形态较为特殊,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包括学生发展之间的个体差异。真正落实了分层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轻易地发现,每个层级的学生均具备不同的目标、方案与意识形态。综上所述,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促使各层级学生均可明确适合自身的教学要求。在高中化学的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分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起点目标、中等学生应达到的基础目标、优等学生应达到的提升目标等等。
分层教学的备课环节较之传统的课前备课工作相对复杂,难度较高,教师必须付诸更多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前备课环节,以此确保教育工作者在课上能够明确所授课程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教学质量是关键,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为了有效提升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结合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差异与现状合理制定教学方案,理清自身的课堂教学思路,以此保证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前提,教师应当认真钻研相关的教学材料,以此落实更深层次的分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引导作用,始终坚持给学生营造更高效、更有趣的课堂氛围,努力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课前,教师应为学生布置相同深度的预习任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以及对知识点的诠释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合理划分学习层级以及学习小组,保证每位学生均可感受由分层教学所带来的学习乐趣[6]。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在国内教育领域中得到大力推行,且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应用成效,尤其是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还可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以此梳理自身的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