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 015 986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2020年,农业生产克服疫情冲击、洪涝灾害等影响,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禽蛋奶产量稳定增长,农业生产好于预期。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 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65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 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牛肉产量672万吨,增长0.8%;羊肉产量492万吨,增长1.0%;禽肉产量2 361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 468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3 440万吨,增长7.5%;猪肉产量4 113万吨,下降3.3%。2020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0%、35.1%。
1月19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中高风险地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因地制定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各项责任措施,强化涉疫村庄包场包户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帮助养殖场户解决好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畜牧业平稳有序发展。
《通知》要求,中高风险区涉疫村庄要在严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排核酸检测阴性人员做好畜禽养殖和动物防疫,其他人员不得进出生产区或畜舍,实行畜禽封闭饲养管理。落实动物疫情监测排查、强制免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及其产品运输车辆管理及消毒等措施,重点加强涉疫村庄畜禽养殖场所的全面消毒。保障仔畜雏禽及种畜禽、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物流畅通,将出栏畜禽和肉蛋奶产品纳入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中高风险地区出栏的畜禽,经检疫合格实行“点对点”调运。
1月20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研究推动全省“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四川省委副书记、领导小组组长邓小刚主持会议并讲话。
邓小刚指出,过去一年,全省“三农”战线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统筹推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农业多贡献”年度任务,切实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好中央今年的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始终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加快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要全力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和应急预案,加强返乡人员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三不举办”要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要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10+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五年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当前,要重点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菜篮子”保供稳价、农作物田间管理服务、农村防灾减灾、重点人群关心慰问等工作,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为今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1月19日,四川省委农办主任,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组长杨秀彬主持召开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四川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精神、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第36次会议精神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农村地区和机关大院疫情防控工作。
会议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形成上下合力,同频共振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农民朋友过上一个安全、安宁、安定的春节。会议强调,要强重视、高站位,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全厅要高度重视、高度戒备,时刻绷紧疫情防控潜在风险这根弦,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慎终如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四川省克服非洲猪瘟影响,以超常举措千方百计推进生猪加快复产。建立超13万人的县乡村非洲猪瘟防疫队伍,完善“3+1”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控、封、堵、消”措施,全力降低非洲猪瘟对复产的影响;率先出台“猪八条”,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生猪占比提高到70%,推动县委书记担任县级生猪复产指挥部指挥长,对新增能繁母猪给予300元/头补助,对生猪出栏给予10元/头补助;完成2 438个项目建设,鼓励发展“楼房养猪”等新模式,“抓大不放小”带动中小散户养猪;深入开展“瘦肉精”“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饲料抽检合格率98.7%。2020年生猪出栏5614.4万头、全国第一、恢复到2017年(即非洲猪瘟发生前)的85.3%,年末生猪存栏3 870万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存栏任务。
2021年1月7日,川猪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在四川梓潼召开。会议传达了2020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三台、江油、梓潼、苍溪、剑阁等五个项目实施县(市)及绵阳、广元市作了交流汇报,专家组对项目实施相关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建设方向交换了意见。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赵勇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对项目实施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加深认识。深刻理解集群建设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深刻意义、内在要求和建设标准,聚集上下游一二三产业特点形成各有重点、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产业高地。二要加快进度。目前全省项目整体基础较好、建设进度较好,各地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实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期完工。三要加快拨付。对于完工的项目要及时组织验收,同时加强监督指导力度,尽快将项目资金按规定拨付到位,防止资金沉淀。四加强监督。要切实做好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质量。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全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结果,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稳定向好。
据介绍,2020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4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6%、98.0%、98.1%、98.8%、95.9%。抽检的畜禽产品中,猪肉、猪肝、牛肉、羊肉、禽肉和禽蛋合格率分别为99.5%、99.6%、99.4%、99.3%、98.9%和97.1%。
农业农村部已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对监测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督办,要求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抽查,依法查处不合格农产品及其生产单位。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81号公告,审定通过25个畜禽和蚕,四川省蜀兴1号肉兔、大恒799肉鸡等5个新品种及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其中,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自主培育的“蜀兴1号”肉兔配套系是四川省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国家审定的肉兔配套系,由省畜科院肉兔育种团队,历经10余年连续5个世代的持续选育而成,是我国首个适宜早期上市的鲜活消费型肉兔配套系。综合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符合当前我国肉兔生产需要和配套系推广的客观实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十三五”全省畜禽育种攻关成效显著。下一步,四川将继续支持科企融合,整合资源,大力开展区域联合育种攻关,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为实现全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种源基础。
2021年1月16日,由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办的“2021兽药创新及发展战略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领导、行业同仁3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论坛,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兽药科技信息发布活动,发布合作信息150余项。论坛采用现场发布、网上直播、会刊登载、联盟网站发布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成为我国兽药科技转化又一创新合作形式。
2021兽药创新及发展战略合作论坛的举办,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农业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让兽药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的具体实践,促进了科研机构与兽药生产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了已有产品转化、已有项目与资金对接,为科研机构承接企业委托项目,为企业寻求科研机构承接攻关项目、寻求定项培训机构搭建了桥梁。对促进我国兽药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兽药行业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我国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生猪期货上市后,与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从种植、加工到养殖的完整产业链条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体系。生猪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猪肉贸易商等生猪产业各主体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将购买原材料(玉米、豆粕等)价格或销售产品(生猪)价格事先锁定在较理想的水平,规避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增加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据了解,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中粮肉食等上市公司均被纳入生猪集团交割仓库及分库,进入大商所指定交割库名单。
广元市利州区完善奖补政策,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一是品牌培育。成功注册猪产品标识的、获得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或产品认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万元;对获得绿色畜产品认证或四川著名品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获得有机畜产品认证或中国驰名品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二是品种改良。新建规范化的种猪场,一次性奖励二级扩繁场业主10万元、一级扩繁场业主20万元;新建人工授精站补助3万元;对种猪企业经批准从国外引进纯外血原种猪的,由区级财政给予不超过4 000元/头一次性补贴;从国内引进祖代(纯种)种猪50头以上,由区财政给予不超过1 000元/头补贴。三是标准化生产。获得市、省、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的,分别一次性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规模养殖。新改扩建存栏生猪500只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新建圈舍不超过300元/平方米,改扩建圈舍不超过180元/平方米。新改扩建的适度规模养殖户,家庭农场按照圈舍标准化程度给予适当补助或给予种母猪补助,补助额度不超过规模养殖场补助,科技推广费10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