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周文涛
仙人球是仙人掌科仙人球属多年生草本多浆植物,我们常说的多肉植物其实也包含了仙人球。仙人掌科有140 属2000 余种,大致可分为赏花、赏刺、赏球、赏锦这四类,我养的基本都是赏花型品种。仙人球的生命力顽强、耐热、几乎无虫病害、甚至不用施肥只靠雨水也能长得不错,特别容易养护,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花也特别漂亮,花语是坚强,也时刻提醒我任何时候都要坚强,而这些都是我喜欢仙人球的原因。
仙人球即能有性(种子) 繁殖也能无性(侧芽) 繁殖,通过侧芽繁殖的能完整保留母本的特征,而通过种子繁殖的则可能因为变异而产生具有新特征的个体,这也是播种爱好者沉醉其中的原因。我算不上播种爱好者,但我还是喜欢播种子,看着一粒小小的种子从破壳而出到慢慢长大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很有成就感。
今年夏天我收集了好几百粒仙人球种子,因为当时气温过高,所以拖到了9 月中旬才播种。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播种我肯定是要点播的,但这次刚点播完一小部分种子时女儿喊肚子饿了,我只好三两下将种子撒到盆里草草了事,两个大育苗盒刚好播完。后来想写一篇播种心得时,已经是10 月下旬,种子苗都有绿豆大了(图1-2)。
我总结一下这几年的仙人球播种心得:
种子:仙人球的种子分隐果和非隐果两种,隐果类的种子是长在球体里面的,从球体里挖出成熟的种子后球体也会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种荚坑,对球体的品相有一定的影响。所幸大部分仙人球都是非隐果类的,收种子并不影响母球的品相,它们的种荚像一个迷你火龙果长在球外面,种子成熟后种荚会自然裂开,用小刀把种荚小心切下来后将果肉连种子一起装进丝袜里面反复搓洗,直到果肉完全洗掉后晒干种子,然后密封好放冰箱冷藏或者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即可。
图1 点播
图2 撒播
图3
我养的这些品种种子颗粒都比较大,所以是用尖镊子一粒粒把种子从果肉中剥离出来,虽然比洗种子慢,但可以淘汰掉不饱满的个体,晾干后我就放在防潮箱里保存。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把种子上粘的果肉清理掉就好,这样做的好处是播种时种子不用消毒杀菌,播种后也不用担心会发霉,我播种也从来都不杀菌的。
后熟期:刚养花时买种子,卖家说某些品种有后熟期,我还以为是卖家种子质量不好以此理由忽悠人的,随着自己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后才知道是自己的无知错怪了卖家,部分品种确实存在后熟期。通常植物的种子是越新鲜发芽率越高,但存在后熟期的种子正好相反,刚收的新鲜种子反而发芽率很低,出苗不齐,需要将新收的种子保存半年至一年后才完全成熟,此时播种发芽率特别高。比如我自己养的南国玉属的照姬丸就有后熟期,每年6~7 月收种子后保存到来年的4 月份播种,发芽率高达98%左右,而如果收种子当年秋播发芽率可能不足30%。
温度:大部分仙人球种子在25~40 度(这里指每日的最高温度) 的气温下都能发芽,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播种,但是小苗脆弱,极寒极热的环境下稍不注意就会化水(图3),所以我建议春天播种最合适。以武汉的气温举例,每年的4 月底至5 月初最高气温逐渐稳定在25度以上,此时播种最佳。
不论小苗还是成株,我的经验是25~30 度是它们生长速度最快的温度。低于15 度会停止生长,低于5度则可能冻伤腐烂,高于35 度很多品种则开始休眠。
配土:我认为盆土是养好花的关键因素,而配好土是重中之重,这也是我在这方面浪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后实践出来的结论。播种前面提到的这些仙人球配土很简单,1~3 毫米的赤玉土和泥炭土按1:1 的容量混合就好(图4)。如果播种带萝卜根(根系能蓄水分) 的品种,则在此基础上混入不到1 成1~3 毫米的轻石颗粒即可。
其实小苗相对耐湿,配土、填土厚度、容器大小、养护环境之间灵活搭配即可,配土并没有严格的标准答案。我以前也经常用纯泥炭土播种,但是泥炭土干后容易缩成一小块,可能对植物的根系有损害,混合一半的赤玉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且赤玉土密度更大,更加利于小苗的根系抓土。
赤玉土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末(粉末多了会严重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而整包的进口泥炭土里面也有很多大块的椰丝、树枝等杂质会导致配土混合不均匀,所以最好都过筛一遍。我准备了两个分样筛专门用于播种配土(图5),一个是1 毫米的,用来过滤赤玉土中的粉末(图6),一个是3 毫米的,用来筛取播种用的泥炭土。
不管怎么配土,我都强烈不建议混入有机底肥,不管有没有完全腐熟的都不要,因为特别容易招来各种虫子,有的虫子会啃小苗,就算不啃小苗虫子多了看着也难受。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容器:播种最好选择有盖的容器,即能闷养也能防鸟防老鼠防飞虫。最实惠的就是带盖的一次性透明饭盒,不用太深,10~12 厘米左右高就够了,底部打几个透水孔,土一般填5~6 厘米高就行,最好一个品种一个盒子这样播便于管理,我这样几个不同品种播在一个大盒子里其实是不合理的。最最实惠的是就地取材,比如大号的可乐瓶矿泉水瓶从中间剪开,瓶底部分用来播种,瓶身部分则用来当闷养盖(图7)。我用的是以前买的育苗盒,虽然设计得很好很漂亮,但是价格也比较贵,其实不太划算(图8)。
播种:播种分点播和撒播两种,点播就是每粒种子间隔固定的距离一个萝卜一个坑整整齐齐地排列,撒播就是整包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到土面就成。如果种子不是特别细小又有耐心的话,我建议还是点播,每粒种子间隔一平方厘米就好,这样至少一年内不用为移苗发愁,小苗有足够的空间生长,也不会影响彼此的品相。
不管点播还是撒播,都不需要覆土。播种前先将配好的土填入容器中并尽量弄平土面,然后浇透水,播种后用小喷壶在土面喷一次水,使种子充分接触土壤。然后盖上闷养盖(没有盖的也可以用保鲜膜代替) 放到散光处等待小苗发芽即可。不管你决定闷养还是露养,种子发芽前都尽量用闷养盖或者保鲜膜盖上,让种子处于高湿度的环境出苗才快(图9)。
光照:不同品种需要的光照度不一样,一般播种后3~6 个月都只用明亮散射光照即可。在温度合适的前提下,散射光照加高湿度环境小苗不仅生长迅速而且还水灵,缺点是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徒长(温度过高又缺少光照时就会长得瘦高瘦高的),前期稍微徒长一点没关系,但后期如果徒长就无法逆转了。
我一般是逐步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即散射光——明亮散射光——短时间直射光——半日照直射光——全日照直射光,我建议苗期(播种后1 年内) 最多半日照直射光就足够了。
如果无法严格按照标准流程给小苗提供光照的,也可以通过观察小苗来判断光照情况,当光照强度过大时小苗会变成暗红色并且停止生长(图10),这是我播种一个月后其中某个品种,可见表皮都是红色的,并且很多天都不见长大。此时如果不改变光照环境小苗会持续停止生长,也就是所谓的僵苗,一旦僵苗可能维持长达半年甚至更久。于是我将它们搬到明亮散光太阳直射不到的地方,1~2 周后大部分小苗变成翠绿色逐渐恢复生长,(图11),这是同一个品种一个月后再次拍的图片。
总结一句话,缺光会徒长,晒大会僵苗,正常生长是绿色。前者需要增加光照强度或者光照时长,后者相反。
施肥:理论上苗期是不建议施肥的,但我觉得小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对营养的需求也会增加,所以一般等到小苗刺座长满全身的时候(图12),我就开始施液肥了。我用的是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接近1:1 的比例兑水稀释一千至两千倍后浇透水或者喷施,喷施的效果比灌施更好更省肥,1~2 周喷施一次即可。一般春秋两季仙人球的生长高峰期施肥比较好,施肥遵照薄肥勤施、宁淡勿浓的原则,否则容易产生肥害。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底肥我还是不建议用任何有机肥,因为太喜欢招虫子了,我一直用奥绿A2 缓释肥当底肥。千万不要道听途说地认为缓释肥是绝对安全不烧苗的,过量使用一样会烧苗、肥害,所以根据盆器大小适量使用才是最合理的。
打药:我养花不喜用药,连低毒的药都尽量不用,但是泥炭土这种有机质非常受蓟马和小黑飞的青睐,明明用的干干净净的新土,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或多或少地发现他们穿梭在你的盆土中,特别是蓟马,昼伏夜出身形小行动迅速还会跳,很难徒手捉住它们。这个时候就要来点吡虫啉,可将其完全清灭,傍晚用药效果最好。小黑飞就用黄板对付好了,黄板不仅能粘住小黑飞还能粘住潜叶蝇甚至一些蜂类害虫,非常省心。
除了上面两种常见害虫外,还需要注意介壳虫,这个比前面两种的危害都要大,一般是预防为主,因为一旦爆发也只能整盆植物带土都扔掉了。这里推荐使用小白药,播种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均匀撒上一层在土面上即可有效预防介壳虫,如果发现少量介壳虫徒手捏死即可。
另外,露养的花友还需要注意玄灰蝶和蜗牛这两害虫,蜗牛很喜欢吃仙人球,但是它目标大好处理。玄灰蝶(图13) 会不经意地在植物上产下虫卵,温度合适不到一周即可孵化为幼虫,这时候幼虫就会一个接一个吃掉小苗,我这次播种的其中一盆小苗就曾被玄灰蝶的幼虫祸害过,还好发现得早及时捉住了它们,其实也就两三天没去看小苗,所以除了打药外还需要经常观察小苗,发现害虫可以及时止损。
图18
养护:一年中两个极端季节加一个梅雨季节需要格外注意。春季虽然气温适宜小苗生长,但长达数十天的梅雨季阳光少得可怜,空气湿度长期100%,这种环境下小苗非常容易徒长,土面也容易滋生苔藓,所以此时需要避雨断水通风露养(这里的露养指拿掉闷养盖),发现苔藓也要及时清除,不然很容易藏小虫子在里面,它们会把小苗靠近根部的部分啃得千疮百孔。
然后就是三伏天,此时太阳毒辣、紫外线强烈,很容易把小苗晒僵苗或者闷化水。此时在梅雨季节的养护方法基础上,还需要遮阳,我是用的遮阳55%的防晒网遮顶光,室内阳台如果有北阳台就放北阳台,如果只有南阳台就遮西南面。需要注意的是,通风非常重要,如果遮阳严重影响了通风,则需要用电风扇来增加空气的流通。
另外,这个季节是最不建议室外露养的,除去前面的原因外,这时的天气经常会在一阵暴雨后突然暴晒,高湿高温后就连非常大的成株仙人球也容易腐烂化水,我浙江的一位朋友家今年就因为这样的气温致使好多非常大的成株仙人球仙去,心痛不已。
最后就是寒冷的冬季,气温开始持续低于15 度时就要断水搬到室内了,当气温低于5 度时土壤潮湿小苗也可能会化水,此时应该开盖让水分逐渐蒸发,为后面的低温做准备。虽然是断水休眠,但整个冬季依然要将小苗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不然还是可能会徒长。不搬到室内也可以,放在避雨避风又有一定通风力的地方,我之前越冬就是在露台上临时搭了个薄膜小棚,但因为雨水还是能流过地面,造成棚里空气湿度过高,播种的一批萝卜根品种小苗最终全部化水无一幸免。我在武汉,每年11 月中旬就开始断水,两广以及部分沿海地区可以忽略这点。
移苗:熬过冬季后次年的3 月上旬就可以浇开春第一瓢水啦,此时再追施几次液肥,小苗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大,这时也是移苗的最佳时机,移苗我建议还是稍微修一下根,一来方便定植不容易窝根,二来修根服盆后小球会长得格外快一些。
此时也不建议继续用饭盒养了,建议用10×10 的小方盆,土不用填满,七成高就好,一盆可以种6~9 颗,可以完全露养不闷养了,浇水也可以遵照干透浇透的原则养护,待小球长大至3 厘米左右时10 方盆也会比较挤了,可以进行第二次移苗,依旧建议修根。地盘大就还是用10×10 的方盆,一盆种一棵,地盘小就用7×7 的小方盆一盆种一棵。总之,尽量大球用大盆,小球用小盆。
最后,一起来看看我这次播种的小苗时隔两个月后的样子吧,比上个月又长大了不少(图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