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柑
摘要:2021年7月,我国教育部门正式提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相关指导意见,这也就意味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整体教学任务的设计以及学生的学习任务量设置都要更加侧重于减轻负担、提升整体教育效果的基本思路。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减负,本文提出了教学语言的优化、作业的科学设置以及鼓励式教育的应用这三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小学生;数学教师
一、优化教学语言,降低学生理解负担
小学生数学学习减负的有效落实,首先要表现为课堂学习压力和整体理解负担的有效降低。因为只有充分降低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的理解压力和负担,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才会更加牢固和持久,课堂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在课余时间对于课后作业的完成以及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才会更加有成效。优化教学语言主要表现为尽量减少教学专业术语的使用,尤其是一些诘屈聱牙的数学专业术语更应当避免出现在整个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相关的知识点讲解的清楚透彻,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理解负担。
例如在“简易方程”这一节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方程的概念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牢固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但是书本上给出的关于方程的定义是比较抽象的,这给一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压力。因此,结合方程的基本概念,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讲述:判断方程的条件有两个:第一,左右两边必须要相等,是用等号连接的一个算式。等号之外的其他符号是不可以的;第二,在等号的其中一边存在一个未知数X,我们不知道它的具体数值。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是方程。这种通俗的阐述方法对学生准确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方程的一般形式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优化组织教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科学设置作业,降低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科学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的课余时间分配更加合理:不仅要有一定的时间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足够的时间调节个人的学习状态,放松心情。因此,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置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在减轻学生课后作业数量的同时注重整个作业品质的有效提升。
在科学设置作业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主要采取了避免题海战术以及注重综合性作业设置这两个基本思路。首先,在数学作业布置的过程中,避免将作业作为一种惩罚性手段。特别是当班级内的某名学生放下学习错误时,不可以盲目增加其课后作业数量以示惩戒,因为这会直接增加这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的增加带来的必然是个人学习兴趣的持续降低,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生个人学习行为有效进行的。其次,在设置作业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性掌握和理解。例如在“多边形面积”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设置题目“在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六边形中,截取一个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以及边长为1厘米的正三角形,请问截取后的面积是多少?”这道题目便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考察了学生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同时也涉及了实际应用的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这种题目类型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其知识掌握效率。
三、鼓励式教育的应用,降低学生心理负担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要注重排解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最大程度上降低其心理负担。学习压力的表现形式一般游客也压力和心理压力这两个方面组成。而心里压力影响的是学生个人的学习状态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如果心理压力过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基本学习思维也会受到非常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我们要尤为注重学生心理负担的有效排解。
针对这一项工作的落实,我主要采取了鼓励式教育的方法。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尝试去肯定学生的一些表现和取得的进步。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是有回报的,是能够得到一定的学习成果的。在班级范围内,我尤为注重和那些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进行沟通,除了在班会上对全体同学进行疏导之外,在课余时间经常和这些学生展开谈话,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可取之处以及个人的学习优势所在。经过这种引导,学生开始欣赏自己,基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出了非常明显的好转,整个学习工作也更加轻松。
四、结语
双减政策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以及以学生为本的本质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和整体学习负担有助于维护其学习信心,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每一名教师都在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学习负担的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裴雅蘭. 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21,(32):61-62.
[2]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J]. 新智慧,2021,(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