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虎 马福莉 方丹萍 郑琼 梁棕 梁丽珠 梁龙胜 丘海燕
【摘要】目的:探索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现状。方法:两个老年病区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以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划分为营养正常组(55例)与营养不良组(65例),相关指标对比。结果: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大约54.17%。营养正常组小腿围(CC)、BMI、体力活动水平(ADL)等指标均显著性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正常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相关空腹血检指标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百分数(LYM%)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合理的膳食或营养支持,可改善其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老年慢性病;营养不良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218-02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生理以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影响,导致老年住院患者易发生营养缺乏或者营养不良,从而对临床治疗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增加治疗风险,甚至影响预后[1]。老年营养不良机体需要与营养素摄入之间不平衡,包括营养低下和营养过剩。研究显示,老年营养不良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营养不良是老年人常见临床综合征类型,常与脑血管意外、痴呆、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并存。一旦发生该病,导致反复长期住院、降低生活质量[3]。查阅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现状调查的公开研究报道相对匮乏,因此有必要开展该项研究[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其中两个老年病区收治的符合纳入医保住院标准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共1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失能卧床,长期住院,住院期限≥90天。排除住院时间<90天及死亡患者。含男48例、女72例;年龄60~97岁,平均(75.2±6.5)岁;住院时间90~270天,平均(150.5±45.0)天。疾病类型含脑卒中43例、慢阻肺21例、老年痴呆12例、骨质疏松性骨折15例、肿瘤12例、心功能衰竭13例、帕金森4例。根据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营养正常组(55例)与营养不良组(65例)。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54.17%。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由专业人员采用统一的MNA-SF问卷进行评定。MNA-SF包含6个条目:(1)体重指数(BMI),BMI<21或IBW%<90%为营养不良;(2)近三个月体重下降情况;(3)近三个月有应激或急性疾病情况;(4)卧床与否;(5)是否存在痴呆或抑郁;(6)近三个月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咀嚼吞咽困难情况。当无法获得BMI值时,以小腿围(CC)代替:CC<31cm评0分;CC≥31cm评3分。所有项目總分14分。结果判定:>11分为营养状况正常;≤11分为营养不良。
1.3 观察指标 (1)人体测量指标。含BMI,小腿围(CC)、体力活动水平(ADL)等。(2)空腹血检测指标,含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百分数(LYM%);(3)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用脂肪卡尺皮褶厚度计体脂测量仪测定,测定者以左手拇指和示指将患者左臂背侧中点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自拇指下1cm左右处测量皮褶厚度,连测3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率(%)表示,检验方法为t和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人体测量指标比较 在相关人体测量指标情况方面,营养正常组小腿围(CC)、BMI、体力活动水平(ADL)等指标均显著性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空腹血检指标及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情况 营养正常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相关空腹血检指标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其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百分数(LYM%)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剧,因各种病因引起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数量也随之增多,常合并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痴呆等多种慢性疾病,反复长期住院。老年住院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开展流行病调查显示[5],国外研究结果显示住院老年人患者营养不良率达26~78.6%。李娟、李曙平[6]通过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武汉某医院干部病区老年病房2003年8月~2005年7月住院的80例患者进行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检出率52.5%。江门市人民医院任庆华等[7]通过对268例住院卒中患者完成了NRS2002的调查,住院卒中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达32.46%。营养不良患者的能量、蛋白质及大多数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显著低于营养状况良好者,感染及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增加。老年人营养不良,将导致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加重,有学者通过研究我国老年营养不良对治疗费用的影响,得出营养不良导致老年人人均住院次数增加32%,年人均住院费用上升31%。老年人营养不良是个全球的问题,它受社会因素、生理因素、疾病与药物、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和人们对营养知识了解程度及态度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对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的干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对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并建立医护人员对老年人营养的共同管理和护理,从而不断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中,针对营养状态实施评估有多种方法,除参考一般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尚需参考实验室的指标如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以及一些人体测量指标如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来评定营养状态。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是一种专门评价老年人营养状态的方法,此法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不需要做进一步的侵袭性检查,操作十分方便。本研究中,将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划分为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将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关人体测量指标情况方面,营养正常组小腿围(CC)、BMI、体力活动水平(ADL)等指标均显著性优于营养不良组。营养正常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相关空腹血检指标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其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显著性超过对照组,两组淋巴细胞百分数(LYM%)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重视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其入院时可选用简便快捷的MNA-SF法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筛选,同时加强监测牙齿状况对营养不良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营养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围绕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膳食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其幸福指数,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率,有助于降低家庭、社会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李思思,张艳,赵敬,等.住院老年癌癥共病病人营养不良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0,34(13):2271-2278.
[2]陈海燕.老年长期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风险评估分析[J].名医,2020,(07):21,23.
[3]冯蓓,梁亚红,贺婷婷,等.2种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对JL科往院患儿营养不良风险预测作用的比较[J].护理学报,2020,27(10):65-68.
[4]周文静,王慧慧,魏菊荣.住院婴幼儿营养不良因素调查结果分析[J].新疆医学,2020,50(05):480-482,485.
[5]张玉鹏,章黎,黄迎春,等.中国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及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20,27(03):136-142.
[6]李娟,李曙平.老年病房营养不良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1):1104-1105.
[7]任庆华,宋立红,罗江兵,等.神经科住院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状况的临床分析[J].云南医药,2018,39(02):151-152.
作者简介:苗虎(1974.10-),男,汉族,本科,山西人,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呼吸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