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多亮
【摘要】在信息高度发达、自主学习成为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的当下,要构建大语文思想,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十分必要。本文从创新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拓展语文教学的多种载体、拓展语文教学的多维空间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构建大语文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途径;载体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3—0046—03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的蓬勃发展,新时代教育发展和评价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头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拓展到学生生活的诸多方面。那么,怎样创建语文教改思路,搭建新的语文教学平台,以实现大语文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语文教学的原则
1.把握时代性特点。语文教师要开启知识的活水源头,用活水理论取代一桶水理论,自己不能抱残守缺,而是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储备。因此要做专家型教师,即学会从生活中、网络中广泛涉猎,汲取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不断向学生输送新的知识。比如,统编版教材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辩论有一个选题:“自媒体时代更容易接近真相”“自媒体时代不容易接近真相”。自媒体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媒体,如果教师对自媒体不熟悉,对网络管理、自媒体管理的法规、道德层面的要求不熟悉,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自媒体,也无法贴近新生活。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对自媒体产生的时代背景、传播效应以及特点都有所了解,以有效启迪学生发散思维。
2.实施民主化探究。教师要实现民主化课堂模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文本,从而达到个性化表述的目的[1]。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提出统一标准,应有机开展“愉快教学”“自主参与式教学”,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探究,支持学生有不同见解,给学生营造乐于探究的氛围。比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和情节铺展中领会自己心中的孔乙己,探究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鉴赏能力。孔乙己贫困潦倒的生活说明了什么?孔乙己给孩子分茴香豆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每次出场伴随的笑声有什么特殊含义?你对封建科举制度有哪些了解?你觉得作者对孔乙己是否抱有同情;如果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用小伙计的视角描写孔乙己,有什么用意?通过学生自由探索和多角度理解,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感悟。
二、拓展语文教学的多种载体
1.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要做法是创设全员参与、公平参与的氛围,让学生有独立处理教材的权利,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
(1)自学质疑活动。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比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学生已经对这篇文章有了基本了解,此时教师应让学生领会文章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为什么要用夸张、幽默的手法写“狗咬人”这种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件,以及文中反复变化的情节、原因等,然后再分析“变”与“不变”的是什么,理解“狗”的多重含义,这样能达到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意图。
(2)组织辩论、讲演活动。教师可以尝试“课前三分钟”讲演活动,即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在课前利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讲析一个成语、讲述一个故事、阐释一个观点、叙述一次见闻或生活体验。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也可以结合德育、节日等热点话题开展演讲、辩论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比如,针对清明节、端午節、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可让学生讲述节日渊源、历史典故、文化习俗等,或诵读相关诗篇,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人文素养。
(3)开展竞赛、自测互测活动。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安排语文竞赛和自测互测活动,把出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制小试卷,相互测试评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深化学习的目的。比如,《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四首词放在一起都是豪放词。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豪放词知识,围绕豪放词的特点、修辞、主旨、表达、练字等编制小试卷,互测互评,通过联系和对比加深对古诗词内容和豪放词特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开展编演课本剧活动等,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屈原》《枣儿》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表演课本剧,通过情景再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知人物性格及情感等,深入理解课文。尤其《枣儿》一文,可以结合当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深入理解剧本主题。有些小说,如《变色龙》,戏剧色彩十分浓郁,学生可以根据剧本特点将其改写成剧本,然后编演出来,从而达到学习——创造——提高的目的。
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人文主义的雨露洒向课堂,洒向学生心田。对此,教师应积极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健康的人格。
(1)在阅读中感悟。教师大胆改革课堂结构,主动把时间还给学生,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能使学生在人类文化的海洋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消化。例如,叶圣陶的《驱遣我们的想象》是一篇指导我们如何开展阅读的美文,作者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高尔基的《海燕》入手,分析在文艺鉴赏中如何通过文字的桥梁驱遣我们的想象,达到鉴赏的目的。朱光潜的《无言之美》更是从美学角度,引领我们从文学、美术、音乐、雕塑等方面领略美感。学习这些文章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品味,深入理解,以学会对文艺作品的赏析。
(2)在记忆中强化。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让文化的精华深深镌刻在学生的记忆深处,充实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提升素养、形成做人处世精神的源泉。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的诗文,都适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熟练背诵。比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海燕》《出师表》《过零丁洋》等,充盈其间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鱼我所欲也》是培养学生舍生取义价值观的良好素材,《送东阳马生序》对学生学习精神的熏陶,《邹忌讽齐王纳谏》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浸染,都是学生一生受益的文化印记。
(3)在实践中升华。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参观展览等途径,可实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审美能力的目标。比如,当前在实行乡村振兴计划,教师可组织学生到附近乡村参观,让其切身体验乡村的巨大变化。在学习爱国主义、革命斗争、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战役纪念馆、村史馆、博物馆等,从鲜活的记忆中感受历史,感受时代,感悟深刻变化,从而积累语文素材,丰厚生活积淀,洗礼思想灵魂。
三、拓展语文教学的多维空间
1.加强课外阅读。学校要向学生开放图书室,或者设置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当前手机、网络等“快餐文化”中解脱出来,养成读书习惯。如此,才能使学生接受大量语言文化精品的熏陶,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推荐必读的课外名著,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还可以预设问题、布置作业,过一段时间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比如,《儒林外史》《围城》这两本名著,一本描写的是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情况,一本描写的是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一谈对这两本名著的理解,尤其在对比中体味各自的妙处,体会讽刺艺术的作用,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联系生活学语文。语文教学要延伸到广阔的生活天地和社会舞台,在实践中吸收和内化,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鞏固和应用。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课本剧表演、环保实践活动、百科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传统的语文学习和单一的“啃书本”拓展到社会生活领域,让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社会,观察感受和记录社会人生,在生活中学习。比如,在学习第五单元戏剧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拜访民间小曲、老调、地方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听他们弹唱演奏,讲述地方小曲、老调的历史,通过面对面走进地方戏曲,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戏剧文化的特点,充分认识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意义,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以及文化自信的自豪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树立创新是灵魂、拓展是途径的主导思想,充分挖掘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构建大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才能走出狭窄的天地,从书本走向广阔的生活大舞台,实现全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4.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