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的外在主义思想

2021-01-10 16:09武瞳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摘要: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指出知识合理性的判断建立于语词与外部对象正确因果关系的语境基础上,打破了长久以来内在主义所论述:知识的形成是纯粹的内在心灵事件,其他经验包括所有外部世界的知识需要以信念为前提。维特根斯坦哲学与外在主义似乎存在着理论上的相关联性。本文从《哲学研究》文本内容出发研究外在主义与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之间存在的联系,

关键词:外在主义;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一、外在主义概述

在认识论研究中,关于知识与信念辩证问题的探讨似乎从未停止。自传统哲学开始,便认定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为知识形成的基础条件,在埃德蒙德·盖蒂尔(Edmund L.Gettier)提出“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就是知识?”(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这一问题时,预示着向知识的传统定义提出挑战。在盖蒂尔难题的基础上,认识论者开始研究是否除“JTB”之外还存在其它得到辩护的条件,因此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派别: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其中两大派别最为显著分歧在于得到辩护的信念究竟是信念持有者自身内在描述的结果还是在外部因素导致下而形成的結果。

根据内在主义,信念是心灵的状态,信念的形成过程是心灵过程。在信念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检查信念持有者的思想形成过程来确定其信念是否得以辩护。但如此只考虑内在因素必然会导致一些辩证说明性的错误,过分强调心灵和信念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忽略信念与事物相匹配的现实性。因此,认识论者开始设想知识形成的另一种可能——外在主义。“外在主义对待辩护的态度却是,尽管考虑信念来自认知者,但信念的辩护除了与认知者的内在状态有关之外,还要考虑外在因素对信念的影响,单靠内在信念并不能构成对知识的辩护,我们对自己信念的原因并不是总有意识的把握,关于这些信念的根据我们常常是错误的,我们认为是自我呈现或自明的东西可能是假的,它们指明我们关于自己内省报道的可靠性是错误的以及我们可能对我们信念的原因并未把握。”[6]因此,为了解决内在主义中对信念持有者自身信念描述的模糊性问题,外在主义提出尝试引入心灵之外的因素,即外在因素去思考信念是否得到辩护。

二、外在主义与《哲学研究》

罗兰兹( M.Rowlands) 在其著作《外在主义》一书中就详细地比较分析了语词符号在表示某种事件时由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所产生的不同解释方案,并认为后期维特根斯坦潜在地对这种差异区分提供了外在主义式辩护。[1]因此,维特根斯坦哲学与外在主义似乎存在着理论上的相关联性。本文就《哲学研究》的文本为基础,探究外在主义与维特根斯坦后期理论之间的联系。

(一)语言是一种训练

在《哲学研究》开篇第一节中,维特根斯坦就奥古斯丁《忏悔录》中所提出的理论进行辩驳。“奥古斯丁对语言的看法就像对书写的这样一种过于简单的看法。”[2]在此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生来是空白的,通过指物识字法的训练才逐渐熟练掌握语言交流,而不是如奥古斯丁所言人的心灵中本身存在对象。在《哲学研究》第五节中维特根斯坦提出:“孩子学说话时用的就是这一类原始形式。教孩子说话靠的不是解释或定义,而是训练。并且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用手指着对象,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这些对象,同时说出一个词。”[2]这里介绍语言的实质是一种日常训练并且解释了指物识字法是要在词与物之间建立一种联想式的联系。维特根斯坦敏锐地意识到,在实际使用语言的活动形式中,语词及其命题的意义和目的是被直接呈现的,不需要人为地进行解释、定义之类的逻辑分析过程。但仅仅凭借单纯的指物识字是远远不够的,语言不是简单的词语加行动,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语言游戏,语言训练作为一种最初的活动形式至少发生在两个人之间,需要语言意识与具体行动实践的有机结合。维特根斯坦提出:“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2]

(二)语言和行为不可分离

在特定的环境情景中,语言和行为相联系,语言和行为不是完全分离的两部分。提出指物识字法之后,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思考:“‘到那儿’和‘这个’也是用指物方式来教的吗?”[2]语言不单单凭借指物识字就能领会,我们可以用指物方式来定义一个人名、一个颜色、一个材料名称、一个数字名称、一个方位词,等等,即指物定义在每一种情况下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说,那么想要表达准确含义就需要学会更复杂的语言运用。换言之,维特根斯坦并不研究词与词之间的异同,他研究的是语言的用法,例如,1是2,不论1、2到底真正要表达什么含义,他只关心“是”的用法是否明确。在《哲学研究》中具体表达为“人们把对语词用法的描述弄得相似了,但与此的用法本身却没有因此变得相似,因为,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些用法绝不是一样的。”[2]

在前期的语言图像论中,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命题与原子事实具有同构性,即“命题是事实的图像。命题是我们所想象的实在的模型”它们之间保持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而后维特根斯坦反思其理论问题和缺陷,语言图像论的设想只代表了语言的部分功能,它是静止的、孤立的状态。实际上的语言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时间上处于动态过程中的、与外在环境密切联系的结构。

(三)从逻辑分析转向语境使用

后期维特根斯坦批判罗素、密尔将语言看成原子这样的哲学,不是把语句中的每一个复合物都分解为基本元素才能理解句子。假设你对某人说:“给我把扫帚把和插在扫帚把上的扫帚头拿来!”而不是说:“给我把扫帚拿来!”——你听到的回答岂不是:“你是要扫帚吗?你干嘛把话说得这么别扭?”想用一种意象运用在所有语言游戏中是不可以的,语句的意义只有放在具体的使用中才能清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需要简单的指出扫帚,含义就明确了,但如果换一个场景,在科学研究中,要对一个扫帚进行研究那就必须将其细致描述,比如,具体什么材质,造型如何……因此,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十分重要,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将科学研究的场景带入日常生活中就会造成混乱。

分析哲学家弗雷格也曾说:“一个词只有在句子的上下文之中才具有含义。”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第41节中举出命题“N”的例子,假设一个名称为“N” 的工具破碎了。A不知道这一点,给了B符号“N”。这个符号这时有含义?还是没有含义?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个约定:一件工具破碎了,而每逢A给B这件工具的符号,B就要以摇头的方式回答他。那就可以说,即使这件工具不再存在,命令“N”仍然被吸收进了语言游戏,而即使其承担着停止存在,符号“N”仍然具有含义。也就是N的含义不是存在于承担者身上,而是存在于语言的使用中,并且语词的含义是在语言使用中体现的,不能单纯将语词意义与其承担者相连。

换一种思路,语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可以明确其含义,相反,如果不清楚语境规则也会造成语词的歧义。例如,红白蓝这三种颜色按顺序拼在一起时,我们可以联想到法国国旗,在国旗这样的语言游戏中我们自然而然会理解这种颜色排列,但如果不懂国旗,是无法理解这种颜色排列有何意义。

三、总结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凸显外在主义思想,为之后科学哲学与认知科学的历史变革贡献了思路,我们可以发现知识论的变化是从信念辩护逐渐走向非辩护的立场,其中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指出知识合理性的判断建立于语词与外部对象正确因果关系的语境基础上,打破了长久以来内在主义所论述的知识的形成是纯粹的内在心灵事件,其他经验包括所有外部世界的知识需要以信念为前提。维特根斯坦为知识论克服静态的内在主义辩护提供了理论支持,促进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owlands M:Externalism [M].London:Routledge,2014

[2].[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岳兵兵,陈高华:《分析哲学如何走向外在主义?——维特根斯坦意识理论及其后现代意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1年

[5].馬俊杰:《论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对指物定义的批判》[J].大众文艺,2020年

[6][美]路易斯·P·波伊曼:《认识论导读——我们能知道什么》,洪汉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武瞳宇(1998.4—),女,汉,天津,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

猜你喜欢
维特根斯坦
别样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及其语言哲学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8卷本《维特根斯坦文集》面世
狂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漫画
没有问题的问题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