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璇
时代的病要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来治愈,哲学问题的病则要以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态方式来治疗。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纵观西方哲学史,从来不缺少的就是天才。但有这么一个哲学天才,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有着极强的个性,他的哲学思想神秘且难以理解,他不断地打破自己又重塑自己,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就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是一个达·芬奇式的全才,他的光芒不仅在哲学中绽放,更是数学、音乐、机械设计、工程、建筑、医疗方面的一流人才,因此天赋异禀的他注定要走向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
1889年4月26日,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一个流淌着犹太人血液的豪门家族,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钢铁业巨子,母亲莱奥波迪内是一个大银行家的女儿,家里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维特根斯坦排行最小。生来就被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条件所环绕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应该会得到很多的宠爱,但事实并非如此。维特根斯坦家族是19世纪末欧洲的第二大家族,有着极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追求,因此对于子女在音乐、绘画、文学等方面培养也极为严格。维特根斯坦的兄长们在他童年时都已具备卓越才能,而他却因没有显示出音乐艺术的天赋和文学才能,甚至在4岁时才开口说话,而被认为是家族几个孩子中较为迟钝的一个。在幼小的维特根斯坦心中,兄长们都是天才范例,而自己却不是。他安于被天才环绕的生活,至少在他14岁之前是这样的。
维特根斯坦的兄长们因支撑不住家族的压力和父亲过高的期望接连自杀,为维特根斯坦的童年蒙上了阴影,可以说他的童年并不快乐。但是家人们却认为他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因为维特根斯坦对于别人不好的看法和态度十分敏感,所以他知道如何做会得到周围人的夸奖,知道如何选择能得到父亲的鼓励和认可,并且会为了迎合他人而撒谎,伪装成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因此他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这是维特根斯坦最早关于哲学相关问题的设计,此时的维特根斯坦不过八九岁年纪。而这一哲学思考与后来的维式哲学完全不同,成年后的维特根斯坦所认同的是“不留情面的诚实”,正如瑞·蒙克在《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一书中所写的:“决心不隐藏‘自己之所是成为维特根斯坦总体人生态度的一个核心。”然而,一个八九岁大的孩子能够有这样的哲学思维似乎奠定了维特根斯坦这一生在思想上对于伦理和人生方面哲学的拷问,使得维特根斯坦在哲学方面的天赋初见端倪。1903年,14岁的维特根斯坦被家人送到林茨的一所寄宿中学里学习,在这里他遇到了与他同岁的阿道夫·希特勒。虽然他们年岁相同,但维特根斯坦实则比希特勒高两个年级,成绩并不算理想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低落地度过三年后便离开了。
1908年,19岁的维特根斯坦遵循父亲的意愿来到了英国曼彻斯特的维多利亚大学从事航空工程动力学研究。父亲希望把维特根斯坦培养成一名工程师,为了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维特根斯坦开始研习数学,阅读了罗素的《数学原理》以及弗雷格的数学著作。数学的逻辑推理引起了维特根斯坦的兴趣,他致力于将传统逻辑推向数理逻辑。虽然维特根斯坦在工程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禀赋,但是维特根斯坦的内心却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一个来自哲学的、强烈的呼唤。他无法抑制住自己对于哲学的热情,于是他放弃自己的航空工程动力学研究,转投哲学之门。1911年,维特根斯坦拜访弗雷格并谈了藏于他心中所设想的哲学著作方案,得到了弗雷格充分的肯定。他听从了弗雷格的建议,前往剑桥大学跟随大哲学家罗素学习,那时的维特根斯坦需要一名良师,而罗素也正缺少一位爱徒。此后维特根斯坦成为罗素的学生兼好友,在此之前的孤独岁月中维特根斯坦多次有过自杀的念头,是罗素发现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天赋并不断地给予他鼓励和赞美,从而拯救了维特根斯坦。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两位天才的哲学思想相互影响,碰撞出伟大的哲学火花,可以说在二者前期交流中罗素堪称维特根斯坦之师,而维特根斯坦的学习和领悟能力极强,以至于在学期末罗素就说过:“他(维特根斯坦)已经把该学的都学完,甚至学了更多。”此时的罗素认为自己对技术性哲学的贡献已经告一段落,他需要一个能够继续他所开创的事业的继承人,这个人就是维特根斯坦。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本体弱的维特根斯坦本可免服兵役,却毅然参军成了志愿兵,他参军的目的不仅是因为爱国,更是为了经历一些困难,做一些与纯粹智力工作不同的事情,成为一个不同的人,从这点就能看到维特根斯坦异于常人之处。果然,直面战争和死亡使得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改变了他的价值观,让他对死亡、悲苦有了新的认识。在战火纷飞中,维特根斯坦完成了《逻辑哲学论》初稿,这标志着西方哲学语言学开始转向。《逻辑哲学论》是一本不算厚的书,却博大精深,难以读懂,即便是很多专修哲学的人都不一定能完全参透这一著作。完成《逻辑哲学论》以后,维特根斯坦自认为他已经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的维特根斯坦回到了维也纳,父亲为他留下的巨额遗产足以让他一生衣食无忧,然而他却放弃了所有的财产,来到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山区,成了一名乡村教师,虽然收入微薄但内心富足。维特根斯坦用一种超越时代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授课,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思考再自己得出结论,也让学生自己去采集标本、觀察建筑,用富有趣味的例子来解释事物的原理。聪明的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受益,较为迟钝的学生却难以适应,回答不出问题就会被维特根斯坦体罚甚至殴打。维特根斯坦这些行为终究不为学生和村民所接受,六年后维特根斯坦结束了他痛苦的教学生涯,回到了维也纳。回去后,维特根斯坦先在修道院做园丁,后又为姐姐设计了一幢房子,就是在姐姐的家中他遇到了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女子,玛格丽特。
1929年,维特根斯坦决定重新返回哲学界,并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以此留在剑桥大学任教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而《逻辑哲学论》也被各学院广泛讨论。就在这时,维特根斯坦发现了《逻辑哲学论》中的一个重大错误,这表明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正在发生转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维特根斯坦想要再次参战,但这次未能如愿,战争期间,大学学院也不似往昔,生活苦闷的维特根斯坦于1940年来到由朋友介绍的盖茨医院工作。通过同事们的描述可知,维特根斯坦拥有着相当渊博的生理学知识。1947年,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专心于哲学思考以及哲学著作的书写。1948年,维特根斯坦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1951年4月26日他在生日这一天去世,终年62岁。在维特根斯坦弥留之际,他说到自己拥有美好的一生。然而以世俗的眼光来看,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孤独、痛苦、四处颠沛流离,人们对他充满了误解,并不美好。
今天的维特根斯坦之墓静静地躺在剑桥一隅,除了他的姓名和生卒年之外,墓碑上没有任何的文字,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墓,埋葬的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埋葬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可以用他的两部作品来进行一个大致的区分,前期代表作 《逻辑哲学论》为维也纳学派所接受,后期代表作则是《哲学研究》,这部作品对日常语言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期的维特根斯坦在受到弗雷格和罗素的影响后,赞同逻辑式的阐释方式,并认为应该创造一套逻辑语言来说明哲学问题,解释世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图像论的概念,他认为事物与命题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在表达和刻画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语言与世界有了对应,就具备了逻辑上的同构。他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提到:“留声机唱片、音乐思想、乐谱、声波,彼此之间都处在一种图示的内在关系之中,这就是语言和世界之间具有的关系。”由此更能直观地体现语言与世界所具有的内在联系。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要成为事实的逻辑图像,就要让二者的最简单组成部分一一对应,这样命题与事实就能够在逻辑上同构。“事实是逻辑图像的思想”而“命题的总体即是语言”,那么语言就具有了表达思想的作用。
其次是关于语言界限的观点,维特根斯坦提出了用语言作为界限分别出可说和不可说的东西:“世界是我的世界,现在语言(我所懂得的唯一语言)的界限指示着我的世界的界限这一事实之中。”“确实有不可说的东西。它们显示自己,它们是神秘的东西。”在《逻辑哲学论》中,包含了伦理、灵魂、美、生活的意义等此类不可说神秘之物的论述,结合逻辑思考,浓缩成一句:“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我们必须对此保持沉默。”这句话不仅作为单独的一章而存在,也是《逻辑哲学论》全部意义的概括,那些不表达世界意义的东西就是处于语言之外,逻辑之外,是不可说的,但也同样重要。因此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是从逻辑上澄清思想的活动,哲学应该为思想划定明确的界限。
维特根斯坦在经历了战争和其他思想的影响后,渐渐转变自己对哲学的思考,并怀疑了此前“已经解决的全部哲学问题”。他的后期思想于是形成,他开始认为哲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到解决,应该将哲学回归到日常语言中。在其后期思想代表作《哲学研究》一书中用了很大篇幅来讨论什么是语言游戏。当人们看到“游戏”一词时总会联想到娱乐中关于对抗性、输赢的概念。但维特根斯坦所运用的游戏概念并不是通常的一般概念,而是将这一语词指向并非孤立、静止的人类一切动态活动,也就是把人类所做的一切活动称之为游戏。维特根斯坦用“游戏”这个词为其观点来命名,看重的更多是“游戏”一词背后所隐藏的规则概念。语言游戏因用语环境的不同有着多样性和易变性,因此维特根斯坦看重语言的实际使用,并认为语言的意义就是使用:“如果一个词在语言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清楚,那么指物定义就解释了它的用法——它的意义。”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开始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关注,而这一观点就体现出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重大转变,也就是从意义原子论转向了意义即用法。
无论是维特根斯坦的前期还是后期思想,都对西方分析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突出的影响和贡献。生于富贵之家的维特根斯坦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样的他对于人性本质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知,而这样过早的感知给他带来了痛苦与敏感并与之相伴终身。维特根斯坦在短短的几十年光阴中从未停止对于哲学的研究及思考,他把世界简化到纯粹的逻辑中。然而他却没有将哲學与现实脱离,反而走进现实,与现实联系起来,保持思考,不断总结,当他发现原来他所认识的世界已支离破碎时,他开始反思自己并打破原来的自己,让精妙完美的逻辑走向日常,阳光从高阁照进现实。少年时的维特根斯坦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然而正是这位富有激情、深刻、炽热并且有统治力而不知自己天才的天才,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