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本科中国山水画临摹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2021-01-10 15:39冯国飞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临摹问题

摘要:20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画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而反观中国山水画教学背后,对于“师古人”的认识有着诸多的不同,特别是在艺术院校招生普遍采用西方素描、色彩、速写等为主的基础训练模式下,致使大多数学生进入美术院校之前,都未对中国传统的书法、中国画、诗文、篆刻有所涉猎,当下许多高校以西方观念,表现方法用在中国山水画的学习上,使山水画临摹难以触及笔墨内部、理法等核心问题而渐渐落入浅薄的地步。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临摹;问题;对策

一、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中国山水画的学习无外乎临摹,写生,创作。而今天高校就全国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实际而言,对于临摹课程的在“学什么”、“怎么学”产生诸多不同的意见,以至于有些院校的师生常常视传统笔墨为“程式化”、“过时的东西”。甚至还有认为这些经典阻碍了中国画的发展。这种甘于寂寞、长时间案头功夫的积累,在许多机会主义者看来毫无价值,甚至被看作“走形式主义”。殊不知这种与古人直接对话的方法,朝夕相处,体察“十日一水,五日一山”的过程为日后的创作与研究提供重要尺度,成为衡量其他艺术的重要标准。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用稿》:“学画须先临摹,树石勾勒,山石轮廓,据须得势,用笔简老。既能得势,须得相生之道,必以熟为主,先将大幅按图勾摹,熟后便能离古法而自出新意。若勾勒未熟漫出新裁,必有牵强处。学画须从规矩入,神化亦从规矩出,离规矩便无理无法矣。初时不可立论高远,以形似为可薄。取古画笔墨之苍劲简老者学之,须数年功可到,从此精进超乎象外庶几得之。”[]蒋氏讲的非常透彻,学画从规矩入手,“先生后熟”、“由熟返生”笔墨渐屈老辣。

然而,这个千年的传统在这100年不到的时间里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今天山水画临摹教学的认识不一,大部分艺术院校的临摹课程设置压缩的较少,对临摹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与方案,缺乏清晰的教学思路,且大部分院校缺少对传统理法有深入领会,并能引导学生临摹课程的教师配备,造成临摹课程只知皮毛,无法对经典内在笔墨结构、学理、意境做深入的解读,往往一知半解,顺带而过,失去临摹课程教学的意义。临摹作品反映出主要的问题“依样画葫芦”、“机械临摹”,不知所以然?许多临作采用素描的临习方法与步骤,不理解笔与笔之间的生发关系,对章法、结构、形制、笔墨、设色似是而非,从局部入手,死抠形体、笔墨毫无生机,最后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临摹的误解与偏见。教学课程设计上没做到环环相扣,从树石基础起步,一直到宋元大画,无法保证课时量总量。以中国美院为例,大约临摹课程课时量占四年总课程的一半以上,同时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古代文献知之甚少,加上平时的教学基本以实践、示范为主,对理论讲述较少,造成学生普遍对临摹不求甚解。

另外山水画临摹教学的评价体系单一,学生一般以提交作业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可以适当加入其它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阶段性课程结业展览与各专业年终教检以丰富考核机制,从而根本上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解决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对策

循序渐进-明确各阶段的临摹要求

临摹要从选择好的范本开始,相对逼近原作的印刷以日本二玄社早年出版高清复制和近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元、明画全集为最。好的印刷品使我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原作的精神、时代气息,整体造境以及局部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把握范本所传达的内容。山水画临摹应分阶段进行,明确每个阶段临摹要求和目的。临摹起步一般从树、石课徒稿开始,包括(龚贤课图稿、陆严少课图稿、顾坤伯课徒稿)具体到临摹又可分为:“临”和“摹”,临又可分为“对临”、“意临”、“变体临摹”、“背临”等不同的方式。“摹”即利用拷贝箱使对象之形显示在宣纸上,古人叫“响榻”,主要是为了解决对象的章法、结构、形制等较为基础的问题。东晋顾恺之《摹拓妙法》通篇记载了临摹的方法,而法书学习也大同小异,临摹的基础阶段一般以宋人的小品、团扇为主,主要解决山水画意境的生成和对笔墨整体性的把握能力。而“对临”是直接对着临本临习,“对临”是具有一定临摹基础后,对一张宋元大作品时,我们可作局部分解树、石、云水、点景,采用“对临”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按照由近及远、由虚到实、由淡到浓的方式,层层递进进行勾,皴,擦,擦,点,染训练。逐步过渡到对整张作品山石丘壑的經营位置、笔墨内部结构、理法以及意境呈现。“背临”和“意临”有些类似,通过记忆,反映在所临作品的笔墨结构和精神为主要目的。这种方式主要训练对所学范本的掌握能力,课程应放在高年级阶段。而这个过程中常常被许多高校所忽视的是“变体临摹”,它是临摹到创作的一个中间过渡阶段,是深入了解作品风格、笔墨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转换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个过程丘挺先生把它叫做:“建立-转换-再建立”的过程,“变体临摹”可培养对传统语汇、图式、画理、画法、生活感受诸多方面的协调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可为下一步写生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着重领会-山水画笔墨的内在理法

强调临摹不同层次的要求,对领会笔墨内在规律,进一步把握笔墨的广度和深度大有脾益。临摹教学的核心是强调打通笔墨与山水精神的关系,其目的不仅仅是掌握临习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了解山水传统的人文精神,同时确立笔墨自我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本身隐含着深刻的人文情愫,以借物达意,挥洒心性的笔墨语言来表达中国山水画的东方诗性。

“临摹教学”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临摹”能力决定着将来的山水画写生与创作能力。通过“临摹”能使我们以较短的时间、较好的效果去获得对于笔墨内在学理的认知。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山水画“临摹”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冯国飞 出生年月:1983、6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浙江海宁 历:研究生,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山水画,书法篆刻)。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临摹问题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