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存在感与情境性:高校师生互动关系的多重维度及改进策略

2021-01-10 00:32邵娜
科教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行动者

邵娜

摘要在“主体—客体”二分框架下,师生互动关系具有工具性的外显性特征;基于教师与学生对存在感的追求,师生互动关系内在包含权力、理解与体验三重维度,具有完整性特征;基于交往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关系是作为行动者的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情境中的交往行动,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全面性、生成性等决定良性师生互动关系应以具体的人为基点,并从完善研究性教学、建构新型校园文化、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高校师生互动关系 存在感 情境性 行动者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1.021

Instrumentality,Existence andContextuality:MultipleDimensions ofthe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HAO Na

(Business Schoo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AbstractUnder the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s an instrumental explicit feature; Based on the pursuit of existe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herently contains three dimensions of power, comprehension, and experienc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ity; Based o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actors in a certain situation, which has a generative characteristic. Comprehensive and gene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determine that the benig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should be based on specific people, and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erms of improving research teaching model, constructing a new campus culture, and reforming teacher and student evaluation mechanisms.

Keyword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sense of existence; contextuality; actor

高校師生互动关系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往行动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实现的,而在高校师生互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学生为主或以教师为主的单向度关系类型,导致师生互动存在控制性、交易性过强等问题。建构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而这需要建立在对高校师生互动关系的内在本质与本位价值的正确认知之上,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实现良性师生互动关系对于教学、学术研究、立德树人等目标的促进作用。

1高校师生互动关系的工具性及片面性

高校师生互动关系的工具性首先表现为师生互动本身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与日常的交往互动不同,高校师生互动关系的结构化程度更高,互动形式以正式的互动方式为主。从宏观层面来看,从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到具体院系主体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对师生互动的目标、方式、渠道等内容进行具体的规定;从微观层面来看,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考核制度,如教师的绩效考核、学生的成绩等评价机制决定师生互动的实现方式。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如何衡量与考核师生互动关系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主导性,使得师生互动关系的可量化部分成为衡量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例如在毕业论文指导中,对教师指导学生这一互动行为的频次、时长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过程管理,能够为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中不可量化和难以量化的关怀、情感与价值塑造等维度则被忽视,甚至漠视,导致教育目标的单一化。并且,制度具有行动导向作用,尤其是对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机制和标准使得教师与学生仅仅专注于指标的完成,而导致师生互动的片面性和工具化,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师生互动关系的工具性也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都在追求自身某一目标的实现,而将对方作为目标实现的工具和手段。师生互动关系的分析范式包括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三种范式,但三种范式都没有摆脱“主体—客体”二分的框架,教师或学生一方总是被另一方作为“客体”,尤其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本身包含对学生的知识传递、认知培养与价值塑造等目标,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关系,学生成为被“改造”的对象。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关系只是在主客体二者之间进行翻转,师生互动关系的工具性和片面性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消解教师的权威。他者性范式强调“我”和“他”的差异性和“为他性”,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教师对学生负责”的伦理关系,但是这种伦理关系是不对等,教师的主体性被忽略。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文化迅速普及,在高校中引入竞争机制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竞争表现为不同院校之间、院校的老师、学生之间的竞争。适度竞争能够激发活力,而过度竞争则造成“内卷”。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考核”压力,对于老师来说,师生互动是完成指标的手段;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在“过度竞争”的催发下,学生通过师生互动是为自身竞争优势的获得提供帮助。师生互动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功利性和工具性不断放大。

2高校师生互动关系中的存在感及互动关系的整体性

主体性哲学通常是通过主体与客体关系类型来定义“主体性”,而忽略了“主体性”本身是来自于人对存在感的追求。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的,师生互动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间感情交流、价值沟通的过程,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以师生间的信任、依赖的深度关系为基础。事实上,师生互动关系中存在教师与学生双重的存在感,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本质在互动过程中的展现与相遇,这也决定师生互动关系本质上是包含多个维度的关系类型。

第一,师生互动关系中的权力维度。由于师生双方作为主体的存在性,教师和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都表现为对自我存在空间的争夺,即在交往中“做自己”的要求和企图。在这一维度上,教师与学生的存在性会导致一定的冲突和竞争,结果是产生支配—服从关系,形成以教师为主或以学生为主的关系模式,教师或学生一方将另一方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也使得师生互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工具性。但是,权力维度的竞争与冲突,以及教师与学生占据权力高位的状态都是暂时的和过程性的,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随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交往体验等不断发展变化。

第二,师生互动关系中的理解维度。存在感不仅仅是要求自我意识的实现,同时也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理解。师生互动不仅包含教师与学生存在感的竞争所导致的冲突和竞争,也包含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与链接,表现为横向理解关系的拓展。横向关系或情感交互的发展,包含着文化教养、精神意涵等内容,通过情感上的链接引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审视,进而达到意志的塑造和灵魂的转向,在这个维度上发展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关系。如果说权力维度上是教师与学生存在感的冲突,那么,理解维度的情感交流则是师生存在感建立链接,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中情感的缺乏是造成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本身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可以影响认知”。[1]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指向的是人的精神与灵魂层面的塑造,情感上的链接是爱与理解的过程,是形成师生共在关系的基础。

第三,师生互动關系中的体验维度。师生互动作为一种交往实践,是教师与学生进入教育教学情境进行体验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敞开心扉去共同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同一性与差异,共同进行知识和真理的探索。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在充分理解和进入教育教学情境的前提下,设身处地直接体验学生的处境,从而通过具体的知识传授、感情交流和价值观塑造等行动影响学生的主观动机与行动,“师生爱的理解和精神交往的前提是教师要体察学生的处境和精神,否则,所谓的‘交往’就会变成‘耳提面命’。”[2]而学生也需要在对情境充分认知的前提下,以自身的体验为依据调整其与教师互动的行为方式。体验性决定了师生互动关系在微观上具有具体性和整体性,是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在感官、心理等多个维度的体验,是唤醒学生自我意识、实现师生间相互理解的过程。

3高校师生互动关系的情境性及关系生成性

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存在感是基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主体性,而师生互动关系的情境性则强调作为行动者的教师与学生具有反思性监控能力,“不仅始终监控着自己的活动流,还期望他人也如此监控着自身。他们还以例行方式监控着所进入情境的社会特性与物理特性。”[3]存在感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关系的静态结构,而情境性则是师生互动关系具有的动态特征,并且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教育教学情境中通过具体行动实现了互动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在高等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通过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在交往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意图,发现行动的意外后果,进而能够识别情境中未被认识到的行动条件。“交往主体不再是单子化的孤立存在,而是在具体情境下的共存,并共享彼此交往的成果。”[4]师生互动交往表现为一定情境中师生的共生共在,这揭示了师生互动关系是生成性的,依据情境与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能力而具有具体性和差异性。

师生互动关系的情境性与生成性是对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的存在感承认的结果,不再将教师或学生作为某种确定的、符号化的存在,而是在一定情境中,对情境做出理解之后采取相应行动的具有一定能动性的个体。情境性也为制度与行动之间的二分、主体与客体二分框架的超越提供思路,一方面情境性以行动为中介实现宏观的制度与微观的制度生产、再生产间的连接,即对于师生来说具有一定客观性的制度是通过微观的交往行动而实现生产与再生产的,制度对于交往互动来讲,同时具备限制性和支持性的双重作用,进而解决客观制度与微观交往行动间的二分和对立;另一方面,情境性将师生间主客体对立的二元关系转变为共享情境中的共生关系,即相互依赖、共同进化的关系,主客体二分框架下形成的师生互动关系构型被动态、具体的多样性关系所取代。事实上,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是建立在师生间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个性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展现,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共同发展,形成教学相长良性循环的生态。

4高校师生互动关系的改进策略

良性师生互动关系的建构需要解决师生互动关系工具化与片面化发展的问题,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存在感和师生互动关系的情境性,促进具体、生动师生互动关系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

第一,推行研究性教学,提高师生互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建立自我与知识的链接,进行个性化的知识生产,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研究性教学不仅仅表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的变化,还包括以研究性教学为基础的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师生互动是一种引导与相互启发的关系。以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性教学为例,在进行相关专业认知教育与学科基础教育之后,要求学生选定自己的研究主题,并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用不同课程的知识、思维方式等对其研究主题开展持续性探究,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这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师生互动提供对话基础,提高师生互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导向”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日常生活领域中师生互动的开展。根据吉本斯等人的考察,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大学在知识生产中的垄断和优势地位正在不断被削弱,面向社会需求的、任务导向的知识生产正在成为一种主要模式,形成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在内的知识生产共同体。在这一转向中,知识生产显然不再是大学的专属功能,这也要求重新审视大学的定位和功能。事实上,大学是体认生命、求真求美的精神家园,应当为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知识生产提供空间和条件,让学生能够“通过主动的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与自我建构,使自身逐渐构建成一个自由、自在、自为的人”。[5]具体来说,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导向”的理念,促进师生互动关系的全面发展。从宏观层面来看,“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导向”的校园文化要求从作为具体“人”的教师和学生出发进行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存在感,能够将制度化知识与师生互动过程中进行的结构、规则的再生产而形成的情景化知识相结合,实现正式制度与具体行动间的衔接,为师生互动关系的全面展开提供文化理念的支持;从微观层面来看,“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应当在课堂互动、科研指导等正式的、结构化互动形式之外,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交往互动,让教师不仅仅是某一门的任课老师和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能够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理解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并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以引导学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日常生活领域中的师生互动,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维护自身在知识上权威地位的刻板主体,学生也不再是群体性特征的简单还原后的毫无个性的符号,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着一定相似体验的活生生的人,从而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关系在理解、体验等维度的拓展,消解“过度竞争”的不利影响。

第三,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制,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科学评价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进一步解决高校教师评价中存在的“唯论文”“重数量,轻质量”“重教书,轻育人”等问题,要求对于教师的评价要回归育人本位。同时,要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成才观念”为依据完善对学生的培养和评价,这也为促进师生互动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对于师生互动来说,以往以量化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观念等内容进行量化,导致评价的片面性。以统一的量化标準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这是规范教育教学过程、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和结果导向的必然要求,但这有可能导致统一量化标准对于教师和学生个性和差异性的忽略,导致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指标”而交往。师生互动具有全面性、多维性与生成性的特征,因此,需要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以具体性、全面性等为标准的质性评价机制,实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结合。从师生互动的角度来看,对教师和学生的质性评价可以借助现代数字技术,以教师“教学学术工作数字档案库”和学生“成长过程数字档案库”为依托,系统收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性和成果性信息,包括师生互动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师生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体验描述、教师与学生的互评信息等,全面反映师生互动的具体过程,具体展现师生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体验和情感交流等内容,用丰富和具体的质性资料对量化评价机制进行补充,结合具体情境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描述和评价,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师生互动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视野下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ZZC002)、扬州大学校级教改课题“‘一带一路’沿线独联体国家对口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ZUJX2019-25B)、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改课题“提升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科创能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张恬恬.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5):29-32.

[2]王俊琳.雅斯贝尔斯论大学师生爱的理解与精神交往[J].高教探索,2019(03):40-45.

[3][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M].李康,李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刘要悟,柴楠.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J].教育研究,2015,36(02):102-109.

[5]彭春华,漆华妹.大学课堂教学的主体间性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观察,2018,7(21):14-17.

猜你喜欢
行动者
现代性图景中的“秩序“与“人情”
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乡村治理多元行动者间的黏合剂—信任
“工具模型”与科学史的社会学重建
《我的教研体会》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慕课可持续发展探究
“反思社会学”,还是“反身社会学”
“老炮儿”:离轨者的自我放逐
行动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治理转型
政策问题建构:从追求共识到尊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