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玉 田运清
摘要本文以湘南学院为例,对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综合评价法探寻影响合理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为高校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提供方向。
关键词 经济统计学 合理性分析 综合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1.014
Analysis on the Ration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Economic Statistics
GU Yu, TIAN Yunqi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Finance,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Taking Xiang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rationality of the practicecurriculum design of economic statistics major, us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ionality,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so as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reform of practice curriculum of economic statistics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economic statistics; rationality analys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
0引言
经济统计学专业突出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理论基础,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教学作为统计学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合理性关系到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因此,加强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湘南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地方本科院校的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该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问卷设计与评价方法
1.1问卷设计
本研究从实践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构建了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问卷共设计了21个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基本信息;二是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评价;三是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合理性改进的方面。
1.2评价方法
合理性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该方法主要是依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相应的评价形式,选择确立多个评价指标,运用一定的方法将指标转化为能反映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指标权数的确定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均方差法。
2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湘南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参与本次调查的总共156人,回收问卷156份,经核查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年级分布、学科分布等较为均衡,说明整体抽样效果较好。采用SPSS22.0软件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Alpha系数为0.967,表明问卷的信度较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1经济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合理性综合评价
2.1.1计算权数
将调查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利用SPSS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2.1.2评价结果
依据评价模型可计算出所有被调查者的合理性评分,将其转化为百分制,并分为60分以下、60~80分、80分以上三个区间段,归纳整理后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
从表2可得出有67.95%的被调查者对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计合理性评分在60分以上,说明大部分同学是比较认同学校现阶段实践课程的设置,认为较为合理。但是其中认为合理性高的仅占11.54%,而认为合理性一般的占56.41%,说明整体的评价并不高,实践课程的设置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特别是还有32.05%的同学对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认可度偏低。
2.2差异性分析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研究性别、年级、学科对经济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合理性评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的性别(P=0.637>0.05)、不同的年级(P=0.704>0.05)对经济统计学实践課程设计合理性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是不同的学科(P=0.03<0.05)对经济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合理性评分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学科对于合理性评分的影响,综合整理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合理性评分80分以上,即认为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计合理高的文科生占比明显高于理科生,有60.98%的理科生合理性评分在60分~80分之间,有44.11%的文科生合理性评分在60分以下,从整体上来看文科生对经济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认可度比理科生低。
2.3评价指标分析
依据合理性综合评分和各被调查者评价指标选择“非常不合理”和“不合理”选项的比率对指标进行综合排名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现阶段合理性最差的三个指标分别是知识深度、课时安排以及实际工作相关性。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以专业课程中的实验为主体,深度不够,教学模式单一。受总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会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课时偏少。在教学过程中课时少任务紧,教师不得不采用灌输式教学,演示过程虽然会运用到多媒体,但是速度会相对较快,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消化的时间。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并不会注重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而是简单机械的去记忆软件的操作步骤,分析和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再者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大多数运用的是教材上的案例,数据资源陈旧且与现实差异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导致无法学以致用。
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相互交叉,不同教师所选教材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情况,导致在有限的學时里在反复学习类似的知识,导致实践教学知识广度不够,并且有些教材繁简不当,重难点不突出。现阶段实践教学的考核以案例分析为主,甚至还有一些课程关于实践课程的考核是在期末考试里,并不能体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对实践教学执行效果的监督与评价,使得考核方式缺乏针对性。
3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合理性探索
3.1科学定位,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经济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数据分析人才,其培养目标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于应用本科教育的要求。结合国家政策、学科特色、办学优势等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必须符合教育部制订的《国家标准》,要将课程与创新创业的思想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创新能力。删除在教学内容上重复以及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性较小的课程,适当增加Python、数据挖掘、统计建模等应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增加实践课程课时,保证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25%以上,对于有些专业实践课程可以采取单独计算学分独立设课。
3.2强化应用,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注重课程建设,依托精品课程、一流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注重教材配套建设,选取适应时代发展速度的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做合理规划。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真实数据作为案例,注重分析过程,并强调各类方法具体的应用领域,增强学生数据挖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教学内容与专业竞赛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与企业对接,注重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的培养路径,让企业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资源,切实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3深入推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优化考核机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经济统计学实践教学必须更新观念进行深化改革,拓宽实践教学的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慕课、超星、腾讯课堂等开展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可采用“社会互动模式”“信息加工模式”等。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还可采取专题调研、课题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力。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对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汇报等进行量化评分,侧重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构建基于理论测试、软件实操测试、分析报告等多维一体的考核机制。
3.4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教师能力
学校可以引进具有从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还可从行业、企业聘请优秀的员工担任兼职实践指导老师。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提高现有教师的能力,鼓励相关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拓宽视野,及时更新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更新教育观念理念。教师可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挂职锻炼,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提升统计操作技能,切实有效的解决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
基金项目:湘南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郑葵,黄小敏,袁野梅.大数据背景下经济统计学专业培养数据分析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4):114-117.
[2]李梨.问题导向的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 290+292.
[3]刘伟.大数据时代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经济统计学专业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7):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