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探究

2021-01-10 18:37黄文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稻米养分密度

摘要:为了探究水稻栽培技术对其品质的影响,笔者主要以广西省南丹县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的优势,之后分别讨论测土配方技术、密植技术、配比施肥技术下,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变化。认为: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深入挖掘水稻生产潜力,提升肥料利用率,最终提高水稻生产质量,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水稻栽培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提升水稻种植经济效益。

关键字:稻米品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广西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农产品经济发展支柱,如何实现水稻种植的高产量、高质量是农业部门和稻农始终追求的目标。因此采用相关种植技术,对水稻品种进行改良可以大幅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在提升肥料氮素利用率的同时,提高稻米品质,充分挖掘经济作物产量潜力,形成特色化栽培模式。

一、南丹县水稻栽种自然优势

南丹县位于我国广西省云贵高原地区,县内气候多样,温度变化明显,南北气候差异大,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夏季雨量多,光照少,霜期较短,因此较为适合水稻种植;其次,南丹县具有独特的粘性黄泥沃土,土质粘重,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土壤中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所需营养,因此该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南丹县打造原生态大米品牌,在夏季炎热天气,地表水不断蒸发和向下渗漏,可能会出现地表干旱现象,如果在暴雨天气,河床溢出水面,在暗河和明河作用下,容易引发洪涝。

二、水稻栽培技术探析

(一)测土配方技术

测土配方技术从概念上讲,就是指先对培养基地的土壤养分进行测定,根据具体养分状况,针对性的施加肥料,提升水稻栽培的科学性,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水稻需肥规律,进行有效水肥补给。其中,遵循“因缺补缺”、“以产定肥”原则,掌握土壤養分情况[1]。根据具体供肥性能,配置养分方案,根据农作物的栽培习惯,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上年产量给出最合适的氮磷钾比例,选择优质肥料,混合搭配有机肥、复合肥、单质肥、无机肥,之后根据水稻生育特性和生长规律,有效进行肥料的配比。根据笔者水稻种植和研究经验,认为广西省水稻(100kg)可以吸收氮素、氧化钾、五氧化二磷含量2.2kg、2.7kg、1.2kg,因此,氮磷钾施肥比例约为1:0.5:0.8。

(二)合理密植技术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要想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农户必须掌握合理的密植技术,根据适宜的播种密度,挖掘水稻生产潜力,避免在栽植过程中出现“水稻穗型变小——穗数偏多”的矛盾问题。笔者为了探究广西省水稻栽植密度,选择南丹县吾隘镇那地村后祥屯试验田进行密度实验,具体数据如下: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种植密度一下。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更有不同。在75×104/hm2——150×104/hm2种植密度之间,水稻的结实率、千粒重、每穗粒数等指标一般呈“递增——递减”分布,在120×104/hm2密度下,试验田水稻的产量最高,虽然穗数和每穗粒数都不是最高的,但是结实率、千粒重远远超过其他种植密度。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水稻栽植过程中,可以将密度控制在105×104/hm2-135×104/hm2之间。

(三)配比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与测土配方技术相似,都是为了补充土壤中养分,但是不同的是,测土配方技术发生在种植之前,施肥技术发生在种植之后,笔者仍然选择南丹县吾隘镇那地村后祥屯试验田进,在水稻生长全周期对其进行氮磷钾配比试验,具体数据如下:

根据表2和表3我们可以得知,根据配比施肥技术,可以按照不同生长期水稻对肥料吸收的比例,进行针对性地养分供给,灵活调整施肥料,优化氮磷钾比例[2]。

三、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宣传

通过上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合理的施肥管理和密植技术可以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关农业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该及时推广水稻栽培技术,从民生角度入手,提升农村劳动力,有效推进机械化生产,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保障粮食安全。

农户也应该精准掌握稻苗插秧时间,在合理时间段内进行播种,提升稻米的精米率,避免过早播种或过晚播种,优化水稻行间距;其次,广大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地演练法,在水稻示范园基地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机械化手段和水稻高产技术相结合,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提高施肥灌溉有效率,根据每株秧苗的具体所需养分数量,进行合理配比,提升水稻根系活力,以预防为主,在水稻种植初期,抑制杂草生长,可以通过养鸭抑草、以稻抑草两种方式,降低草害发生率[3]。同时也可以通过绿色植保技术,将物理手段和绿色农药防治相结合,降低稻曲病、纹枯病和稻瘟病,最终提升水稻生产质量,满足当前市场对稻米品质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精细化栽培方式可以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因此农业部门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引导广大种植户根据不同生长期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规律,针对性的施加有机肥,并且精准掌握稻苗插秧时间,以预防为主,在水稻种植初期,控制其病虫草害,将物理手段和绿色农药防治相结合,提升水稻根系活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满足水稻生长所需。

参考文献

[1]兰艳,黄曌,胡明明,等.施氮量对低谷蛋白水稻籽粒品质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9,031(002):15-23.

[2]籍依安.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0,000(001)40-41.

[3]胡国辉,王军可,张玉屏,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对机插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0,034(002):159-170.

作者简介

黄文杰(1985-)男,壮族,广西南丹人,本科,助理农艺师,从事工作方向:植保,土肥,栽培,农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稻米养分密度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为什么植物的根茎向上生长?
树木是怎样过冬的
为什么雨水多了瓜果会不甜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控失肥与控释肥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