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探析

2021-01-10 15:39郝芬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智能生态

郝芬芳

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些成效,但小学英语课堂仍存在诸多生态失衡现象。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建设小学英语生态课堂应树立生态学生观,学习观,重构课堂环境,推行多元评价,从而达到课堂因子的生态平衡,促进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

关键字: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英语;生态课堂

1932 年,美国教育学者Waller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课堂生态学是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寻求解决复杂教学问题的策略或方法。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动态平衡发展对生态课堂的构建至关重要。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强调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智能,对建立小学英语生态课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

一、英语生态课堂的内涵

“课堂生态学”概念的提出开启了学者在教育领域对“生态”一词的研究和使用。1976 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他的著作《公共教育》中率先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该现象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1990 年,吴鼎福与诸文蔚共同出版了著作《教育生态学》,使得“教育生态观”开始受到国内越来越多教育学者们的关注。[1]

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生态因子构成的动态发展的生态系统。构建生态课堂需重构课堂理念、教学范式、师生关系和评价模式,构建一种“以人为本”,课堂诸要素的平衡发展,并符合外语学习规律的高效和谐课堂。

二、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现状

在大多数小学英语课堂中,仍存在种种生态失衡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失衡,多数课堂中教师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缺乏主动性;2.课堂生态因子的动态失衡,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未形成和谐发展的动态平衡关系;3.课堂评价方式与生态目标的失衡,教学评价不能充分反应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4.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的失衡,课堂教学尤其是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需要。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

1983美国心理学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内省智能。1995 年他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1999 年他在Intelligence Reframed一书中又提出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彼此独立的智力,这些智能以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智力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2]多元智能理论对构建小学英语生态课堂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树立生态学生观,发扬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选择等。构建生态课堂需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遵循多元智能理论,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差异。教师在备课时,要基于学生的智能差异,分析其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设置符合学生智能状况的教学目标和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活动进行,要智慧地应对课堂突发情况,打造生成性课堂。

(二)树立生态学习观,构建和谐发展的生生关系

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多元智能理论为小组合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小学生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少,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首先需要确立恰当的主题,小组合作主题应符合学生实际,难度适宜,并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空间,而非只是组内个别优秀的学生。确定主题后,可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分组,将学生分为不同智能组来完成不同类型的任务,例如由语言智能组完成语言类学习任务,由身体动觉智能组完成课堂小剧表演等,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在设计综合性合作任务时,应充分考虑组内成员的异质性和多元化,将不同优势智能,性格特点和知识背景的学生组合,实现组内成员的取长补短,同时让每一个组员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成为课堂主体。

(三)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动态平衡的课堂环境

动态平衡的生态课堂环境离不开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虽然在年龄、学识、身心成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教师不能因其自身与学生相比的某些优势而夸大自己的作用,把自己视为课堂的权威,无视学生的反应而强势主导课堂,否则师生间往往会出现冷漠疏离,甚至对立和冲突的现象,不利于生态课堂的建构。创设师生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懂得沟通的艺术,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共处,耐心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有趣的课堂活动及简短清晰的课堂指令,提升课堂趣味性和管理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要以有效对话代替缺少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重复提问,同时不以教师的身份强势压制或忽略学生的疑问,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与具体表扬,而非笼统夸奖,真正做到切实鼓励学生追求进步和发展。同时,教师要掌握良好的课堂节奏,打造松弛有度的课堂,使课堂兼备知识性和趣味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关注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思维品质,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四)创建多元化评价方式,构建发展性课堂

建立生态化的教育评价体系也是构建生态课堂的重要部分。课堂评价要注重主体多元化、内容全面化以及方式多样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在小学英语生态课堂中,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外,学生也应积极对自身进行反思性评价,同伴之间也可相互评价,学生积极参与自评和他评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展其自我内省智能。同时,家长,同行教师,学校管理者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共同建立教学评价的生态网,从而促进教学评价活动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发展性,促进课堂的各生态因子动态平衡。生态课堂的评价内容不只有学生的学,也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可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倡导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使评价更加全面、真实的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1]

(五)与生活时代相结合,构建开放性课堂

教材由于本身编写发行周期较长,其信息更新速度略滞后于实际社会的发展速度。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依托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可依据现实情况适当增减和重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使小学英语课堂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論为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主张教师树立生态学生观,建立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构建开放性课堂,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为解决当前小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动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于丹.小学英语生态课堂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盘锦市x小学为例 [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6.

[2]Gardner,Howard.(1999).Intelligence Reframed [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智能生态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的应用
智能烹饪机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超智能插秧机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