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清
摘要:本文以国有石油销售企业为例,从内部审计在企业“大监督”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出发,阐述其在大监督体系中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 “大监督”机制下深化内部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并从不同层面提出内部审计助力大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大监督;探索
随着国有大型企业的快速发展,过去那种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分口分责的监督模式,已与企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见人见事、资源共享“的大监督体系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监督的重要内容,其在公司治理、防范风险、提升效益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成为“大监督”体系的重要基石。
一、“大监督”机制对企业监管工作的新要求
大监督体系,是指整合公司纪检监察、审计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管理等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通过专业监督与综合监督相结合、群众监督与组织监督相结合,使监督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实现监督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覆盖。“大监督”体系的构建对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转变监督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业务管理各层级要握指成拳,敢于碰硬揭丑,实现从直接对业务环节的常规检查,向履行专业线监督职责的转变;从关注管理问题,向关注问题背后违规行为的转变;从检查发现问题,向线索移交和责任追究的转变。
(二)发挥风险预警功能,突出监督抓早抓小。各专业线要落实联动监管责任,紧盯违规易发多发、职工反映强烈的重要节点,关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粗放、执行力不强等问题,查找经营隐患和风险点,着力探索完善“早防范、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四项机制,将“四种形态”应用到日常监督,突出小过即问,小错即纠。
(三)整合监督力量,统筹监督资源。企业通过互通信息、计划衔接,对企业监督力量综合调配,组织开展党内巡察、专项监察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突出对高风险领域联动式监督,推动监督资源和成果共享,解决专业缺位、减少重复进点,提升专项监督能力,促进风险防控和降本增效。
二、“大监督”机制下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独特作用
内部审计是“大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力量,其通过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或离任时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企业经营效益进行鉴证和评价,从而成为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增强管控能力,提升治理水平
内部审计本质是通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揭示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落实整改,有助企业科学决策,堵塞漏洞,是国有企业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对于决策层而言,如何增强公司的管控能力,防范经营风险,经济责任审计将成为有效途径。
(二)客观评价功过,规范权力运行
大监督机制下,内部责任审计将融入“权力监督权力”的机制中,审计的结果既要成为考评、奖惩、任免领导人员的重要依据,也要成为监督干部权力运行的依据。比如经济责任审计牢牢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客观界定被审领导干部对发现问题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客观公正地对领导人员的贡献和责任做出全面评价。
(三)助建惩防体系,预防遏制腐败
大监督体系中,审计报告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从被审计单位和领导的财务收支着手,检查领导人员履职履责情况,尤其是揭露和处理领导干部任期内是否违反法律法规、是否偏离党和国家政策等问题,对推动惩防体系建设有特殊重要意义。
三、“大监督”体系下深化内部审计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审计评价体系,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1.建议企业应结合经营特点针对审计重点部位及关键点出台内部审计实施细则,规范经济责任评价行为,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
2.大监督格局下,企业应从体系建设为内部审计提供组织保证、队伍保证、流程保证,并全面落实审计双向承诺制、审前公告制。如:下发审计通知书同时,在被审单位进行张样公告,同时设立举报电话、电子邮箱,接受群众的意见反映,以有重点地开展审计调查。
3.要明确审计报告的分级复核制,报告需经组长一一主审一一审计处长层层把关,分级审理复核,对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标准统一、指标的计算合理性、责任认定明确性等都应严格复核。
4.要严格执行审计结果公示制,这是提高透明度,实现 “审计共盈”的有效做法。审计小组应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和意见,现场答复、解释问题,使审计双方在业务水平等各个方面共同得到提升。
(二)创新监审联动方式,推进“智慧审计”成果
1.企业通过搭建大监督管理平台,建立联合监督运行体系,走活监审“一盘棋”,形成事前沟通、事中配合、事后结果共同运用的协作监管模式。利用电子监督数据分析主动作为,实现监督资源和成果共享。在实践中运用集团公司联合监督信息系统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油品进销存等业务环节的在线监督成果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用更少的审计成本创造更多的监督成果。
3.坚持问题线索导向,开展“短、平、快”的突破监督。销售企业重点应围绕“进、销、存”业务流程,结合非油业务、应收账款、工程建设等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集中核查电子监察信息系统提示的线索,围绕疑似问题集中的环节,抽调营销、非油、投资专业线人员加入经审,着力从中发现违纪违规线索。
(三)加大审计整改问责,推动“大监督”落到实处
要切实落实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公司应将内部审计问题整改纳入二级单位综合考核,建立领导督办机制和整改通报制度。强化“违规必买单”的意识,针对发现的领导人履职不到位、问题久拖不决、敷衍塞责、整改不力的综合运用多种问责形式,严肃查处,实现审计的再监督,发挥警示震慑作用,起到处理一件、教育一批、警示一片的作用。
(四)拓展审计监督视野,探寻审计思维转变
1. 审计方式应变查账为评估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更多的应该是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同行业的发展趋势上,获得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数据,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判断,既要更全面地评价企业领导干部的内部,更要评估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2.审计重点从面向过去转为面向未来
已经过去的即成事实对于評价内部固然重要,但是过去的经验教训对创建未来更为重要。大监督体系下的内部审计更应增加评估企业的各方资源、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长远发展趋势,避免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引导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辉主编:《审计与鉴证业务》,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出版社,2010年三版.
[2]苏婧《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南京审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