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的疗效及VAS评分影响评价

2021-01-10 12:49:39钱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钱涛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下肢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以及VAS评分影响。方法:依据分组原则设计,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下肢手术的58例患者,研究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8月,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效果较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評分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全身麻醉效果较佳,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老年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下肢骨折大多常见于老年群体,可能会导致患肢出现畸形、活动功能异常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发生休克。现阶段在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通过手术,但是因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老年患者对于手术难受性较低,可能会导致出现较强烈的应激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较大的威胁。在我国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老年下肢手术的例数也在逐年增加,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出现,在手术期间采用麻醉效果对循环功能的变化影响较大,患者很容易因麻醉出现各种意外,因此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是决定老年患者在手术操作中成功关键。据陈佳[1]等相关学者的研究显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鉴于此,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进行下肢手术的5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以及VAS评分影响,现将内容如下汇报。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依据分组对照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下肢手术的58例患者,研究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8月,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男:女=14:15,年龄分布:61-80岁,平均(70.01±5.67)岁;观察组:男:女=16:13,年龄分布:60-81(平均:69.98±5.56)岁。两组临床相关资料比对后显示P>0.05,具有研究价值。

纳入标准:(1)参与研究者均进行下肢手术;(2)参与研究者及家属均为自愿,且已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具有药物过敏史;(2)患者基本资料不完整;(3)存在严重的认知缺陷及语言缺陷;(4)具有其他肝肾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4mg/kg+丙泊酚注射液2.0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2-0.4mg/kg+罗库溴铵注射液0.6mg/kg,在显效后进行气管插入并且与呼吸机相连接,术中持续对患者注射盐酸瑞芬太尼0.05-0.25g/(kg.min),除此之外并加用2%-3%吸入所用七氟烷,在手术结束前十分钟可停止给药。

观察组:实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全数字的超声显像诊断仪来定位具体的穿刺点,刺入腰穿针直到蛛网膜的下腔,随后注入0.5%的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1.5-2.0ml,随后将腰穿针退出;在硬膜外腔上放置导管,并行麻醉调节为平面,依据患者情况需求再追加10-15ml的0.25%罗哌卡因。

1.3评观察指标

(1)麻醉效果:以术后的6个小时患者局部出现的疼痛感受作为参考,患者的局部没有出现痛感为“优”;患者局部出现轻度疼痛为“良”;患者局部出现中度的疼痛为“可”;患者局部出现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睡眠或不能忍受。优良率=优+良+可/n*100%。优良率较高表示麻醉效果越好。

(2)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2]对患者术后3小时、6小时的疼痛情况做以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情况更加剧烈。

(3)不良反应:记录比较术后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高热、嗜睡等情况。

1.4结果统计

此次数据以t检验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平方差[(x±s)]表示;以卡方(x2)检验VAS评分、百分数(%)表示,通过SPSS23.0对研究数据做以分析,检验结果没有差异以P>0.05表示,有一定差异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低于观察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1。

2.2两组VAS评分对比

对照组术后3小时、6小时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3。

3. 讨论

随老年化程度的加深,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人群也逐渐增大,老年下肢作为较常见的骨折发生部位,老年下肢创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老年患者出现下肢的创伤后很容易影响患者行走,需要卧床进行修养,如果不能尽早继续手术,很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严重情况下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较大危险[3]。进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多为急性的创伤,患者因惧怕疼痛,心理压力相对较大,需要在临床手术中麻醉地诱导较快,阻滞的完善时间比较短,可以迅速地将患者的疼痛解除。老年患者大多因各个脏器官的功能逐渐出现减弱,体质相比青壮年时期较差,对于麻醉以及手术的耐受性随年龄增加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手术操作中使用麻醉的风险性相对较高,且会增加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4]。在随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中的循环功能会出现老化和改变,生理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影响正常的效能,这也是导致老年人出现循环系统类疾病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老年患者的神经系统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会逐渐降低,在麻醉以及手术体位出现变化时可能会致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如果波动发生超过一定的范围之内,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障碍,不仅会提升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间接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

全身麻醉作为临床医师较常用的麻醉方式,采用药物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做以抑制作用,使患者意识以及全身的痛觉暂时消失,同时使骨骼肌松弛,在手术中可以随时进行药物调节,全身的麻醉药物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药物代谢后患者的意识和反应会逐渐恢复,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很容易致使患者的气道出现损伤,并且增加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因老年患者对麻醉药物的代谢程度相对较慢,使术后恢复的情况较慢,很容易影响治疗效果[5]。腰硬联合麻醉是椎管内进行麻醉的方式作为新型麻醉技术,联合腰麻以及硬膜外麻等两种形式,麻醉过程中所使药量相对较小,效果较好,患者在手术中可以保持清醒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较低[5]。此麻醉方式不仅可以放松患者的肌肉,还可以在操作中通过平面麻醉随时和患者进行交流,及时调整麻醉时间,避免全身麻醉中因气管插管所带来的气道损伤。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在老年下肢手術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全身麻醉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恢复情况更快,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陈佳,王文伟.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7):2072-2076.

[2]陆高峰,黄文,章晓云,等.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38-38.

[3]郑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VAS评分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8):4013-4019.

[4]顾伟,徐丹,董军.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的研究[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9,40(5):282-286.

[5]李亚东,张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认知功能及疼痛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1):102-105.

[6]马立刚.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2):1897-1898.

猜你喜欢
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在截石位改变时对老年人生命体征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45:02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40:47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防治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26:48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